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給“小調皮”多一點關愛
作為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方面、語言表達方面都比較弱。但是從開學到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看到這些進步,都會覺得很欣慰。付出就會有收獲。
讓我感到特別欣慰的是我們班的王銘哲小朋友。他剛開始入園時,自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比同齡的孩子差,吃放時總會吃的特別慢,飯菜灑一地,不想吃的東西就拿在手里玩,吃完了也不會主動問老師要,只是站在那里。早上來到幼兒園也不跟老師打招呼,老師問他話從來都不回答,就像沒有聽見一樣,無奈老師就叫他“小調皮”。活動時更不用說,小朋友都坐在凳子上認真的聽老師講,只有“小調皮”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兒坐下,根本就不會理會你。
經過幾次跟他的媽媽溝通,了解孩子從小是跟著姥姥長大的,話很少,在家也不跟媽媽溝通,媽媽問他在幼兒園學的什么?他從來都不跟媽媽說。了解這些后,我慢慢的對這個孩子關注起來。早上來到幼兒園要讓他大聲的跟老師打招呼,飯菜吃完時,要讓他主動來添飯,并大聲說話。活動時,多注意他,多叫他回答問題,不管回答的好還是不好,都會鼓勵表揚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小調皮”慢慢的變好了,早上來都幼兒園,在媽媽的提示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吃飯時也變快了,沒有了就會主動讓老師添飯,看到他的這些進步,家長不僅感到高興,我也感到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