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通用14篇)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
2、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3、向課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學學習,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課余生活,且認真執行計劃。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教學過程:
1.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現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余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自己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a.可以講講課間課后同學間開展的游戲、娛樂活動;
b.可以講講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小制作、小發明、調查考察活動;
c.可以講講自己讀了什么好書,完成了多少萬字的讀書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長的`見識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講講自己在興趣愛好、個人特長項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長進;
e.可以講講自己隨同學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覽、休閑獲得的新發現、增長的新見識;
……
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3.共同評議。
a.就剛才幾位同學們交流的來看,他們的課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們評比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誰的課余生活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課余生活項目記錄得多?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達成共識:看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誰的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記錄本上記錄得多,而是要看誰的計劃安排得切實可行,課余生活計劃中的各項安排得到真正落實。
b.評選出活動新穎、有趣,開展得認真深入,收獲豐富、感受深刻、對大家啟發大的同學,教師頒發“課余生活之星”獎章。
c.談談了解了他人的課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 發現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準確區別。
3、 讀“認”,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我的發現。
1.各自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讀不準的字可同桌相互請教。
2.指名朗讀,要求橫著逐行讀。
師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幾位后進生讀讀,然后齊讀鞏固。
3.比賽:誰的眼力準,發現獨特正確。
交流各自的發現。每一行兩個詞語中帶點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學生還會發現,這同一個字在讀音不同的情況下意思也不一樣。如有這樣的發現該大力加以鼓勵表揚,并且引導其說說不同的讀音情況下的字義。
4.齊讀鞏固。
讀讀認認
1.各自輕聲讀本題中的各組字,讀不準的借助注音拼讀。
2.比賽:誰讀得正確、流利。
3.談談這一題中每一組字有什么共同之處。
這一題中除了后兩組“窮——穴”外,其余的每組中兩個字讀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這一題中每組右邊的字都是左邊的字的一個偏旁。4.齊讀鞏固。
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 熟讀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3、積極參與展示活動,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積極參與展示活動
教學過程:
讀讀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就要讀一首唐代詩人胡令能寫的《小兒垂釣》。教師范讀
2.短短四句話二十八個字把一位垂釣孩子的外貌、姿勢、環境、神情勾勒得生動傳神,躍然紙上。請大家各自試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模仿老師的樣子,讀準韻律。3.朗讀比賽。指名朗讀,看誰讀得正確,讀得有韻味。4.師生合作,表演古詩短劇。
教師準備荷葉、漁竿、竹簍等道具。學生演稚子垂釣,教師演路人,詩句作臺詞,師生演練后可再請學生合作演練。
5.競賽背誦。為先背出的學生發獎品。
展示臺
1.課前觀察展示臺中的圖片,閱讀學習伙伴的話,小組內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內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討論,互相協作,考慮本小組采取何種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協商統一后分頭準備。
2.班長或學習委員了解各組的展示準備,協調展示情況。
3.舉行“多彩的課余生活”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后參觀學習。
4.評選最佳展示組,視情況評選“惜時獎”、“毅力獎”、“才藝獎”、“創造獎”、“能手獎”、“勤勞獎”等個人獎,教師頒獎。
總結:你有什么收獲?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語文園地主要內容是學會從關鍵句子中體會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學習詞語了解幾個城市和鄉村的不同。并能自主選擇圖畫仿寫一段話。積累和理解《卜算子·詠梅》,重點練習寫句子和片段。同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多發現,多積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學目標】
1.與同學交流語句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積累與城市或鄉村生活有關的詞句,能選用詞語說句子;能根據提示想象畫面,仿照例句寫句子。
3.積累《卜算子·詠梅》。
【教學重點】
1.與同學交流語句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積累《卜算子·詠梅》。
【教學難點】
積累與城市或鄉村生活有關的詞句;能根據提示想象畫面并仿寫句子。
【教學策略】
1.教學“交流平臺”時,結合本單元課文,先總結語句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再在實際中運用。
2.“詞句段運用”中的第一題由積累到運用;第二題主要先讓學生讀熟句子,在語境中體會描寫田園生活的手法,再仿照例句寫句子。
3.教學“日積月累”時,先讓學生借助拼音把詞句讀正確,再引導學生想象畫面,理解詩意,背誦這首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與同學交流從課文詞句中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或想法。
2.積累與城市或鄉村生活有關的詞句,能選用詞語說句子。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回顧課文,交流方法
1.師導入:同學們,這一單元我們學了哪些課文?(相機出示《古詩詞三首》《鄉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這些課文都是寫悠閑自在的田園生活的。哪些語句能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們將在“語文園地”中揭開其中的奧秘!大家準備好了嗎?(板書:語文園地)
2.交流平臺。
(1)師過渡:首先我們來學習“交流平臺”這一欄目的內容。讓我們一起看看,在這個欄目里,幾位同學要告訴我們什么秘訣吧!
