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見生人膽小、害羞怎么辦
有的家長把這個問題看得過重,主要是覺得孩子不外人面前表現得不夠大方,畏縮,怯懦,讓家長難看、難堪。這是家長的虛榮。孩子為什么就不能有自己的個性?當然,我們還是要孩子學會交往和溝通,但要慢慢來。
我不主張家長把這個問題看得過重,是因為我擔心家長會因此厭煩孩子,不喜歡孩子,或采取過激的批評和訓斥。要是那樣的話,孩子膽小、害羞的問題就更不好解決了。
四、家長要改變教養方式和教養態度
孩子膽小、害羞,跟家長教養方式也有直接關系。比如,有的家長好包辦代替。有人跟小孩子說話,家長怕孩子說不好,常常有家長“搶嘴”,替孩子說。無形中這就會加重孩子的膽小、害羞。孩子不需要“代言人”越俎代庖,遇到有人跟孩子說話,家長要鼓勵孩子,把孩子推到前臺,讓孩子獨立應對,進行鍛煉。小孩子,說錯了,或說的不得體也沒關系,“童言無忌”嘛!人們一般都不會計較。
也有的家長是“完美主義者”,太好強、好勝,對孩子要求過高,不切合孩子的實際。小孩子太完美了,就顯得早熟,不真實了。缺乏童心、童趣的孩子,其實并不討人喜歡。家長對孩子批評、否定過多,使得孩子無所措手足。只好膽小、害羞、躲避,企圖把自己隱藏起來。
家長要放開手,創造條件、情境盡量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說,去自由地大膽地與人交往,不要過多的評論。對膽小、害羞的孩子,不管說得對不對,好不好,得體不得體,都不加評論;而對孩子性格、態度上的積極變化要多鼓勵、多肯定。這樣也許會漸漸好起來。
至于小孩子不敢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問題,前邊我談過。也是不能批評,要循循善誘。家長先帶著孩子跟別的小朋友玩耍,看沒有被傷害,情況也就會漸漸好起來。再大一點兒,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情況就會更好。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