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愛亂發脾氣怎么辦?
幼兒到了2、3歲的時候,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開始想按自己的意志去做事,這時給家長的明顯信號就是發脾氣,特別是在公眾場合或當著親戚朋友的面,無端地發脾氣,會讓家長感到尷尬和難堪。特別是有的幼兒發起脾氣來很不好哄,軟硬不吃,讓家長很頭疼。那么幼兒發脾氣的時候,家長該怎么辦呢?我覺得,要幫助幼兒改掉亂發脾氣的毛病,首先要知道幼兒發脾氣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對癥下藥會更有效。
幼兒養成愛發脾氣的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有四點:
其一,在溺愛型家庭里邊,家長對幼兒過分地寵愛,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很少讓其受到挫折,致使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一點批評或困難,就會大發脾氣;
其二,孩子因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發脾氣時,家長就屈服了,盡管知道孩子的要求不合理,為了不讓孩子發脾氣,還是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使孩子認為發脾氣是求得滿足的妙招,于是,就常常用發脾氣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其三,家長說話不負責任,隨便對孩子許愿而不兌現,這樣,就會引起孩子內心的不滿,時間長了,孩子感覺內心十分壓抑,就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發泄;
其四,暴力家庭的孩子,讓孩子感覺家長不講道理,心理會失去平衡,也會發脾氣。
幼兒愛發脾氣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我們要盡力幫助其改正。作為家長,孩子發脾氣時應該怎樣做呢?您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試試看。
1、冷處理
冷處理,就是在孩子發脾氣時,不要去哄勸他,而是暗暗地注視他,只要沒有危險,就不去理他。因為孩子發脾氣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家長對他的注意,迫使家長答應他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你越哄他,他就會鬧得越兇,直到你屈服為止。例如,孩子趴在地上打滾,你越是拉他,扶他起來,他就越不起來,還會加勁地哭鬧。你就裝著什么都沒聽見,什么都沒看見,過一段時間,他自己就起來了。所以,家長采用不理睬的辦法是最有效的。
在不理睬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沉住氣,在孩子發脾氣時,你盡管做自己的事,如果感覺他不會出什么危險,也可以離開他,暗中注意他的動靜,孩子在最終放棄發脾氣之前會更加背地哭鬧,這時,你一定要沉住氣,堅持住,不然就前功盡棄了,只要你能堅持,你就會發現這種方法的效果很好。同時,如果你細心的話,就會發現孩子發脾氣的次數會逐步減少,而且每次發脾氣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另外,孩子不再發脾氣了,家長要象什么事都沒發生似的,及時給孩子和你和好的機會。例如,孩子見你不理他,就不再發脾氣了,而是默默地走到你身邊和你親昵,或拉你的手,你就若無其事地說:“我們一起出去玩玩吧。”千萬不要說:“你剛才發脾氣對不對?”或“你越發脾氣我越不理你!”等,因為這樣說,會使孩子知道他發脾氣還是引起了你的注意,對你有影響,下次還會這樣做。
2、恰當的表揚和鼓勵
當孩子不發脾氣時一定要給與表揚,但在表揚時,不要說:“你沒有發脾氣,很好”,這樣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讓他覺得,你在揭他傷疤。要對他說:“你表現這么乖,我很高興!”讓孩子覺得他表現乖就會討大人的喜歡。在表揚的同時,還要盡量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玩,讓他感到這是對他不發脾氣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