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游戲《秋風與樹葉》反思
首先,我覺得很慶幸有這樣一次機會來展示游戲活動,雖然我這次的音樂游戲活動開展的不是很理想,在很多環節的處理上做的也還不夠好。但是我在準備這次游戲活動的這個過程中卻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一開始知道要組織一次在“落葉飄飄”主題背景下的游戲活動以后,我就立即去翻閱建構式教案書上的這個主題說明,了解到秋葉飄落的動感能與幼兒躍動的心靈天然地契合。豐富多彩的樹葉,搖曳飄落,能給幼兒提供探索、發現、表達的廣闊空間。所以,我將游戲初次定為體育游戲《秋風和樹葉》,游戲主要是讓幼兒盡情的拋灑樹葉,最后以將小樹葉回到大樹媽媽的懷抱而結束。但是經過陳老師的指導以后,發現樹葉拋灑會使孩子達到一個很高的興奮點,那么如果要在最后環節將游戲很好的收住就是一個很難的問題,而且可能還會存在著幼兒互相推擠沖撞的安全問題。這一次體育游戲教案的反復修改,讓我明白了,在組織進行體育游戲時,教師要正確合理的處理“收”和“放”的沒一個環節。
后來,經過組里老師們給的意見,我將游戲改為數學游戲《小樹葉旅行》,還是運用先前已經準備好的紅色和黃色的樹葉,再加一幅公園背景圖,組織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將小樹葉貼到公園中相應的位置,讓幼兒進一步感知“上”和“下”的空間方位。但是教案進行反復思索后,還是覺得這更像一個教學活動,與游戲的本質不符,而且自己平時很少接觸數學游戲,所以對這個游戲的組織很沒把握。但是有了這次數學游戲教案的反復思考和修改,使我對數學游戲有了更多地了解,我想,我還是會找機會嘗試組織一次《小樹葉旅行》這一游戲活動,因為只有做了才會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后,經過陳老師的啟發,我最終將游戲定為音樂游戲《秋風和樹葉》。這個音樂游戲改編自“落葉飄飄”主題中的一個音樂活動《撓癢癢》,因為在進行《撓癢癢》的音樂游戲過程中,發現這種情境互動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愛。于是我將《撓癢癢》這首歌曲的歌詞進行改編,以秋風吹來,樹葉飛下來為主要內容進行創編,整個游戲活動,我沒有準備太多的教學材料,就想借助歌曲的優美旋律,激發幼兒表現樹葉在空中翩翩飛舞的美麗,并感受到音樂游戲帶來的愉悅情緒。
但是,從這次整個游戲活動的過程和孩子們對游戲的參與度上來看,我覺得我還做的不夠好,游戲活動后,我也進行了較深刻的反思。活動一開始,我與幼兒進行“秋風呼呼吹來”的互動做的過多,應該見好就收,以避免幼兒過于興奮,而影響到接下來的主體游戲。
在主體游戲中,由我扮演大樹媽媽,用歌唱的方式將幼兒扮演的小樹葉們引到大樹媽媽身邊,與“大樹媽媽”連起來,然后再借助歌曲帶來的情境,在唱到小樹葉沙沙飛下來的時候,“小樹葉們”就脫離“大樹媽媽”的懷抱,在這一環節上,因為我的引導還做得不到位,導致一部分孩子沒有活動開來,他們始終圍在我的身邊,沒有很好的表現出樹葉翩翩飛舞的樣子。而我又急于想達到預期的效果,與幼兒又進行了反復的嘗試和口頭的反復引導,但是效果并不明顯。課后與陳老師探討分析游戲中存在的問題時,陳老師就提到這一點,如果當時能急中生智,請聽課老師或者教室里隨便一樣物品來做大樹,我與幼兒一起扮演小樹葉,帶領幼兒共同游戲一次,這樣也許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從而避免反復游戲帶來的枯燥與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