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實話實說
我班的李俊、浩旭是兩位特別活潑好動的男孩,他們特別喜歡模仿動畫片里奧特曼舞手動腦的“俠客”動作,動不動就拳腳相加,嬉鬧不停。
今天下午陽光明媚,我們領孩子到室外去玩大型玩具,中間休息的時候讓幼兒觀察自己的影子,感受一下“形影相隨”的情境。轉(zhuǎn)眼間發(fā)現(xiàn)那兩位好動的男孩鬧騰起來,我見狀沒好氣地說:“打,快打吧,你們再打一次我看看。”話剛說完沒想到他兩個真的又打起來,一招一式還很認真。見到這樣的場景令我哭笑不得,一下子感覺我的話錯了。本意是想制止他們打斗的,可是由于我沒有用正面的語言提出要求,而是說了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誤解的反語,使得事情弄得不盡人意。
幼兒時候一群多么心純稚氣的孩子啊,以后與他們說話可不能拐彎抹角,含糊不清了,更不能用譏諷、挖苦的詞,也不能說“反話”。因為這些言語還超出幼兒理解能力,容易使結(jié)果反向發(fā)展。切不可忘,中班幼兒的思維依舊以直觀、表象為主,因而對他們提出要求時必須直觀、具體,要他們怎么做,直觀、明白地對他們說出來。生活中,循序漸進提高他們的言語表達、語言理解能力,與其交流切忌使用成人化的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