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不要逼著孩子做檢查
孩子犯了錯誤,教師令其認真檢查,提高認識,以求改過,這在日常班級工作中時常有的事,也是必要的。但如何讓孩子做檢查,其中大有學問。
一次,小晶晶在課堂上向同桌借彩筆,同桌不肯借給他,由此發生爭執,最后竟動起手來。惱羞成怒的晶晶講對方打倒在地,攪亂了這個課堂秩序,造成極壞的影響。我一氣之下宣布要他聽課反省,并要求他在班上當眾檢討。可他非但不服從,反而像同學說“誰檢查誰是孬種”。
面對如此頂牛的孩子,我決定采取“冷處理”的辦法,我對他不理不睬,隔了幾天,他開始不安起來,課上課下總用眼神打量我,好像在詢問我準備把他怎么樣。見時機已到,我立即找他談話。首先我先做自我批評,不應該挺他的課……我話還沒說完正準備說他的錯誤,他卻先檢討起來了:“老師,都是我的錯,我不該強借人家正在用著的彩筆,也不該動手打人還影響了大家學習……是我錯了。”我見他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便決定不再批評他,叫他不要在班上做檢查了,而他自己卻主動向同桌做檢討并道歉。從拒絕檢查到主動道歉,這里經歷了一個復雜的心里變化。檢查只是一種形式,一種教育手段,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孩子的思想問題。因此,檢查只能在耐心、細致的講究方法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牽起下,在和諧寬松的氣氛中進行,幫助孩子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切不可憑一時怒氣,逼著孩子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