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保護我們的環境》(通用2篇)
中班語言活動《保護我們的環境》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字寶寶:喝、追、喜歡、對不起。
2.進行環保教育,使幼兒初步建立環保意識,知道要保護我們的環境。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喝、追、喜歡、對不起。
2.《嬰幼兒全語言整合教育》第三冊(人手一本)。
3.木偶熊,幼兒收集的易拉罐,在易拉罐上貼上小字卡,分別同大字卡的內容。
活動過程
一、情境表演導入
“嗚……誰在哭啊?”“我是小河,我原來是又干凈又有魅力的,可是現在卻變得又臟又臭。誰肯來幫助我們啊?”
二、復習兒歌《小河,對不起》
老師:記得我們前幾天學的一首兒歌《小河,對不起〉,里面有一只小熊嗎?(出示木偶小熊)“我是小熊,我以前曾經亂扔垃圾到河里,不過后來我改正了。我是怎么改正的?請你們把兒歌再朗誦一遍,好嗎?”
三、集體朗誦兒歌一遍
四、識字游戲“撿易拉罐”
1.小熊:“小朋友,你們能幫我一個忙嗎?有一些人將許多易拉罐丟在河里。我想撿起來,可是太多了,想請你們幫我撿起來。”
2.幼兒撿易拉罐,并發現上面的字卡,請幼兒看一看并認讀。
結束:表揚幼兒幫助小熊,懂得愛護環境。
中班語言活動《保護我們的環境》 篇2
口語交際 保護我們的環境
【教學構想】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誘導、鼓勵別人去干什么,或者勸止別人去干什么,或者同時既要求別人去干什么,又要求他不去干什么,這就是規勸與說服,通稱勸說。勸說,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是一種重要的說話能力。成功的勸說能體現個人說話的藝術。
本次口語交際活動的訓練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勸說別人。通過交際使學生學會在意見有分歧時如何與人溝通,如何在取得信任、尊重對方的基礎上巧妙地說服對方。生活中我們有意無意間肯定都曾勸說過別人,但卻未必考慮過如何措辭、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打動對方。因此本次訓練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引導學生明確勸說前后應注意的問題并教給他們一定的勸說技巧,使他們今后的勸說行為更有的放矢,更見成效。不過知識的傳達必須在訓練的過程中靈活完成,口語交際重在實踐,對于學生課堂上的表現,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或加以指導,這樣知識的傳遞就顯得自然且讓人印象深刻。
本次交際活動教材選擇了環保這個話題為中心內容,近幾年來,自然界的頻頻發難,已把環保提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作為人類的一分子,學生有義務為環保行動做出自己的努力。既然教材選擇以環保話題為依托,我認為本堂課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能充分意識到環保不是一句空話,環境保護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谶@一認識,整堂課的情境設置均圍繞環保問題展開,我嘗試讓學生回顧生活中存在的破環環境的行為,然后自設情境,力求激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在自設情境中自我檢點、規勸別人,從而遷移到生活中。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學會在與他人意見分歧時,正確與人溝通,并能運用一定的方法巧妙說服對方。
2.讓學生充分意識到保護環境迫在眉睫,每一個人都應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做環保衛士。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克服勸說時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舉止、誠懇的態度打動對方。
難點:掌握基本的勸說技巧。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
一、導語 激趣
半個月前,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沈陽建筑大學校園里豎起一棵奇怪的“大樹”。這棵樹是用廢棄的一次性筷子做樹干,綠葉則是廢舊的暖壺壺殼,這棵兩米高的筷子“樹”“長”得挺茁壯。
這株筷子樹的制作者告訴記者:整個樹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達十萬支,這些筷子都是師生們平日在學校的食堂和校園周邊的商業街飯店里“撿”回來的。他同時談及一株生長了20年的大樹,也僅能制成這樣的筷子6000—8000雙,他們這棵樹雖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費了十萬雙筷子。他們希望能夠警醒大家最終告別一次性筷子。聽完這則新聞,能否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的想法?
(通過新聞講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環保話題,并為下面的環節蓄勢。)
二、初設情境,師生共同探討有關勸說的方式方法
1.引出演練勸說的情境。
師:小小的一雙一次性筷子,也關系環保問題,可能很多同學未曾想到。沈陽建筑大學的同學正是用自己的行動給了我們以警示。我們的身邊也存在濫用一次性用品的現象。今天,我們能否嘗試用我們的勸說也為環保出份力?
情境一:你和同學吃飯時,他隨手拿了幾雙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邊,請你勸勸他。
情境二:學校門口的餐館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樣去勸阻他?