。2)師:自由朗讀三位同學的話,你發現了什么?
。3)生交流后師小結。(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l
r課文中的一些語句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l
r課文的中心句集中表達了作者的想法。
l
r課文中反復出現的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體現。
3.師指名結合課文語句說說自己的感受。
4.師:你還能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小組討論交流)
示例1:“啊,地上草如茵,兩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示例2:“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交流、談感受的方法,增強對“從重點語句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一語文素養的理解,加深印象,并運用到閱讀中。
板塊二
認讀詞語,體會不同
師過渡:語文園地還藏著什么奧秘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詞句段運用”吧!
1.指名認讀,發現規律。(出示課件)
(1)生自由讀詞語。
。2)師指名讀詞語,重點指導認讀“璀、璨、煌、沃、謐、炊、裊、犬”。
(3)發現詞語規律。
、賻熞龑乙徽遥哼@兩組詞語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示例:第一行詞語是描寫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詞語是描寫鄉村生活的。
②師引導:你知道這些詞語的含義嗎?(課件出示詞語意思)
、蹘煟哼@些詞語讓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
示例1:從“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燈火輝煌”中,我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繁華、熱鬧。
(課件出示車水馬龍、高樓林立、城市燈火輝煌的圖片)
示例2:從“依山傍水、靜謐、炊煙裊裊、雞犬相聞”中,我感受到鄉村生活的寧靜、和諧。
(課件出示鄉村依山傍水、炊煙裊裊、雞犬相聞的圖片)
。4)生交流體會到的鄉村生活或城市生活。示例:每當夜幕降臨,整座城市一片繁華。高樓林立的大街上車水馬龍,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處閃爍著璀璨的燈光,紅的,綠的,藍的,黃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綻放著燦爛光華的鮮花。
。5)師再出示詞語,指名認讀,相機指導注意讀出詞語中蘊含的感情,讀出對它們的理解。
2.師小結:大家讀得真好。這節課,我們通過抓住關鍵詞句,學習了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同時也將這種方法運用到剛剛學的詞語中。大家讀出來的詞語也有了感情、有了溫度,這就是漢字的魅力。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這一板塊的教學,我先讓學生不斷地發現問題:找一找有什么規律,猜一猜它們有什么含義,想一想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適時運用生動直觀的多媒體手段,呈現了詞語給我們帶來的畫面感,并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畫面,力求識用結合。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根據提示想象畫面,仿照例句寫句子。
2.積累詞《卜算子·詠梅》。
【教學過程】
板塊一
仿寫句子,描繪畫面
1.師導入:上節課大家發現了詞語的秘密,那么句子中又藏著什么奧秘呢?這節課我們將繼續探尋“詞句段運用”的奧秘。
2.師指名讀題目。
3.生自由練讀課本中的例句。(出示課件)
。1)師指名回答:你體會到了什么?
