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吃飯“慢”,怎么辦?
經常能聽到家長抱怨:“我的孩子吃飯好慢啊……”其實,這里家長所指的慢是要打上一個雙引號的,因為我相信如果孩子很認真地在吃飯,每一口都細嚼慢咽,即使稍微慢一點,家長也不會介意孩子吃得慢。只是,往往家長埋怨的,是孩子吃飯不夠專心,一邊吃一邊玩,或者拿著勺子在那里發愣,導致半個小時過去了,碗里的飯菜都涼了,可吃到嘴巴里的卻沒有幾口。
對于這一情況,不僅是家里,孩子在幼兒園,其實也多少存在吃飯“慢”的現象,就拿我們奶糖班的小朋友為例,每次吃午飯,別的班級值日生和保育老師一起已經在打掃衛生了,而我們可能才寥寥幾個吃完飯。其實,我并不介意孩子們細嚼慢咽的吃飯,可我們班吃飯慢似乎并非因為這個原因。觀察了一段時間,我找出了兩個主要原因:1.不專心;2.挑食。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有了對策。那是一次教學活動后,我發現孩子們對于開小火車很感興趣,尤其是過渡環節的時候,幾個孩子常常會把小椅子排在一起,開心的開小火車。于是,我何不把這一游戲放到吃飯后這個過渡環節呢?
一次吃飯的時候,我就立馬對小朋友說:“今天誰會是最快吃完飯呢?我們今天吃完飯要開小火車哦,老師想聘請第一名吃完飯的小朋友來當列車長哦。不知道等會兒誰會是列車長呢?”結果,那天中午,我們班的小朋友吃飯速度整體加快了一倍。看著小朋友們小椅子一個接一個,開著小火車跟列車長報著自己想去的地方,積極性別提有多高了。可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挑食,有個別小朋友對于喜歡吃得菜會一掃而空,可對于不喜歡吃得菜,碰都不會去碰一下。對此,我向小朋友推薦了一本繪本《啊,好香的味道》,圖文結合,向小朋友介紹了超人是怎么克服挑食的……平時吃飯的時候也引導小朋友們對于不喜歡吃的菜不要一口不吃,嘗嘗看,吃個兩口、三口,并及時給予鼓勵,以此來激勵幼兒克服挑食的壞習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對于幼兒吃飯“慢”的問題,其實也應該投其所好,找到原因,然后對癥下藥,點滴開始,久而久之,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