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媽媽怎么還不來
“媽媽怎么還不來”“老師,你給媽媽打電話!”這句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 這是我們班馮口頭禪。記得剛來幼兒園的時候,一直拉著媽媽的手不肯放開。后來幼兒園的王主任過來進行安撫,沒料到,這小家伙手下可不留情。在王主任胳膊上深深地抓了幾條紅“長線”,還是不停地哭。任憑幾位老師怎么樣哄都無濟于事。就這樣,哭了一個星期。 我想:剛?cè)雸@的小朋友有分離焦慮。下個星期應(yīng)該就好了。等到第二個星期的確有好轉(zhuǎn),但是有時候還是會跑到老師身邊說:“老師,媽媽怎么還不來。”“老師,你給媽媽打電話。 蔽艺f:“你不哭了把眼淚擦干,我就跟媽媽打電話!敝灰娝R上使勁擦眼淚,還催促我快打啊!看到他急切的樣子,我想:他肯定很想媽媽了。不一會,我就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那幫老師遞一下書好嗎?他點點頭興沖沖的過去了。打電話的事情,已經(jīng)拋到腦后了。 就這樣,持續(xù)了又一個星期。我發(fā)現(xiàn)了他的進步,并表揚表揚了他。他有時還會跑過來說:”老師,你表揚我啊!呵呵,我就沖著他一笑,說:那你以后上幼兒園要開心的來哦!他眼睛睜的大大的向我點頭。媽媽也發(fā)現(xiàn)了他的進步,我們進行了交流。談到了他剛來的那天。媽媽說:“這小孩以為爸爸媽媽不要她了,就哭的厲害。后來找到規(guī)律。爸爸媽媽每天會來接他,就不哭了。通過與媽媽的交流,我意識到,當孩子與父母分開時,時需要勇氣,需要控制的。這個過程可以看做時孩子成長的進步。可以用“挫折”來解釋。孩子 們遇到的是情感挫折,當面對與家長分別時,有些孩子能做到,有些孩子還不能做到,缺乏安全感。不能做到的孩子需要克服與適應(yīng)。并不是不能面對,是不敢面對。只要戰(zhàn)勝自己就行了。 這幾天,王主任來看他。還說他不哭了,變聽話了呢!看到孩子點滴成長變化,我真替他們開心。 現(xiàn)在馮小朋友還爭當小值日呢!主動幫老師發(fā)餐盤、為小朋友端飯等等。有一次,我要出去拿點東西,不知身什么在我身邊一掠而過,我低頭一看,原來是馮,正準備為我開門呢,那樣子好熟練。我說謝謝你,他馬上把當天學(xué)的禮貌用語用上了,用好聽的聲音說“不用謝”。 是啊。孩子們會在經(jīng)歷中成長,正如我們常說的人在逆境中成長一樣。與家人分開的日子很難受,但只要適應(yīng)、習(xí)慣就好了。當他戰(zhàn)勝這一點困難時,就成功了。同時,當幼兒遇到困難或是把難題時,老師要多觀察,轉(zhuǎn)移其注意力,通過談話法與幼兒間交流,走進幼兒的內(nèi)心,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