示例1:作者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對自然景觀的贊嘆。
示例2:排比、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更生動形象。
。2)全班齊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4.課件出示“詞句段運用”中的3幅插圖。
(1)仔細觀察圖中畫了些什么,同桌討論后全班交流。
。2)選擇其中的一幅圖,四人一組討論、練習,仿照上面的句子說一說。
(3)仿寫練習。
師引導:同學們說得真好,現在請大家將這些句子寫下來吧,看誰寫的句子最精彩。
(4)師指名交流。
示例: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高聳的`雪峰、奔馳的駿馬、靜立不動的羊群,它們和碧綠的草地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草原風光圖。
5.師小結:同學們,透過文字我們能看到畫面,我們也能運用文字把精彩的畫面描繪出來,語言文字真奇妙!
【設計意圖】仿寫是寫作的起始階段,尤其是四年級學生,需要學會仿寫進而有所感悟,逐漸有自己的收獲。為了讓學生了解怎樣仿寫,我先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熟讀句子,發現句子的特點,再將說和寫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潛能,同時也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板塊二
誦讀詩句,積累經典
1.師過渡:又到了“日積月累”欄目,在這里我們讀過不少名言警句,誦過無數詩詞佳作,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趕快去看看,這次“日積月累”呈現給我們的是什么呢?(出示課件)
2.播放《卜算子·詠梅》朗讀音頻。
3.生自由練讀;師指名讀,相機正音。
4.簡介創作背景。(出示課件)
5.師:再讀整首詞,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全班交流。
示例1:這是一首詞,“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是題目。
示例2:我讀懂了“猶”是“還,依然,仍然”的意思,“俏”是“俊俏,美好的樣子”的意思,“爛漫”是“顏色鮮明而美麗、坦率自然”的意思。
7.師指名讀,引導生讀出自己的體會;引導生背誦。
8.師總結:同學們,“語文園地”指引著我們發現了許多學習語文的奧秘,我們在探索的過程中,也提升了學習語文的能力。其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還有許多值得探尋的文化寶藏在等待著我們,讓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探尋!
【設計意圖】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此板塊的設計重在提高學生的誦讀興趣,增加積累,培養語感,加深對語言的體驗和領悟。
【教學反思】
“交流平臺”訓練中,我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了3位同學的讀書方法后,還啟發學生回顧自己平時的一些閱讀方法,幫助學生總結,獲得閱讀技能。同時,將這一方法運用到“詞句段運用”與“日積月累”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從語句中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詞句段運用”訓練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以理解“感受生活”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圍繞中心進行語言表達。另外,還適度地把學生引到“語文園地”外,仿寫句子,表現不同畫面所呈現的美麗風光。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能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的生動描寫,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
2.積累對聯知識。
3.圍繞自己瀏覽過或了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過程與方法】 通過試做,師生交流總結來完成學習任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口頭表達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交際能力。
2.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1.教學“我的發現”,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的習慣。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指導完成口語交際的內容。
二、導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圣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沙灘、海浪、陽光、礁石也同樣讓人留戀忘返……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于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課就把你們發現的美景展示給大家吧!
(二)交流步驟
1.啟發談話。教師啟發學生回顧平時的生活活動,喚起對某一景物的回憶。例如,在放學路上,在公園里,在家里的庭院里,你有沒有發現奇特的花草樹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觀,下雨時的天象……這些你都觀察過嗎?哪些景物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外出旅游時,看到過什么奇特的景象?通過師生無拘無束的對話,為口語交際創設寬松的環境,鼓勵學生把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介紹給同學。
2.學生個人準備。 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學生靜心回憶,有哪些景物讓人感到驚奇,并思考怎樣和同學交流。說清楚事物的.特點,給大家帶來驚喜的感覺。
3.小組內交流。組織小組成員輪流介紹,互相啟發,相互提問,互相評價,推薦說得好的同學到班上交流。
4.指名試說,教師點評。根據各小組推薦,先讓學生上臺試說,然后教師根據發言情況作出點評。如,景物的特點說清楚了沒有,說的內容是否給大家新奇的感覺,還有哪些內容需要補充得更具體。
5.全班交流。要求聽的學生能提出問題,或對說的內容作補充;說的學生能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形成生生互動的良好氛圍。老師根據同學們的匯報交流,進行總結,并適時給予鼓勵表揚。
(三)延伸拓展
1.希望同學們把今天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
2.辦一期自然奇觀手抄報展。
(四)課堂小結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去欣賞那一幅幅瑰麗壯美的圖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通過讀句子,聯系生活實際,體會一詞多義,能在不同的語境中靈活運用多義詞,并通過練習加以鞏固。
板塊二
積累古詩,讀中感受詩情
1、導入:文章能借物抒情,古詩也能托物言志。下面我們來學習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蟬》。讀中體會:詩人要借助蟬來抒發自己怎樣的情懷?
