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游戲《漂亮的紙條舞》優質課教案(精選2篇)
小班音樂游戲《漂亮的紙條舞》優質課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一次晨間活動,我帶領幼兒到場地上玩起了紙條,沒想到孩子們對紙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老師,這些紙條的顏色真漂亮。老師漂亮的紙條飛舞起來。老師,快來看呀,我可以把紙條甩成圓圓的。老師彩條也能像紙條一樣飛起來,像蝴蝶"。。。。。。孩子們積極地發表著自己的獨特的見解。我見孩子們對紙條如此感興趣,便和孩子開展了"紙條變變變"的探索活動。根據小班幼兒年齡是培養和引導幼兒對追求美,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教育活動,小班教育目標要求中提出:培養幼兒興趣,要讓幼兒愉快大膽的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并樂于與同伴交流;學會辨別和感受線條的變化。《漂亮的紙條舞》是小班的一節藝術活動,通過對紙條舞動的觀察,比較,體會紙條舞動的美感,感受生活和藝術活動中美的過程中,讓幼兒在在看一看,玩一玩,學一學,跳一跳的操作嘗試中,表達自己對線條的情感,因此結合主題,特意設計了本節活動,讓幼兒在音樂律動游戲中,感受跟著音樂和彩條一起跳舞的樂趣 。
二、活動目標:
1.感受紙條在空中飛舞的姿態。
2. 用肢體動作充分表現對樂曲的感受。
三、活動準備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各種顏色的彩帶 室外活動場地四、活動的重點: 能夠讓幼兒跟著音樂來和紙條一起跳舞難點:引發幼兒的想象,啟發幼兒用多種方法讓紙條動起來,跳起舞來五、活動過程1、認識紙條--大家手拉手,我們一起來打氣,變成一個大氣球,--"大氣球,小氣球"這個游戲好玩嗎?你看這是什么?(教師拿出紙條)2.和紙條跳起舞--紙條來到了幼兒園,它看到了小朋友和老師玩的這么開心,它也很想和我們一起來做游戲來跳舞。
--教師將紙條舉高,你看紙條想跳舞了。同時讓幼兒感受一下紙條在風中跳舞的姿態--你看紙條長長的,軟軟的,漂亮嗎?那誰愿意和紙條做朋友呢?
--誰愿意帶著紙條讓紙條的舞跳的更好看呢?
--教師給幼兒發放紙條(在發放中,可以讓幼兒任意的挑選顏色)--那怎么才能讓紙條在跳起舞來呢?(讓搖動手中的紙條幼兒自由想象)--可以請跳的好的幼兒站到中間,把自己想象的動作交給別的幼兒,讓大家一起來學學,并請幼兒觀察紙條舞動的線條。
--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做一些舞動的方法,可以是有節奏的抖動紙條等等3.和紙條一起跳舞--我們的紙條跳的真好,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來好嗎?
--教師播放音樂,讓全部幼兒手拿紙條紙條,自己自由的跳。并能在音樂節奏的伴隨下舞動紙條(教師在舞動紙條的時候可以引導幼兒橫著甩,豎著甩,轉圈舞動,或者加上剛剛幼兒自己想象的動作)--下面請小朋友跟著老師把剛剛你們跳的動作在跟著老師一起來跳跳學學,看看那個小朋友跳的最好,學得最好?
--老師把剛剛把你們所想的小朋友的動作,編成一個簡單的小律動,一起跟著老師來學學跳跳。
--小朋友學得真好,那現在我們跟著音樂帶著紙條快樂的來跳舞吧--教師播放音樂,組織幼兒學這個簡單的律動音樂游戲--在跳著這個律動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幼兒怎樣更好的舞動彩條,讓幼兒能在游戲中利用肢體動作充分表現對樂曲的感受。
--在音樂游戲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分辨音樂的節奏,音樂慢的時候我們就讓紙條跳的慢一點,音樂快一點的時候就讓紙條跳的快一點。
4、活動延伸--小朋友跳的真好,現在我們請其他老師和我們一起來跳彩條舞好嗎?
小班音樂游戲《漂亮的紙條舞》優質課教案 篇2
細節描述:本次活動我設計了兩個活動目標:一是讓幼兒感受紙條在空中舞動的姿態;二是用各種曲線大膽地表現自己對紙條飛舞的觀察。
第一個環節,我做了簡單的修改,我著重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先拿出還沒有展開的皺紙,利用幼兒的好奇心,用變魔術的方法將皺紙慢慢打開。并告訴幼兒這是一條有魔法的仙女絲帶,可以變出很多樣子,顏色鮮艷的皺紙在空中自由舞動。孩子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吸引起來了。因此,當看到皺紙在空中舞動的畫面,小家伙們顯得格外興奮。
然后,我再加入一段輕快的音樂,原本是讓幼兒人手一根縐紙條,但我怕人多、亂。孩子一拿到紙條有的肯定瞎玩,搗亂的,情緒可能也比較激動吧。因此我一人在前面舞動紙條,然后再請幾名幼兒舞。同時引導幼兒觀察縐紙條舞動的線條、舞動的方法不一樣,說說這樣像什么。小孩子感到新鮮、好奇,小腦也發揮著特異功能。說這些紙條有的時候像一條蛇,還說出圓圓的、彎彎的。
第二環節,我拿出白紙將紙條舞所展現的曲線美活靈活現的描繪出來,孩子們很是好奇,都看的十分認真。從她們炯炯有神的眼中我能感覺到:她們渴望自己動手操作一番。我就趕緊讓孩子們拿起畫筆自由發揮,她們就迫不及待的在白白的美術本上畫了一些五顏六色的波浪線。
活動延伸,從孩子們的表情中,我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很想舞動“仙女絲帶”所以在活動后,我給孩子們準備了,人手一根的皺紙,讓孩子們在草地上歡快的奔跑。孩子們拿著紙條,開心的手舞足蹈,好不熱鬧。
評價分析:由于幼兒不能對于自己親身的體驗記得特別牢,畫的時候雖然認真。一個活動下來,只有一小部分的幼兒能大膽地畫出不同的線條。也加上孩子們在園時間比較短,部分幼兒繪畫經驗比較少。
所思所悟:通過反思本次活動,我認為,不應拘泥于太教案,而是因地制宜,因班施教,本次的魔術導入效果就非常的好。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形象直覺地感知,使其都能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到美術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在讓幼兒親生體驗后在進行繪畫效果會更好一些,所以在第二天的區域活動中,我在美工區投入了材料,果然孩子們的繪畫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