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fā)揮“家長志愿式家教互助”的作用
二、“實踐”互助與“理論”互助相結合
“實踐”互助是基于家長志愿式的家教現實踐行活動,這種家教互助活動是以家長實踐活動的操作、交往、體驗和探究,而“理論”互助是家長積極地“志愿”自身的家教價值導向與家教踐行互助的生成,是探究后的反思、感受、提升、質躍和創(chuàng)新。如昊翔是我們班的新小朋友,孩子還是小年齡,因此,孩子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常常不來園。昊翔的家長流露出“孩子還小,不愿來園,就隨孩子不來園吧”的意思。為了達到教育的目標,我們及時地、有效地開展“實踐”互助與“理論”互助家庭教育,邀請昊翔家長與有正確親子理念的萌萌等家長,通過踏青活動、家長小聚會等形式,幫助家長了解了正確的家教育兒觀念和家教育兒方法。
三、“自主”互助與“多源”互助相結合
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們教師要搭建多源式家教互助的有效平臺,使家長資源多源互助、優(yōu)勢互補!例如:我們班的曉茹生活在一個特殊的家庭,孩子的媽媽無故離開了家,使原本內向的孩子變得更加內向,爸爸雖然很愛孩子,但是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和較好的教育方式,我們以“曉茹爸爸的自主家教志愿”與其他家長利用一切機會進行溝通交流,曉茹爸爸了解了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以后,能夠有針對性的科學地引導孩子,從而形成良好的教育觀念和正確的教育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爸爸能夠更科學地去愛孩子了!孩子也變得自信開朗啦!
家教互助是指在指導活動中,活動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如圖:
指導、學習 指 導
教師 家長 幼兒
學習、合作 反 饋
引 導
啟發(fā)、促進、反饋
在家長志愿式的家教互助指導模式的實踐中,我們總結了以下幾個特點:1.全面性。教師所指導的內容涉及:語言、健康、藝術、科學、社會五大
領域。
2.滲透性。滲透性也可稱感化性。家長志愿式的家教互助的滲透性是指家長在活動中有意識的、自然地了解幼兒的發(fā)展水平,老師在教學活動的表現包括語言、教態(tài)、教學方法等給家長一種無形的滲透性的指導和幫助。
3.靈活性。對家長的指導沒有正規(guī)課堂、教材、系統(tǒng)。不受時間、地點、場合、條件的限制,可以隨時進行。“遇物則誨”,相機而教,通過生活實踐或與孩子共同參與的活動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向孩子進行教育,方法十分靈活,易為孩子所接受。
4.針對性和及時性。孩子在自然狀態(tài)下,少有拘束,因而能力發(fā)展、行為習慣表現得最真實、最充分。所以,教師和家長可根據幼兒的表現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
在實踐活動中我們必須遵循目的性原則、主導性原則、雙向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