2、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1)學生自讀古詩。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讀準字音,讀懂詩意。
。2)指名讀,教師相機正音。強調:(ruí)、藉(jiè)。
(3)粗知詩意。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倌阕x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趯W生提出疑問,教師補充資料,釋疑。
課件出示:
垂:在詩中指蟬的觸須。因為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叫,蟬頭部伸出的觸須與其有些相似。
流響:指的是蟬連續不斷的鳴叫聲。
藉:憑借的意思。
3、讀出詩情。
。1)學生練讀,男女生讀。
。2)介紹詩人,體會詩情。
、儋Y料補充。
課件出示:
虞世南,唐初書法家、文學家。唐太宗評價他:“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庇菔滥系娜似贰⒉艑W都是一流。
、诮涣鳎涸娙私柘s表達什么感情?
語文要素
、勐撓当締卧n文的寫法,體會詩人借蟬表達自己高潔的志向和情操的寫法。
4、背誦積累。
。1)回顧內容,指導背誦。詩的前兩句寫了蟬的三個方面的內容:形象——“垂”;習性——“飲清露”;聲音——“流響”。后兩句抒發的是詩人高潔的志向。
。2)學生借助插圖,練習背誦。
。3)同桌互背古詩。
(4)拓展延伸: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也寄托著自己的情感。像這類托物言志的詩歌叫詠物詩。這類詩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欣賞。
課件出示:
(一)竹石
鄭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二)菊花
元
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三)墨梅
王
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運用方法認字、寫字、積累語句。
2、學生通過交流想一想自己應該怎么辦
3、引導學生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向同學們展示
4、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過程與方法:
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討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檢查認讀和識記情況。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創造性的語文教學活動,讓語文園地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讓學生學會發現語文知識的規律,并且聯系生活創造性的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重點掌握和運用兩種識字方法。
教學難點積累詞語和句子。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我的發現
1、有個小女孩發現了兩種有趣的識字方法,你想知道是什么嗎?
、耪n件出示小女孩的話:
、苿幽X筋,找規律:
課件出示第一組生字:
課件出示第二組生字,用同樣方法學習。
、菣z查生字認讀:
、冽R讀。
、谥该x
③開火車。
、任覀儗W過得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認記?
2、讀讀想想:
、耪n件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七@些詞有一個共同點,你發現了嗎?
。ǘ加幸粋張)
、峭粋字在不同的.詞中意思就不一樣。引導學生理解各個詞中“張”的意思:
“張貼”、“東張西望”、“張開嘴巴”學生演示理解。
“一張畫”用實物講解。
“張爺爺”的“張”是人的姓。
“開張”在句子中理解,如:某某飯店今天開張了。
自己練讀。
齊讀。
學生自主觀察。
自主發表見解,集體歸納方法:
減一減。
運用歸納的方法自主識字:
票、元、旦。
用生字擴詞鞏固: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這節課的學習中去。
二日積月累
1、我會讀:
⑴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自由練讀。
、普l想讀給大家聽?比一比誰讀的好。
2、讀讀背背:
、耪n件出示兒歌。
教師范讀。
⑵生自由練讀,也可同桌一起讀,互相幫助。
、菣z查自讀情況:
、壬鷩L試背誦。
⑸檢查背誦情況。齊讀。
(也可采用多種方式認讀)
分別用“照顧、精彩、奇妙”口頭造句:
、僮约核伎。
②指名說,及時糾正錯誤。
、弁阑フf。
①齊讀。
、谀信肿x。
③指名讀。
通過交流,互相正音能更好的掌握。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總結交流本單元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能結合具體語境,初步了解對比的方法在描寫事物中的作用。
3、比較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并能恰當運用。
4、朗讀、背誦古詩《蟬》。
【教學重難點】
1、能總結交流本單元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能結合具體語境,初步了解對比的方法在描寫事物中的作用。
3、比較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并能恰當運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結合閱讀體驗,梳理總結本單元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能從示例中受到啟發,初步了解對比的方法在描寫事物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語文要素
板塊一
交流平臺,總結抒情方法
1、梳理總結,了解方法。
。1)導入:同學們,回顧本單元的課文,想一想:這幾篇課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呢?
