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筆記《如何對待不聽話的孩子》
星期四那天,我班的另一個老師請假了,我一個人帶班。
中午,飯後帶著小朋友去散步,然後進睡室,午睡…
蔡至賢小朋友一直哭,我中五班和中四班同一個睡室,吵到其他小朋友休息,中四班的老師叫我把他帶到課室去。在課室坐在椅子上抱著他,看他睡著了,剛想把他抱到睡室,一站起來他就醒了。我干脆就拿著椅子到睡室…
抱著那個孩子,沒空管其他孩子,我班的孩子好吵,中四班的老師就兇我班的孩子。葉雅倩和曾靖媛還有蘇智程三個人在講話,結(jié)果被中四班的陳老師兇了還被罰站。
第二天,媛媛不愿意上幼兒園了,我問她“為什么媛媛不愿意來幼兒園了呢?”她媽媽說“昨天接她的時候,她說她不要來幼兒園了,幼兒園里有人打她。”我說沒有啊,她一直在我視線里,沒有人打她。她一定是被那個老師嚇到了。我說:“昨天午睡的時候她在說話被隔壁班的老師兇,罰站了。”當時我也想到那個老師肯定嚇到她了,我都趕緊叫她回床去睡覺了。
對于孩子可以嚴厲但是要適可而止。根據(jù)每個孩子的心理特點而制。每個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同,心理特點自然也不同。
媛媛是一個來自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她在中國臺灣上過幼稚園,她很文靜,也很獨立。“孩子的言行透露出家里女人的品行”她的家庭教育相對來說是比較民主型的。
溝通的橋梁:平等、尊重、理解、信任。
幼兒教育是一種言傳身教的工作,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你總是兇巴巴地吼孩子,不僅會嚇到一些孩子,久而久之,就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了。孩子就學會了你說話的語氣。
從小,我爸爸媽媽還有我的老師們都沒有大聲對我說過話。如今我身為一個幼兒教師了,如果人家大聲吼我,我都會覺得害怕,更何況是這些孩子。
教育孩子要以鼓勵為主,以身做則。
走路輕輕、動作輕輕、言語輕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