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奇趣全家福》
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觀察、討論體會畫面中人物的特征、喜好以及與動物的對應關系。
2.學說句式“我是……其實呢……”并嘗試仿編。
3.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體驗閱讀的快樂。
重點: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觀察、討論體會畫面中人物的特征、喜好以及與動物的對應關系。
難點:學說句式“我是……其實呢……”并嘗試仿編。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活動過程:
一、介紹圖書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我們一起來看
看。(出示ppt)這是封面,上面有書的名字,我們一起把它讀出來。
2.咦,這個小男孩怎么會說自己的家是動物園呢?(擴散思維)
3.(出示ppt家)這就是祥太的家,你們看到了什么?
他們家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動物,難道他們家真的是個動物園嗎?我們一起往下看。
二、閱讀繪本(ppt),并嘗試創編。
1.觀察祥太
(1)師:我叫祥太,是個小男孩,其實呢……我是只小猴子。
(2)祥太為什么說他是一只小猴子呢?
(3)教師小結:因為他爬樹很拿手,喜歡吃香蕉,這些特征跟猴子的特征很像,所以他說自己是一只小猴子。
2.觀察爸爸
(1)師:這是我爸爸,其實呢……他是只大獅子
(2)祥太為什么說爸爸是獅子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看到的)
(3)小結:原來他是說自己的爸爸的樣子和喜歡吃的食物和獅子很像,他就把自己的爸爸比喻成獅子了。
3.觀察媽 媽
(1)你們看,這是誰?(浣熊)浣熊在干什么呀?你們猜猜,這只勤勞的浣熊會是祥太家里的誰呢?
(2)你怎么想到是媽 媽呢?
(3)你們知道浣熊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嗎?
(4)小結:媽 媽和浣熊的相似之處。
4.觀察爺爺、奶奶、妹妹
(1)這是祥太的爺爺、奶奶、妹妹,你覺得他們是什么動物呢?
(2)幼兒依次觀察并大膽猜測(嘗試使用這是……其實呢……的句式)
5.觀察曾祖母
(1)師:最后,介紹我的曾祖母,阿花老太太。
(2)你覺得祥太的曾祖母是什么動物呢?為什么?
6. 完整欣賞繪本。
原來祥太的家不是真的是個動物園,而是他的家人都有跟動物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他才說我家是動物園。
7.幼兒嘗試用“我是……其實呢……”的句式描述自己的特征或喜好與動物之間的相同之處。
(1)現在請你們來想一想說一說,如果你也是一只動物,你覺得自己像什么動物呢?你會像祥太那樣介紹自己嗎?
(2)幼兒互相交流后請個別孩子發言
(3)參加動物狂歡舞會
三、動物狂歡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