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游戲《兩只小鳥》(精選4篇)
小班音樂游戲《兩只小鳥》 篇1
活動目標:1、在熟悉手指游戲的基礎上用身體的其他部位玩游戲。
2、通過觀察、探索、創編用身體的不同部位表現“飛走了,回來了”。
3、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配班配琴,魔方一個。
經驗準備:會邊唱邊玩《兩只小鳥》的手指游戲。
活動重點:用身體的其他部位玩游戲
活動難點:創編用身體的不同部位表現“飛走了,回來了”
活動過程:
一、復習游戲《兩只小鳥》
1、 聽前奏說出音樂游戲的名稱。
師:這是什么音樂游戲啊?
2、 幼兒集體游戲
師:我們一起來玩一遍《兩只小鳥》
二、嘗試進行新的手指游戲
1、 教師示范
師:你們的“小鳥”好靈活哦!咦!我想到一個新的玩法,剛才我們是用兩只手玩游戲,現在我想用一只手來玩,表演給大家看看吧!你們要仔細看看,我是用哪兩根手指當丁丁和東東的,丁丁和東東又是怎么飛走的、回來的好嗎?
2、 幼兒回答問題
3、 幼兒嘗試玩手指游戲
(根據幼兒的情況,玩幾遍游戲)
三、嘗試用身體的其他部位玩游戲
1、 共同討論出游戲玩法,嘗試游戲
師:除了用手,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哪里玩《兩只小鳥》的游戲呢?
師:那用什么方法讓小鳥“飛走了,回來呢”?
2、 嘗試用臉部五官游戲。
師:臉上的五官哪里可以玩呢?
師:那又是用什么方法讓小鳥“飛走了,回來呢”?
(師幼共同討論游戲玩法)
四、隨機進行游戲。
1、 介紹魔方,討論游戲玩法。
2、 師幼共同游戲。
五、延伸活動:
在區域活動中,可以投放材料,延續活動。還可以分角色扮演“丁丁,東東。”
小班音樂游戲《兩只小鳥》 篇2
一、活動目標
1、在聽聽玩玩唱唱中,感受歌曲的有趣。
2、在游戲的快樂中,并初步學唱歌曲。
二、活動準備
小鳥手偶、多媒體、小樹椅子、地上有紅點標志。
三、活動過程
(一)我的小小鳥飛來了
1、小鳥飛入場。
2、聽聽誰來了?
哦。原來是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和東東來了呀?紅顏色的是?(丁丁)黃顏色的是?(東東)
讓我們一起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3、兩只小鳥來到小樹上,他們要玩游戲了,我們一起看看聽聽他們在玩什么游戲。先讓老師變成一棵樹,然后請出丁丁和東東。
教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一遍。
4、他們在玩什么游戲?什么游戲要躲起來的呢?(捉迷藏)
5、你們的小手會玩捉迷藏游戲嗎?那你們也先變成一棵樹吧。找個空地方,讓我們一起玩。你變得是什么樹呀?(幼兒自由講述)好果樹們準備好。(幼兒和老師一邊做動作一邊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6、讓我們把它變成一首歌,聽我來唱一唱。
(二)我和小鳥捉迷藏
1、你們想不想變成丁丁和東東一起玩捉迷藏游戲呢?那就把小果樹請出來,把它搬到圓點點上。我們也來做丁丁和東東。
2、小鳥們,你們想做丁丁還是想做東東?幼兒自愿分兩組。
3、誰會躲到小樹的后面讓我們找不到呢?怎么躲就不容易被別人發現呢?
4、教師邊唱邊帶領幼兒游戲。
5、幼兒戴指偶一起表演。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小班音樂游戲《兩只小鳥》 篇3
領 域藝術活動類型音樂活動內容兩只小鳥活動來源指導課程65實施時間.3.26活動目標1.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感受兩只小鳥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2.樂意用動作表現歌詞內容,體驗歌曲的幽默的風格活動重點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感受兩只小鳥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活動難點樂意用動作表現歌詞內容,體驗歌曲的幽默的風格活動準備錄音機 磁帶 小鳥手偶活動過程教學反思活動環節預設時間 一、邊唱邊用手指表演
二、欣賞歌曲
三、1.表演講述歌曲:有兩只小鳥一只叫叮叮,一只叫東東,他們是一對好朋友,要來一起來,要走一起走
四、教師范唱
提問:叮叮飛走了,東東怎么樣?叮叮回來了東東呢?
3幼兒學唱
教師帶引幼兒有節奏的朗誦歌曲,
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帶引幼兒根據歌曲以及節奏朗誦歌詞
幼兒跟著教師學唱歌曲
4.幼兒學習表演唱
1幼兒伸出大拇指表演邊唱
2.聽錄音欣賞歌曲邊表演歌曲內容
3.請幼兒帶上手偶表演叮叮和東東10分鐘
15分鐘
5分鐘
教師在示范歌曲時,幼兒聽到丁丁,東東都自言自語的念著,他們對象聲詞很感興趣。所以我根據歌詞內容給幼兒講了一個小故事,幫助幼兒加深對歌詞的記憶,我還鼓勵孩子大膽的用肢體語言去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如它叫丁丁,它叫東東,我就引導幼兒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指這邊,再指另一面;東東飛走了,東東飛走了,提醒幼兒做小鳥飛的動作。孩子們都興致勃勃的翩翩起舞,雖說舞姿并不是很優美,動作也并不到位,但每個幼兒都唱得很認真,表演得很投入。
整個活動從總體目標來看是比較成功的,孩子都是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樂意去理解去表現。感到不足的是教具和環境可更精美豐富些,以便給孩子帶來更美的意境和感受。
小班音樂游戲《兩只小鳥》 篇4
今天我在班上上了一節音樂活動《兩只小鳥》,這節課是一節韻律比較歡快的音樂,我做了兩只不同顏色的小鳥,先讓幼兒認識小鳥,一只叫丁丁,一只叫東東,跟小鳥打招呼,然后利用故事導入,兩只小鳥坐在小樹上,它們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聽聽看,老師唱第一遍,讓孩子認真聽,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唱完之后,提問它們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老師把歌詞串一遍,讓幼兒跟著老師學習讀歌詞。教幼兒唱歌,邊唱邊教幼兒動作,這樣小朋友比較容易記住歌詞,最后讓幼兒跟著鋼琴唱一遍,聽錄音機,加上動作唱一遍。
優點:老師做了兩只不同顏色的小鳥,這樣小朋友比較容易記住歌詞里面的丁丁和東東。故事導入,環節緊扣,幼兒比較容易學會,加上給這首歌編排了簡單的動作,孩子很快就學會了。
缺點:老師應該適當的引導孩子,給孩子一些創新的機會,比如拍動作的時候,丁丁飛走了,用我們的小手作小鳥,小鳥是怎么飛的,讓表現好的幼兒進行表演,然后我們學他的動作,整個課都是老師在說,在唱,適當給孩子一些表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