教師用多媒體顯示有關資料便于學生勸說。
一次性筷子并不衛生遼寧省環保部門的相關人士說,很多人喜歡用一次性木筷,認為它既方便又衛生,使用后也不用清洗,一扔了之。其實,有些木筷并不衛生,因為每一雙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經過樹木的砍伐、切斷、沖坯等十幾道工序,而且為了讓筷子看起來潔白干凈,成型的筷子還要經過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雙氧水和硫酸鈉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拋光。環保部門很贊賞李楊等大學生的環保行動,“讓我們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時盡量自備筷子,或者重復使用自己用過的一次性筷子”。
尷尬“筷子賬”: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北方的一次性筷子產業每年要出口150億雙木筷。我國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億雙,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200萬平方米。全國林木年采伐量的lO.5%用于筷子生產。
(這里情境的設置緊承導語 ,同時出示兩個情境旨在引導學生明確,面對不同的勸說對象,即便勸說目的相同,勸說的態度、語言及方法都應有不同。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資料,既是降低本情境的難度,也是為了提醒學生勸說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2.請幾個學生模擬情境
(這個活動,不需小組討論,學生個人思考一段時間后,教師隨機請學生合作完成。)
3.教師和同學一起評點幾位同學模擬過程中的得與失。
(師生對學生的模擬要及時點評,尤其是教師要重視無痕指導,對于學生表現的優劣的評價正是為了梳理出有關勸說的方法。教師的評點還可以靈活地傳授有關勸說禮儀、語態方面的知識。)
4.總結勸說事項。
學生自由閱讀文本,重點看看“想一想”、“試一試”部分,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勸說應注意的問題。
參考要點:①勸說前:首先要了解情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了解對方的心理,做到知己知彼,對癥下藥?刹檎曳e累一些資料,勸說時可增加針對性、可信度。
②勸說時:態度要熱情、坦誠,尊重對方,要注意與對方“心理相容”。
勸說要有耐心,語言文明,語氣委婉,力求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勸說方法很多:
a.直勸法,就是在心理相容的前提下,直截了當地勸對方怎樣做或不要怎樣做。當然,這要有充分的理由。
b.婉勸法,講個故事,打個比方,或用其他委婉的方法間接地進行勸說。如:換位推論、需欲平衡、求同存異、對比選擇、設喻聯想、情景暗示等。
c.迂回法,就是先繞一個彎子,最后回到要說的本題上來,這“繞彎子”的過程常常就是求得心理相容的過程。此外,還有懸念法、激將法等等,都可以酌情采用。
(此環節是在情境模擬及評點的基礎上,聯系文本,使學生對勸說的方式方法有更全面更理性的認識。教師在總結知識要點時。盡量簡潔明晰,不用求全責備。)
二.出示《全球青少年環境公約》,學生共同確定用于模擬的幾個情境
1.出示《全球青少年環境公約》。
師:我們看得到眾多生態保護區被破壞,野生動物日益滅絕;感受得到全球氣候變暖,沙塵暴肆虐,卻忘記了這一切可能就源于我們為滿足生活需求對大自然的無度利用。大自然早已警鐘長鳴。1998年《全球青少年環境公約》問世,它希望有志環保的青少年加盟其中。你們愿意加入嗎?
(這一段的敘述,背景是一組組的畫面,既有美麗的自然風光、資源,也有大自然被無情破壞的畫面。最后畫面定格在大都市。)
多媒體顯示《全球青少年環境公約》:
(一)必須做到
、俨灰教巵y丟垃圾,要把它們丟進果皮箱里,如果附近沒有果皮箱,也不要亂扔,你可以在身邊帶一個小垃圾袋,用它來盛放垃圾,再一起丟進果皮箱。
②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或學校已進行了垃圾分類,你要積極參與對垃圾進行分類。
③不要浪費,你應拒絕過度包裝的商品,雙面使用紙張,并且買你必需的東西,因為在你買不必要的商品時,不僅浪費了錢,還浪費了資源。最重要的是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不浪費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錢。
、芊e極使用可再利用物品。如:你應把你讀過的課本或健康的書籍送給窮苦的孩子們;把自己完好的衣服送給弟弟或妹妹穿。
、萑绻惆l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發生,你應提醒他(她),說服他(她)不要再這樣做。
⑥愛護野生動植物。不要吃野生的動物或植物,并提醒他人也不要這樣做。
(二)盡力做到
①盡量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你可以自帶無毒害金屬制造的餐具,來代替一次性餐具。
、谀銘屆康嗡甲兊糜袃r值,也就是說,你應盡量多次地使用每一滴水。如:你可以用洗過手的水拖地板等。
③綜合使用舊商品,變廢為寶。
、茏柚箘e人做破壞環境的事情。
、轀p少私車使用,盡量乘公交車。
2.學生對照公約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破壞環境的行為。
要求學生的表述盡量用一句話再現一個情境。
(生活中人們因為環保意識淡漠,所以有意無意地做出許多不當的行為。讓學生自己創設情境,其一是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其二學生創設的情境是生活的再現,以生活的實際需要為交際內容,這樣,教學的過程就能成為實現某種需要的生活的過程。)
四、小組演練
學生分成小組,從剛才自設的若干情境中選擇l——2個,在組內模擬勸說。
要求:組內每一個成員都要參與,可兩兩合作模擬,也可集中力量為幾名同學出謀劃策。在難度方面自由選擇。每個人至少說一個情境,有能力的可多說一個。
情境1.某同學剛剛為隨身聽更換電池,順手將電池扔進垃圾桶,你怎樣勸阻她?
