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不是僅僅大班教育的功課
幼兒園是孩子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小學就是孩子的第二步,那這兩部之間應該如何做好銜接呢,家長可以通過下面的內容來了解一下如何做好銜接的工作,對于孩子在小學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
入小學前的準備
第一,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
獨立──孩子應該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動力──要培養學習動力,增強孩子的求知欲。
好奇心──必須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使他們能夠從所有的學習機會中獲得樂趣。
自信──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愿意嘗試新事物,并且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后再做努力。幼兒教育
毅力──使孩子學會做事善始善終。
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夠與他人相處,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和遵守公共秩序。
自我約束──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某些行為如打人是不對的,他們應該學會區分正確和錯誤的表達憤怒的方式。
關心他人──孩子應該學會關心別人,理解他人的感受。
第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包括起居習慣、餐館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體育鍛煉習慣。
還有一點家長容易忽略,那就是督促孩子進行體育鍛煉。現在的孩子營養攝食豐富,運動偏少,因此更需要鍛煉身體,才有進行文化學習的根本。
第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包括課學準備的習慣,認真作業的習慣,不懂要問的習慣,及時訂正的習慣。培養孩子自己學習的能力。家長應學會放手。發展孩子良好的個性特長。學習習慣其實跟生活習慣緊密相連:好的生活習慣能促進學習習慣的養成;反之亦然。在課前準備方面,孩子要先整理好書包并進行必要的預習。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老師講話,也別忘了要專心聽同學發言。課堂后,老師布置的作業要及時完成。做作業時要認真看清題目、認真書寫,并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問老師、問同學;錯誤的地方要及時更正。同時,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自己學習的能力。建合諧的環境,做孩子的表率。幼兒教育
第四,建和諧的環境,做孩子的表率。 這是一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的工程。
(1)建立和諧的家教環境
一是父母與孩子的和諧,最可怕的是孩子不講真話,盡管是不好的,也要鼓勵他講真話。嚴防孩子發生自閉癥的性格現象。對孩子的要求不能太高,任其自然一點,要求要合理、恰當。使用適度的紀律加以約束,那些受到家長紀律約束的孩子通常更易與人相處,在學校中比那些家長一味嚴厲或溺愛的孩子表現好。
二是家庭成員間的和諧,家長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你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孩子都看著呢。
三是家長與學校的和諧,家長不在孩子面前說學校、老師的壞話,樹立老師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家長和學校老師要相互理解,相互信賴。
四是家庭和社會的和諧。包括鄰里間的和諧等等。
(2)努力形成學習型家庭
家長應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教學相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自己在提高的過程。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 :做家長的一方面要靈活主動的給孩子做好心理上和物質上的準備,另一方面,也應該抱一顆平常心,去引導孩子。通過家長和幼兒園、小學老師的共同努力,努力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平穩渡過這個轉折期,為今后的成長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