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成長需要適時地放手
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卻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是否如我們想象般的無助? 一天的午睡起床后,我在整理床鋪時發現班上一個寶貝居然在主動地幫忙整理自己的小被子。我問她:“馨馨,你在干嘛呀?”她回答我說:“我在疊自己的小被子。”我很奇怪,因為每天都是我幫寶貝們疊小被子的,于是我問:“每天都是老師在疊小被子,怎么今天會自己要疊小被子呢?”馨馨笑著對我說:“老師說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呀!”說完沖我做了個鬼臉就走開了。 我想,很多時候我們都有這樣又或那樣的擔憂。孩子太小,這件事情他不能做,那件事情他做不了,這個又太危險,那個又會累。其實我覺得,有時候我們過多的擔憂是會抑制孩子的成長的。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做”的過程,也是“經驗”的過程。即所謂“從做中學”和“一切學習都來自經驗”。放手讓幼兒去做,哪怕失敗了,也是一種經驗的累積,也許下一次就會成功。只看而得不到模仿的機會,是永遠學不會的。就正如雄鷹不放手,雛鷹永遠學不會飛翔一樣,孩子也一樣。得不到做的機會,沒有體驗過某件事,是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能不能做,永遠也得不到真正的成長。真正的知識永遠不是書本是教來的,而是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發現的。其實也許在不經意間一次適時地放手后,你就能發現一些讓你意料之外的驚喜。 放開那一雙束縛了幼兒太多太多的雙手吧,幼兒的成長需要您適時地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