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第一次放手
近了,近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她微笑著向我們走來,用溫暖的春風,吹走一切陰霾;用甜甜的細雨,滋潤著大地,洗滌著這個世界。啊,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蟄伏了一個冬天的小草小蟲都復蘇了,孩子們也紛紛走出了家門,一個個臉上帶著笑,仿佛總也玩不夠。兒子已經7虛歲了,外出玩耍還總得我陪著,現在的人們住上了高樓,鄰里之間溝通交流少了,孩子們玩耍接觸的機會也少了,電視電腦成了孩子們娛樂的方式。看著身邊的兒子,想想自己小時候,像他這么大已經能滿大街跑著玩了,并且能到小伙伴家去串門,自己找玩伴,可是兒子好像太嬌生慣養了。想到這兒,我有一個大膽的念頭,何不放手讓兒子獨自到樓下玩。在我家的南面就是一個小廣場,天氣變暖放學之后,總有幾個孩子在那里玩耍,好多時候都是大人陪著,我何不放手讓兒子自己去玩一下呢。
開始的時候,我讓兒子自己去玩,他總是央求我和他一同去,我就耐心地跟他說,“兒子,媽媽要做家務,要給你做飯,我在陽臺上就能看到你,一會兒媽媽做好了飯就喊你回家吃飯,你自己回來好不好?媽媽有好多事要做,你應該自己學著出去完了,你看《小馬過河》中,小馬長大了,能自己幫媽媽送麥子做事情,《三只小豬》長大了,也要自己蓋房子住了,歆屹也長大了,能自己出去玩了對不對?”“好吧”兒子最喜歡聽故事了,就這樣兒子高興地去了,從第一次的5.6分鐘。到第二次10多分鐘、第三次……當然,開始的時候,我偷偷跟過他,看到他玩得很好,我也逐漸放心了。慢慢教會他躲避車輛,不要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學會保護自己。
就這樣我做了一個狠心的媽媽,讓孩子離開我的庇護,放開我的手,能獨自出去玩。現代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缺失的就是這樣鍛煉的機會,好多時候我們家長保護過度,瞻前顧后,猶猶豫豫,讓孩子失去了自己成長的時機。讓我們學會放手吧,因為放手也是一種愛。學會給孩子制造交往的機會吧,培養他們良好的獨立性和社會交往能力,讓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