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小班的幼兒是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
也是進行常規教育的關鍵期。因此對小班幼兒進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是
極為重要的。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常抓不懈,不斷誘導家庭共育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班的孩子他們就象一張白紙,教他什么他就會按所教的去做,從最簡單的說起吧,讓孩子明白要做到:飯前洗手,吃飯時做到沒有聲音,安靜就餐,飯后擦嘴,午睡能自己脫衣褲,并且能自己安靜入睡;入廁后要洗手。象這些瑣碎的小事對于幼兒來說是很主要的,也是他們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的基礎。因此老師不但的正確地講解、示范,使幼兒形成正確概念。例如:在午睡時,有的小朋友不能安靜入睡,總是翻來覆去,而且還總嬉笑。這時我就會坐在他旁邊輕輕地拍拍他或跟他講,現在是午睡的時間,小朋友都睡覺了,你和他們一樣,我們比一比看誰最先睡著,好不好?這時緩和他的情緒,雖然他還是不能盡快的安靜,但在不知不覺中也會入睡的。
1.在一日生活和游戲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己不良的行為如:站隊時不能擁擠,不能大聲喧嘩,玩玩具時不能爭搶別人的玩具,而且玩完之后會把玩具擺放整齊,不能撕書,玩具不帶回家等。如我班個別小朋友來說吧:他們做事總是我行我素,我喜歡怎么樣就怎么樣,玩具不會收,我們就開展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戲,在活動中,孩子們學會把玩具分類,并放在指定的地方。 在常規活動中,洗手、入睡、穿脫衣褲是最重要的環節。在洗手時盡量讓孩子不弄濕衣服做到會洗手我編了一首兒歌 《洗手歌》 嘩嘩流水清又清 洗洗小手講衛生 大家伸出手兒比一比 看看誰的最干凈兒歌編好后,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兒歌。特別是在洗手這一環節中,有的孩子不能認真的完成,背一背兒歌,她們就明白了,小手也洗的很干凈。 2、堅持正面教育,多表揚多鼓勵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表揚與鼓勵常常是達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發現當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滿地都是時,輕輕地說一聲:“我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玩具撿干凈。”然后再表揚幾個正在揀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干。那么,地上的玩具會在頃刻間被揀的干干凈凈了。
2、堅持正面教育,多表揚多鼓勵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表揚與鼓勵常常是達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發現當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滿地都是時,輕輕地說一聲:“我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玩具撿干凈。”然后再表揚幾個正在揀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干。那么,地上的玩具會在頃刻間被揀的干干凈凈了。
3、反復訓練,形成習慣
小班的孩子,他們基本上還沒有很自覺的意識,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幫助。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關鍵在于堅持教師要把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貫穿于孩子們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對孩子的習慣培養,一方面要進行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孩子每天做到。光說不練是沒有用的。孩子的意志力較差,教師要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并且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如進餐方面,飯前洗手,進餐時正確扶碗、握筷,不隨便講話、大笑,保持整潔,不剩飯菜;飯后放好筷碗再擦臉。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在平時提醒、督促,還可以結合孩子喜歡的扮家家的游戲中練習、強化。睡眠方面可以包括,能獨立入睡以及脫下衣褲折疊整齊,放于固定位置等等。總之,與幼兒生活的每一環節緊扣,愛清潔、講衛生,有序和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