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老鼠的皮鞋車>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表現形式,語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已是不爭的事實,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中有新的發現和創造。我試圖通過看圖講述這一語言活動來發展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細致觀察圖片→猜測圖片外內容→根據情節合理續編故事→連貫講述這樣一個探究式的學習過程,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的語言環境,以此激活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同伴的情感,培養幼兒廢物利用習慣。
2、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
3、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故事情節合理續編故事,并連貫講述。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能夠復述故事中小動物對話部分。
2、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及問題線索進行大膽思考和想象,培養幼兒廢物利用的習慣及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故事圖片、廢舊鞋子、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1、猜謎活動導入
謎語:小小兩只船,沒漿也沒帆,白天帶人走,夜晚睡床前。(鞋)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講述圖片內容
(1)出示圖片,引出故事
“老師這兒也有一只鞋子,大家一起來看一下。請小朋友一邊看,一邊想:這是什么地方?有只什么樣的鞋子呢?”(出示一只舊鞋子圖片)
幼:草地上,有只破鞋子。
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這只鞋子除了破以外,還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臟、爛、臭、舊、皮鞋)
師:對,誰能把這幅圖給大家講一下。(草地上有一只又臟又臭的破皮鞋)
師:“如果小朋友看到這樣一只又臟又臭的破皮鞋,你會怎樣做呢?”鼓勵幼兒大膽講出自己的不同的想法。
(2)出示圖片,啟發提問,引導幼兒講述
①出示小兔小松鼠看到鞋子的圖片。
“今天啊,有兩只小動物看到了這只破皮鞋,我們來看一下,它們是誰呢?它們見了舊鞋子是怎樣做的。”
師:我們先來看小松鼠,它是怎么做的?
小松鼠說:“真臭、真臭!”你是怎么看出來它嫌臭的呢?(它用手捂住鼻子)你觀察得真仔細,你來給我們大家學一下小松鼠好嗎?(幼兒學完后)小松鼠說完真臭,又會怎樣做呢?
總結:原來小松鼠看到舊皮鞋說:多臭的鞋子啊!說完,捂著鼻子走開了。
討論小兔見到破皮鞋的反應,并集體模仿。
②出示小老鼠看到鞋子的圖片。
“大家看,又有什么小動物來了。它看到鞋子是怎么做的呢?”引導幼兒細致觀察圖片,創造性講述圖片內容。
“小老鼠會把舊鞋子做成了什么呢?”(皮鞋車)
“你是怎么看出小老鼠做了輛皮鞋車的?(車輪、方向盤)它是怎么做的?用了那些東西呢?(剪刀、膠水、顏料)用剪刀修剪毛邊;膠水粘住開口;用顏料涂上漂亮的顏色。
③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小老鼠會用皮鞋車做哪些事情。
觀察圖片,講述圖片。
幼兒::“小老鼠幫小白兔運蘿卜。”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小老鼠和小白兔正在給皮鞋車里裝蘿卜)那小兔子會怎么對小老鼠說呢?
小老鼠幫小松鼠運松子,小松鼠會怎樣感謝小老鼠呢?
3、幼兒看圖自編故事
“我們把圖都看完啦,你們能不能把它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呢?”幼兒講述自編故事。
請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完整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