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活動:三只熊買鞋
設計意圖
集體活動《三只熊買鞋》的設計源于上海市《學習活動》新教材“熊的故事”這一主題。主題活動的內容與要求是:嘗試用各種方法表達故事情節,對物體的大小多少進行比較或匹配。依據課程理念,幼兒園課程應突出內容的選擇要關注幼兒的已有經驗,應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相聯接;教學中要注重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突出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直接體驗和自主操作。那么,如何通過體驗和操作來支持幼兒自主建構經驗呢?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建構主義理論,我采用了“情景~游戲教學法”,設計了一個具有生活氣息的“買鞋子”的教學情境,通過幼兒感興趣的“去公園玩”的話題,引出與幼兒生活經驗相符的買鞋活動。在活動中,通過一連串內容相關的情景:三只熊“去公園爬山”,引出爬山要買鞋子→“去商店買鞋子”,引出幫助小熊挑選合適的鞋子→三只熊去爬山了,以此逐步展開整個活動。在教學中,幼兒不僅可以獲得了“大中小”的概念,也能根據三只熊身上衣服、帽子的顏色進行鞋子的顏色匹配;同時也豐富拓展了相關經驗,如:認識各種商店(水果店、服裝店)、初步了解各種鞋子的功能等。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不僅體驗到了購物的快樂,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感知、觀察、體驗、表達的機會,得到了相關能力的發展。這樣的學習活動均體現了教學目標、內容的整合性、適宜性。
幼兒園課程指向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因此,集體學習活動與幼兒游戲活動可以使自然交融的,集體學習內容在游戲活動中的自然滲透將更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幼兒經驗得到整合、遷移、發展。因此,在班級環境創設中,我設計了與主題內容相關的“熊的一家”,讓幼兒與小熊一家互動,比如在三只熊的口袋里可以放一些自己喜歡送給三只熊的物品,而物品可以從“小熊商店”里買來。這樣的環境創設即與教學中的“小熊商店”形成自然情境。幼兒們在購物和送物的過程中,逐漸感知著大中小的對應與顏色匹配,也豐富了幼兒對“商店”這一社會認知經驗,更是為集體活動《三只熊買鞋》做了生活以及認知經驗上的鋪墊。
活動目標:
1、在為三只熊選擇鞋子的情景中,進一步感知比較大中小,并進行顏色、大小的匹配。
2、愿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選購鞋子的快樂。
重點:對物體的大中小、多少進行比較或匹配
難點:愿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自制課件ppt(主要內容圖片附后)
2、場景:鞋店一角有三層鞋架(分別擱置拖鞋、高跟鞋、運動鞋等不同的鞋子)
活動過程:
一、去三只熊家做客——認識角色
二、與三只熊聊天——分辨三色
三、找商店買鞋子——體驗選鞋找鞋快樂
(一)認識水果店
(二)認識服裝店
(三)認識鞋店及各種鞋子
四、選鞋買鞋——感知比較大中小,并進行顏色、大小的匹配。
1.找鞋(體驗活動)
2.重點討論:你們有拖鞋嗎?三只熊爬山的時候能不能穿拖鞋?為什么?
3.這是什么鞋子?誰穿的鞋子?爬山的時候能不能穿高跟鞋?(可以請個別幼兒試試穿高跟鞋的感覺)
4.爬山到底要穿什么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