情境2.某同學在清洗拖把時,把周圍的水管都打開了,你見到這一情景,打算如何勸說?
情境3.你發現某餐館的籠子里裝著野生保護動物,你怎樣去勸阻餐廳的老板?
情境4.走在上學路上,你突然發現前面的幾個大同學把口香糖都吐在地上,請你上前勸阻他們。
教師給出的情境僅供學生參考,提醒他們如何設置情境以及顯示情境難易度的標高。學生可以選用這些情境,也鼓勵他們自創情境。
(這一環節的指導思想就是全員參與。安排難度上的自由選擇是考慮到個體的差異,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開口的機會,同時又增加挑戰意識,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五、平臺展示
1.班級展示小組演練成果,在實踐中進一步明確勸說的技巧。
2.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教師評點等方式靈活運用。
(安排自我評價主要是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有清醒的認識,學會自我反思,總結經驗,明確不足。教師對學生的活動要及時評點,要及時肯定學生的優點和取得的進步,同時還要善于指出學生活動中仍存在的問題,使正確的方法得以強化,讓學生明確今后在生活實踐中應努力的方向。)
六、出示一個情境,師生對壘
出示兩則材料,要求學生各出奇招勸說美國總統布什重視環保問題。教師模擬總統與學生對話。
布什總統2001年3月,宣布美國退出《東京議定書》。布什稱,這個協議一旦付諸實施,將令美國喪失幾百萬個工作機會,美國經濟將會受到影響!稏|京議定書》要求世界40多個主要工業國家,在10年之內,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到1990年的水平。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國家,每天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工業廢氣。
2002年9月,世界各國首腦在南非召開“拯救地球”會議,為人類的前途和地球的命運,共商大計。美國總統布什拒絕出席這次會議,引起代表們的質疑。一名代表說:“全世界都要求采取實質性的措施拯救地球,消除貧困,作為全世界首富和唯一的超級大國,總統不來參加會議,卻去休假,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總統!
(這是本節口語交際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前面環節上的一個提升。前面的情境演練都是緊扣學生生活,選取的情境比較細致,形式上主要是生生之間的對話。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大膽運用已有的環保知識、勸說方法與教師對話。既是為了強化無論國籍、地位如何不同,環境保護是每一個地球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一環保意識,也是為了加大難度,用新的形式激起學生參與勸說的熱情與展現他們的智慧。)
七、結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事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可以結束地球的生命。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拉起我們的手,張開我們的口,檢點自己,勸誡他人,共同捍衛我們的家園。
【板書設計 】
【教學后記】
口語交際課的使命是什么?如何評價一堂口語交際課的成敗呢?這一直是縈繞我心中的問題。如果整堂課只是在說,那么它的效果也就隨下課鈴聲一起結束了;如果過分重視知識的傳授,那首先就違背了口語交際活動實踐性的特點。因此在教學時,我嘗試將知識的傳授貫穿于學生的實踐活動中,重在啟發學生在互動中學習與反思——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借鑒別人的經驗,摸索接受一定的方法技巧。本堂課上,對于勸說者應持有的態度、勸說的方法技巧,以及勸說時的舉止等知識點的講授基本是在動態的語言交際活動中完成的。除了第一個環節中師生共同的評點歸納,在小組活動時,在學生展示后,包括最后我與學生間的對話,我一直力求保持清醒的頭腦,隨時肯定,隨時總結。
但課后我發現勸說的幾種方法有的依然是以概念形式呈現的,這不禁令我沮喪。我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有些方法學生還不會用或是用不著,我又唯恐方法傳遞不夠,有的只好現教給他?梢娍谡Z交際更重要的功夫在課外。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師還要多創造實踐機會使學生有機會進一步摸索、感悟。
另外想談談學生在交際中的舉止態度問題。勸說是一種重要的說話能力,講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從交際實踐來看,學生有一共性的弱點,即稍遇阻礙就顯得特別焦躁,就會說出一些較偏激的言辭或是表現出不太文明的一面,自然勸說效果就不佳了。我認為這也跟學生的生活環境有關,很多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被周圍的人群呵護過多,因此聽到逆耳的聲音或是碰上不順意的事,往往更多的關注自己,也就無法心平氣和,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所以我感到課堂上有不成功的展示未必不是好事,這樣更貼近生活。而教師抓住這樣的時機,不僅評點學生表現的得失,還要引導他們學會接受交際過程中的失敗,學會多替別人著想。這樣做,我想對學生在生活中與人交往,健康成長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