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正確對待孩子的任性行為
樂樂是個脾氣倔強,任性的孩子,他很少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一天中午睡醒后,他發現小朋友都已經起床,急忙趿拉著鞋走出休息室。也許是走得太快了,剛走出門口,他便“砰”地一下摔倒在地上,他一骨碌從地上起來,使勁地跺了幾下地面。這一情景正好讓一位老師看見了,老師取笑:“你這個孩子,自己不小心摔倒了,還跺地板,要是跺壞了地板,讓你爸爸拿錢賠。”這本是一句玩笑話,樂樂卻當了真,他氣急敗壞地把擺在走廊里的玩具扔到地上,那位老師又說:“你這孩子,人不大,脾氣還不小呢,快點把玩具撿起來,不然告訴你們老師去。”樂樂聽了,昂起頭,兩手抱在胸前,繃著臉嚷道:“你告去吧,我才不怕呢!”那位老師把事情的經過說給我聽,我并沒有馬上去處理這件事。過了一會兒,我發現樂樂還站在那里,便走過去彎下腰看著他的臉問:“摔痛了嗎?你使勁跺地板,你的腳不疼嗎?剛才的事我知道了,不小心摔倒沒有什么難為情的,老師小時候也摔過跟頭,可是老師沒有你勇敢,我當時還哭鼻子呢。”聽了我的安慰與“表揚”,樂樂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順從地和我一起撿起玩具整齊地排列在了窗臺上。
孩子摔倒后,內心需要的是別人對他的關愛與安慰。他跺地板是為了排解摔倒在地上的尷尬,扔玩具是為了抗議那位老師對他的取笑。我們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體察到孩子的內心感受,正確對待孩子的任性行為,對他們的任性要寬容和引導,不能急躁,不能實行高壓政策,要分析了解孩子任性的原因,只要我們掌握藝術的教育方法,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