。2)出示課件。
出示課件:
(3)聽了大家的`交流,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在學習本單元課文時還有哪些發現。
預設一:我發現同是寫事物的文章,但抒發的情感可以不一樣!栋槨愤@篇課文蘊含著作者對白鷺的欣賞和贊美;《珍珠鳥》寫出了人與鳥之間的情意,使人感受到“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預設二:這幾篇課文都是借助事物抒發情感,但每篇課文抒發情感的方法也有些不同:《白鷺》主要在描寫不同的情境畫面中表達喜愛和贊美;《落花生》是通過人物對話與對比,突出花生的特點,說明做人的道理;《桂花雨》主要講了童年與桂花相關的幾件事,在敘事中寄托思鄉的情感;《珍珠鳥》通過人與鳥相處時的細節描寫,抒發感受。
。4)教師小結。
出示課件:
課文
所描寫的具體事物
事物的特點
表達的情感
《白鷺》
白鷺
外形美、神韻美
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
《落花生》
花生
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
要做實實在在、有用的人
《桂花雨》
桂花
香氣四溢,香甜生活
思念故鄉和親人,懷念童年
《珍珠鳥》
珍珠鳥
從怕人到信賴人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2、看圖想象,借物抒情。
。1)過渡:是的,只要留心觀察,深入思考,生活中平凡的事物都能寄托人的情感。下面這些事物能讓你產生怎樣的感受?
出示課件:
落葉紛飛
百花盛開
餃子
。2)學生交流預設:落葉讓我產生奉獻一生、葉落歸根、自由快樂等感受;百花盛開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頑強、大自然生機勃勃等;餃子讓我產生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母愛的溫暖、學習包餃子也不容易等感受。
(3)小結:若有心,一花一木皆有情,一事一物都含理。我們要學習本單元的作者們,運用我們的語言,借助大千世界的平凡事物,去表達我們的情懷。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7
一、激趣導入
1、你們喜歡游戲嗎?
先來玩一個猜字游戲。(課件)簡單介紹中國的甲骨文,它是一種象形文字。
2、學生看課件,做猜字游戲。
“月” “鳥”
3、同學們通過仔細觀察,有了很大的收獲。生活中就是要我們睜大我們的眼睛仔細觀察,這樣就會有更多的發現,更多的收獲。
4、接下來繼續觀察就在我們生活中我們身邊的事物,你有什么發現?(課件)
5、生觀察,和同桌說一說。
6、指名用一句話來說說你觀察后的.發現。
二、說說生活中的發現
1、對啊,生活中處處有奧秘,只要你認真觀察。聽,這三個同學說了些什么?(課件)
2、你們在生活中有什么發現呢?小組交流。要求:認真聽同學的發言,你能記住幾個同學說的發現?
3、匯報交流:你們組都有哪些發現?
學生暢所欲言。
4、你們對哪個內容感興趣呢?就請這位同學詳細地說說吧;蛘吣憧梢蕴釂栍嘘P內容,請他來回答,以滿足你的興趣。
5、學生暢所欲言。教師相機引導。
三、看錄象,說說你的發現
1、指名個別說。
2、你能把你觀察到的發現說得更詳細、更清楚嗎?小組內幾個同學說一說。你覺得誰說得更清楚,就學他的樣說一說。
3、以小組為單位,全班交流。
其他同學注意聽,你覺得他們說得好在哪里?
老師相機引導。
4、出示同學寫的觀察日記(課件)。自由讀一讀。說說他寫得好嗎?
