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不能縱容孩子的任性
昊琦是我們小班的一個小男孩,看起來比其他的孩子瘦弱,而且自理能力也很差,昊琦的父母工作比較忙,一直有奶奶照看著。奶奶照顧孫子可謂是關心備至,樣樣都為寶寶想到了。每天早上來園,奶奶親自幫昊琦把外套脫下來疊好并放好。還要幫昊琦找到自己的小椅子,扶著昊琦坐下,在教室門口再觀察一陣子才安心的離開幼兒園。而其他的寶寶都是自己進教室找到小椅子坐下。奶奶每天都給昊琦帶許多零食和一大瓶飲料,而且大多是些膨化食品和碳酸飲料。因為吃零食太多,所以中午就不愿意吃飯了。
放學時我們跟昊琦的奶奶交流之后得知,一直以來,昊琦每天早上都不吃早餐,只吃零食喝飲料,不給他就哭,早上不吃飯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我們勸說昊琦的奶奶,盡量給孩子吃早餐,最好不要帶零食了。“我們昊琦非常任性,啥事不依著他,就撒潑打滾,連哭帶鬧。”“犯起性子來怎么說也不聽,有時不由著他,哭著哭著就吐了,最后還得由著他。真沒辦法!”奶奶心疼孫子,每天還是給昊琦帶零食。這樣不好的飲食習慣導致昊琦經常嘔吐,問其家長才知道昊琦的腸胃不好,嘔吐是經常發生的事,家長對此也已經習慣了。這不是縱容孩子的任性,任由其發展的結果嗎?
任性有很大的后天因素。孩子剛一哭鬧,就心軟了,我們對孩子就百依百順。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鬧這個要挾大人的“法寶”,而無休止地惡性發展下去時,再想解決就很難辦了。孩子的任性常常是為了爭取某種需要的滿足。滿足孩子的需要一定要講究條件,對于不能或不該滿足的需要一定要堅守原則,毫不妥協。
孩子任性不聽話,不接受大人講的道理,往往因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從孩子的立場,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們相通。我們一旦讀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就會多一些順利,少一些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