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小銜接”家園合作的幾點建議
4、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其實家長為什么會與孩子有沖突,很多都是因為孩子拖拉,家長著急孩子不著急所引起的,如每天早上家長就忙著張羅整理孩子的物品,幫孩子帶這樣那樣,這些本應是孩子做的事情能夠家長那個全部包攬了,到了上學時間家長著急,孩子沒所謂,孩子沒有什么時間觀念。我們扭轉這種現象,讓孩子著急,那問題就解決了。因為我們父母不能整天跟在孩子孩子后面提醒他、幫他。到了小學比現在還早,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讓他們養成做事迅速、不拖拉的習慣、做個守時的孩子。在幼兒園我們也會有相應的措施,如一個星期能每天按時回園參加做早操的每天加一分,一周內累計加5分的紅花欄的小動物會上升一格。為此家長也可以根據我們的要求督促孩子,目的是加強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在什么時間要做什么,不能遲到,從小養成守時的良好習慣。
5、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善于傾聽,不僅要傾聽老師的教學,還要傾聽同伴的發言等。孩子上小學了,良好的傾聽習慣對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要,因為,到了小學后,孩子學習的容量和密度都增加了,如果不善于傾聽就會影響學習的效果,所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尤為重要。在幼兒園,我們會針對傾聽能力用獎勵分數的形式激勵孩子,如上課認真傾聽的加一分,一周累計加5分的孩子他紅花欄的小動物就可以可以上升一格。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哦!
如果孩子在家長身邊時,家長也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如父母在和別人說話時,孩子打斷了,家長可以有禮貌地告訴孩子,媽媽在說話,這樣打斷別人說話是沒禮貌的行為,應該讓孩子等媽媽說完再問。或者家長在做著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打斷了,我們也可以禮貌的提醒孩子,讓孩子等一等。那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最好也不要隨意打斷,這樣無形中就會影響孩子專心做事的習慣。
6、培養自主閱讀的興趣
閱讀能力的強弱對孩子進入小學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小學有閱讀寫作,數學題目的理解等。如果孩子不能理解題目,怎樣做作業呢?所以我們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是非常重視,從而幫助孩子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為此,我們每學期都舉行故事會比賽,制作小圖書、圖書漂流等激發孩子閱讀興趣。鼓勵孩子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在點心時間、午餐后與同伴一起閱讀,分享閱讀的快樂。教師講故事孩子針對故事內容說說自己的想法等,帶領孩子在書中找樂趣。
在家里希望家長給孩子創造閱讀的氛圍,如每天規定一個時間段與孩子一起閱讀,每天給孩子講一到兩個故事,讓孩子在書中找到樂趣,他就會喜歡上閱讀了。
7、培養正確的書寫姿勢。
孩子升大班了,家長就會問:“老師你們怎么不教孩子寫字的,某某幼兒園的孩子都會寫很多字了。”我們不提倡讓一個5歲多的孩子寫多少字,但書寫技能的學習我們是非常重視。讓孩子養成正確的握筆、書寫姿勢這也是幼小銜接的主要內容。為此,我們會進行握筆、書寫姿勢的規范訓練,要求幼兒努力做到 “一尺一寸一拳頭”, 即: 眼離書本一尺,手離筆尖一寸,胸離課桌一拳頭。一開始,孩子們的姿勢不夠正確這是正常的,這時就需要我們成人的提醒和督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孩子們漸漸就能保持住正確規范的握筆、書寫姿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