5、你也可以把你生活中觀察的發現寫成觀察日記。下節課交流。
四、小結
生活中處處藏著我們大家所想知道的秘密,只要我們肯用心觀察,那么發現無處不在。
第三課時
寫作指導
一、出示學生習作
1、學生評講。你覺得這篇文章優點在哪?你覺得如果哪里改一改將會更好?
2、學生共同修改。
3、老師引導,觀察得越仔細,越認真,你的觀察日記就可以寫得更清楚,你的收獲也就越多。
二、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全班交流,老師評讀優秀學生習作。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4個,積累9個詞語和2句句子。
2、正確朗讀并學會講"望梅止渴"的故事。
3、理解"望梅止渴"的含義。
一、揭示課題
1、人渴了要喝水解渴,"解渴"又叫——出示:止渴(讀準翹舌音,齊讀)
2、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講的不是喝水止渴,而是一種特殊的止渴的.方式,叫——(出示課題,齊讀)
3、"望"是什么意思?從字面上看,"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
4、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交流)
誰望梅止渴?為什么望梅止渴?怎樣望梅止渴?結果?
二、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標上小節號
(2)同桌交流識字的方法
(3)思考:誰望梅止渴?
三、學習課文
1、誰望梅止渴?自讀第一節,從哪兩個詞語看出將士們口很渴?(出示第一節)
"燥"字正音(指名拼、開火車讀、齊讀)"燥"就是干。
有什么好辦法記"燥"?你在什么情況下會感到"口干舌燥"?
2、將士們為什么會"口干舌燥、嗓子冒煙"?(再讀第一節)用"因為……所以……"句式回答。(出示句子)(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1)引讀:因為當時——所以將士們——
將士們口干舌燥、嗓子冒煙,是因為——
(2)這時,將士們最需要的是什么?
3、這里有沒有水能給他們止渴的呢?從下文中哪句話看出?
交流出示:曹操問過向導,附近根本沒有水,怎么辦?
(1)卡片出示:向導(齊讀詞語):
(2)出示卡片:根本(齊讀詞語):本來,從來
(3)將士們個個口干舌燥、嗓子冒煙,附近根本沒有水,想想,這樣下去會有什么樣的后果?(指名交流)
(4)曹操和你們一樣明白當時處境十分危急,再不解決飲水問題,眼看十萬大軍就會葬身荒原,怎么辦?(讀好這句話,讀出焦急的語氣)
4、曹操有沒有想出辦法來為將士們止渴呢?從文中哪個詞語看出?
學習:靈機一動(讀準后鼻音;開火車讀,齊讀)指事前沒有準備,臨時想出辦法。也可以說——急中生智(齊讀)
5、曹操靈機一動,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呢?自讀第二節,曹操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指名交流)(同桌讀、師生配合讀、齊讀)
6、曹操的辦法究竟好不好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節。(出示第三節,引讀)
(1)出示生字:酸(指名拼讀、開火車讀、齊拼)吃過酸的東西嗎?什么感覺?這種感覺就叫——出示卡片:濕潤(齊讀詞語)
(2)填空:
將士們原先,現在干渴的嘴變得濕潤起來。
將士們原先,F在一個個打起精神往前趕路,很快走出了荒原。
(聯系前文,自說;指名答,師引讀)
(3)這就是成語"望梅止渴"的來歷。
7、思考:將士們走出荒原,究竟會不會看到梅林?為什么?
交流出示:三國時期,曹操帶者十萬大軍經過一片荒原。
曹操問過向導,附近根本沒有水,怎么辦?
(1)曹操為什么要說前面有梅林?
(2)將士們走出荒原,沒有看到梅林,會怎么說?
