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主題:落葉飄飄(二)
●感受用樹葉做游戲的樂趣。 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系有繩子的葉片(繩子約l米長,略細,一端纏上樹葉)。 過程 ●觀看教師運動。
——出示系有繩子的樹口十,念完“小小樹葉,和我比比,一二三四,誰拿第一”后,教師牽著葉片在場地上跑動。
——教師再次演示,請幼兒觀察教師跑動時葉片飄起來的樣子。 ●嘗試活動。
——請幼兒嘗試:誰能讓葉片飄起來追你?
——教師觀察幼兒的探索1青況,請幼兒想一想為什么自己的葉片飄不起來。
——針對個別幼兒的問題,引導幼兒探索怎樣才能讓口十片飄得高,提醒他們勿踩住葉子。
——請幾名探索成功的幼兒來演示,其他幼兒觀看。
——小結:朝著風,跑得快些,就能讓葉片飄起來。 ●集體活動。
——幼兒齊念兒歌,念到“誰拿第一” 時開始往前跑。
——提醒幼兒游戲寸勿碰撞他人。 建議
●教師應針對幼兒在嘗試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幼兒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
●視本班幼兒能力水平,活動也可改成幼兒探索在先,教師演示在后,即第一環節與第二環節對調。
●本活動宜分組進行。 日常活動
●在落葉飄灑的樹下,開展“樹葉像什么”的談話。教師及時在樹葉形狀的紙片上記錄幼兒的語言,如樹葉像蜻蜒,樹葉像小船等,并懸掛在活動室內。 ●體育游戲:大風不口樹葉。玩法:幼兒圍著教師自由做樹葉飄動的動作、教師做吹風狀。“風大了!”幼兒加速飄動:“風小了!”幼兒恢復到原有的飄動狀態;“風停了!”幼兒做飄落在地保持不動的動作。 ●撿落葉,并按大小、顏色(綠、黃)等方法給樹葉分類。 ●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園內的落口十樹和常綠樹,注意觀看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的葉片。 ●指導幼兒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3—4頁《大大小小的葉子》不口《多彩的樹葉》。 ●數學活動:區分上下(見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6頁)。 ●美術活動:彩色的路(見《美術》第9頁)。 ●美工活動:片片樹葉(見《紙工》第了頁)。 第二周 會響的小路 目標 ●大膽想像并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過會響的小路的情景。 ●享受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的樂趣,萌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準備 ●觀察過落葉的顏色,踩過落葉。 ●掛圖第10號,故事磁帶。 過程 ●會響的小路。 ——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這條小路力什么有聲音? ●誰走過小路。 ——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說說誰走過小路,發出什么聲音。 ——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小動物走過樹葉小路的聲音。(踢踏踢踏,吱嘎吱嘎,憲竄憲宰) ——小刺猬對風兒說了什么? ——為什么風兒要踮著腳尖輕輕跑過小路? ●走樹葉小路。 ——帶領幼兒來到產外的樹葉小路。幼兒一邊踩樹口十,一邊注意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達“踢噠踢噠”等情景。 ——引導幼兒大膽想像:樹葉小路上還有誰會來?會發出什么聲音? ●在現場情景的誘導下,幼兒對“樹葉小路上還有誰會來”這一問題,非常樂意聯想和表達。由于小班幼兒能力有限,教師應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提煉,如“小鴨走過小路,踢噠踢噠”,“小羊走過小路,的篤的篤”等,盡可能讓幼兒在自身表達的基礎上體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