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幼兒教育效果真好
6歲的瑤瑤聰明漂亮,活潑可愛,一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閃爍著星星般璀璨奪目的光彩。瑤瑤注意力集中,學習認真,成績優異,伶牙俐齒,舞姿優美,樂于助人,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是小朋友的好伙伴!誰能想到,4歲的瑤瑤上中班時,曾經因為忘記帶作品而被美術老師教訓:“不長記性,沒有出息!”為此,她曾經喪失了自信。直到一次數學老師夸她聰明,她才重新燃起了自信,成績進步很快,爸爸媽媽也高興地獎勵了她;隨后,科學老師夸她愛動腦筋;語言老師夸她發言積極,故事動聽;音樂老師夸她歌聲清脆悅耳;舞蹈老師夸她舞姿優美……正是在幼兒教師們對瑤瑤的高度贊美與賞識教育中,瑤瑤發現了自己的閃光點,樹立了自信心,向著爸爸媽媽與老師們的期望努力,最終產生了期望效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白天鵝” !
心理學家阿德勒堅信,兒童天生具有向上意志,追求優越。3-6歲的幼兒,渴望獲得同伴的認可,期待爸爸媽媽與幼兒教師的肯定與賞識,賞識幼兒教育效果真好。那么,如何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呢?
一、自我賞識教育---自賞自助
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兒童能夠進行自我強化,加強自我教育。因此,家長與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自己激勵、調整自己,進行自我賞識教育,教幼兒常說:“我能行!我真棒!”,采用“揚峰填谷”的策略,提升弱勢領域的發展水平,就能克難奮進,揚起自信的風帆。
二、園所賞識教育---共賞互助
對于幼兒來說,老師的權威性是獨一無二的。老師中肯而熱情地評價幼兒進步,哪怕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期待的眼神,一個親切的手勢,他們都會感到無限溫暖,更加努力趨向真、善、美。因此,教師應堅信賞識教育,營造“我行,你行,大家都能行”的共賞互助的班級文化心理氛圍,創設群體賞識情境,讓幼兒互賞對方的優點,在賞識中學會賞識,發揮幼兒“群策群力”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庭賞識教育---獎賞勵助
家庭作為幼兒發展的又一影響源,必須與幼兒園教育形成一股共教合力。家園同步開展賞識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劑。孩子的自信源于環境的培養,孩子的“行”源于環境的“行”。抱怨導致失敗,賞識導致成功。父母應由愛孩子上升為懂孩子,真正做到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和提醒孩子,像欣賞嬰兒說話、走路一樣欣賞孩子的點滴進步,發掘孩子的閃光點,恰當地鼓勵、贊美、肯定孩子,勉勵孩子逐步確立合理的繼續奮斗目標,不斷地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家里常說:“孩子,你真棒 !媽媽要獎勵一個你最喜歡的禮物!”或“你的進步可真大啊,媽媽真高興!”
只要采用賞識教育的策略,每個幼兒都可以成長為美麗的“白天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