出示:將士們有的說:"。"有的說:"。"
8、所以"望梅止渴"的"望"在這里應該理解為"想",那么"望梅止渴"究竟是什么思呢?(自讀、齊讀)
三、復習延伸
1、讀詞:三國時期、口干舌燥、嗓子冒煙、烈日高照、火燒火燎、靈機一動、打起精神、望梅止渴。
2、用上這些詞語說說"望梅止渴"的故事
3、和"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語還有——出示:畫餅充饑。
4、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燎、酸、潤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區別聲母、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5、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
6、激發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7、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反義詞和讀句說句。
教具準備
掛圖、制作帶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義詞生字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區別聲母、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認識反義詞讀句說句。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ㄒ唬、我會寫
1、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你們的老朋友聲母和韻母,還記得嗎?
。2)依次出示卡片。(學生開火車讀)
。3)引導學生評價并隨時糾正讀音。
2、找一找。
。1)教師貼畫,兩座房子,分別寫著聲母和與韻母。
聲母 韻母
。2)游戲
送聲母、韻母回家。(學生一個個為他們找到家)
。3)貼完后,指讀,評價。
3、寫一寫。
。1)學習小組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一讀聲母和韻母。
。2)各組同學合作給拼音分類。
(3)按要求把聲母、韻母抄在四線格里。
(4)同桌互相檢查。
。5)師生共同評價。
(二)、我會連
1、游戲。
。1)做“反話游戲”,同學聽到老師的話,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動作。
。2)老師說,同學做。
。3)哪位小朋友還能說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來。(如:黑與白,粗與細,高與矮,胖與瘦。自由發言。)
2、學生對字游戲。
3、學生把成對子的詞卡貼在黑板上,當小老師帶讀。
4、動手用尺連線。
(三)、我會讀
1、游戲“識字接龍”。
每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生字卡,同桌為一組,一個同學擺出識字卡,另一個同學迅速讀出字音。
2、還可以自由組合,合作玩游戲。
3、把自己認為是一類的.擺在一起。(學生自由討論,動手擺一擺。)
4、請學生上臺操作,當小老師指讀。
5、全班齊讀。
。ㄋ模、我會連
1、出示題目。
。1)學生先自己試讀,不會讀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師請教。
。2)教師指名,學生說一說。
。3)指名小老師帶讀,全班跟讀。
。4)學生自由選擇詞語說話。
2、試著連一連。
。1)學生在書上做練習。
(2)學習組長檢查。
。3)教師巡視輔導。
。ㄎ澹、擴展活動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歡的東西畫下來,再用學過的字或拼音把名稱寫下來。
五、作業布置: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歡的東西畫下來,再用學過的字或拼音把名稱寫下來。
六、板書設計:黑與白,粗與細,高與矮,胖與瘦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
2、激發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3、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認識反義詞讀句說句。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讀讀說說
1、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在家里,爸爸媽媽和你經常做的事有哪些?
。2)學生自由發言。
。3)出示書上的句子,學生讀一讀。
小組互相讀。
2、看圖說句子。
(1)出示三副孩子活動的圖畫。
(2)同學們看看,圖上畫的是誰?在做什么?
( )踢( )。
。 )洗( )。
( )讀( )。
。3)同桌討論后,指名說。
。ǘ、我會認
1、出示“姓氏花”。
進行有趣的識字練習,請大家把自己認識的姓說給同學聽,看誰得多。
2、學生交流。
。1)教師巡視。
。2)學生小組討論,不斷擴展識字面。
3、做練習。
。1)明確要求:看到認識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涂好后,讀給大家聽一聽。
。3)如果同桌又教給你新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4激勵:看看誰的花開得最美。
。1)請同學上臺交流識字方法。
。2)出示課本外的姓氏,請學生讀一讀,涂一涂。
(三)、讀讀背背
1、示圖,你看見了鵝,想說些什么?
