幼兒教育隨筆:愛和親近
幾年前,我懷揣向往、渴望及滿腔的熱情踏進了幼兒園這片凈土。在這片沃土中,漸漸地悟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僅要做好蠟燭照亮孩子,更要有一顆永恒的愛心。時代在變,孩子在變,教育理念在變,不變的唯有愛。今天我就從“愛”出發(fā),分別從對孩子的“愛”,對家長的“愛”、對同事的“愛”,來回憶這幾年來和孩子們、家長、同事一起走過的路,并開啟我明天、新的征程!
一、親近孩子,研究孩子
俗話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愛才能教育孩子” 。班主任要想接近學生、體貼和關心孩子,就要讓孩子先感受到你的 “愛” 和“親近” 。作為一個幼兒班主任絕不能打罵教育,要學會愛。就拿我們班的劉雨婷小朋友來說,我剛接觸她的時候,她不愛說話,其他方面都好,就是不允許任何一個小朋友碰她玩的東西,如果有的小朋友想和她玩,她就會打小朋友。我思來想去,怎么幫她改掉這個壞習慣呢?
經(jīng)過走訪我找出了問題的根源,正是由于她的家長偏袒她的弟弟,而忽略了她,使她的心里有了陰影。因此我訪問了她的爸爸媽媽,希望他們以后能夠多關心關心她,爭取買玩具買兩份。在幼兒園里我也特別注意在玩玩具的時候,讓她和周圍的小伙伴玩一樣的,引導她和小朋友交換玩。漸漸地,到了學期末,我發(fā)現(xiàn)劉玉婷愿意說話了,也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我覺得非常開心。
通過劉玉婷的這件事讓我明白親近孩子是多么重要,和家長聯(lián)系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我開通了飛信、qq群,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溝通。其實,作為一個班主任,既要了解孩子,還要研究孩子,找到好的方法,那么你的教育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尊重孩子、保護孩子自尊心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他們是天真無邪的,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他們的心理也在不斷地健全。這時對待孩子做錯的一些事上,我們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當孩子犯錯時,不要急著批評學生,要給孩子一個緩和、認識錯誤的“時差”,同時加以引導,這才是有智慧的教育。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運用我們的智慧去幫助他,巧妙地解決問題,這就要求班主任要信任孩子,尊重孩子,有一顆愛心和寬容的心,做孩子的引路人。
就拿小朋友尿褲子這一事來說,孩子已經(jīng)有了很強的自尊心,他們知道尿褲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尿了褲子也怕別人知道。幼兒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時期,他們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我們不注意教育方式,經(jīng)常使孩子出丑,將會使孩子變得不以為恥、習以為常,無形中對不好的行為起了加深作用,這樣做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解決了這件事情。當然不僅僅是尿褲子這一件事,在孩子的生活當中很多關系到孩子自尊心的事,我本著尊重孩子、保護孩子自尊心的原則,所以很好的維系了我和孩子們之間的關系,孩子們都很喜歡我,讓我非常有成就感,工作起來就越來越有干勁。
其實,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不僅對孩子們要有“愛”,對待家長、同事都要有“愛”。在與家長談話時,教師要讓家長體驗到老師對孩子的關愛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讓家長從心理上接納老師,讓老師將孩子視如親生,共同修正孩子的人生道路。其次,愛同事如姐妹,和同事打成一片,生活中我們相互幫助,工作中我們相互支持。鼓勵同班教師都要積極主動地與家長交流,與家長建立了朋友關系、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