。1)指名發言。
。2)這只漂亮的大白鵝被一位小詩人看見了,他像你們一樣,高興地贊美這只大白鵝。
2、出示古詩。
。1)教師范讀。
。2)誰來和老師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3)學生試讀。
(4)組織學生評價。
你為什么這樣讀?引導學生體會“鵝”快活、可愛的樣子,及作者的喜愛之情。
3、教師帶讀,學生自由讀,比賽背。
。ㄋ模、練習
1、我能看拼音寫筆畫,寫漢字。
heng shu pie na dian
( ) ( ) ( ) ( ) ( )
2、把意思相反的字連起來。
上 左 出 大
右 下 小 人
3、加一筆,成新字。
大———( ) 木———( ) 二———( )
五、作業布置:把自己認識的姓說給爸爸媽媽聽,看誰得多。
六、板書設計:heng shu pie na dian
( ) ( ) ( ) ( ) ( )
七、課后反思: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鞏固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會背誦并默寫聲母表。
2.借助拼音和情境識記生字,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借助“讀一讀,寫一寫”認識并鞏固帶有韻母ɑn和ɑnɡ的字。
3.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激發學生書寫漢字的興趣。
4.積累描寫春天的詞語,豐厚學生的文化積淀。
5.正確、有感情地朗讀短文,了解生活中相互聯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時的歡樂。
過程與方法
1.圖片、錄音和視頻結合。
2.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老師適當點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春天的美好,體會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鞏固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會背誦并默寫聲母表。
2.借助拼音和情境識記生字,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借助“讀一讀,寫一寫”認識并鞏固帶有韻母ɑn和ɑnɡ的字。
3.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激發學生書寫漢字的興趣。
教學難點
了解生活中相互聯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時的歡樂。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該板塊中的字詞,讓學生認讀。
2.朗讀指導:注意邊音、翹舌音、后鼻音的讀法。
3.交流識字認字的方法。
明確:
(1)按結構進行歸類識字。
左右結構的字:陰陣冰凍
上下結構的字:雷
獨體字:電夾
(2)按部首進行歸類識字。
耳刀旁的字:陰陣
兩點水旁的字:冰凍
4.了解內容,知道這些詞語都和天氣有關。
二、字詞句運用
(一)讀一讀,記一記。
1.出示漢語拼音字母表(錯亂有趣的卡通聲母),讓學生認讀、背誦。
2.讓學生們按要求自主學習,比一比看誰能速記背誦。
3.學生在小組內比賽識記和默寫字母表。
4.匯報交流。
(1)小組舉行背誦字母表接龍游戲。
(2)各小組推選代表進行背誦比賽。
(3)進行連接錯亂的字母闖關游戲。
(4)填空比賽。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到前面填寫,其他學生在練習紙上填寫。(出示字母表,適當缺少大小寫字母)
(5)默寫聲母表競賽。比一比:哪個小組全對的多。
(二)讀一讀,寫一寫。
1.出示教材第12頁“讀一讀,寫一寫”的生字。
2.讓學生自讀生字,發現其中的規律。(這些生字中有的是帶有前鼻韻母ɑn的,有的是帶有后鼻韻母ɑnɡ的。)
3.同桌之間互讀,全班比讀。
4.學生自由練寫,展評指導。
(三)讀一讀。
1.課件出示《祖國多么廣大》的`插圖。
2.學生欣賞后,自由發言說說感受。
3.教師范讀。
4.練習朗讀,借助拼音把每個字讀正確,讀清楚。
朗讀指導:借助拼音把兒歌讀熟,特別注意“祖、嶺、盛”三個字。
5.通過朗讀,讓學生明確兒歌的內容。
明確:兒歌描繪的是祖國南方和北方同一季節不同的景色。
6.說一說:兒歌中提到了哪些地方?它們有什么不同?你覺得我們的祖國廣大嗎?美嗎?
明確:我們的祖國很廣大,也很美。東北的冰雕、海南島的沙灘、桂林的山水……都很美。
7.背誦兒歌。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11
【教學設想】
漢字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綺麗瑰寶,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诖耍教學設計結合基本筆畫橫折,主要突出以下幾點:先觀察再書寫,先示范再練習,集體講解個別指導,及時的評析與鼓勵。關注寫字過程,優化寫字教學、切實提高寫字教學的質量。
【教學重難點】
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在學習之前啊,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些書法作品。
課件播放書法作品,師解說。
2.同學們,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我們知道漢字有哪些結構?
生: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全包圍結構、半包圍結構、獨體字等
3.由此可見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其中的一種結構,板書課題:左右結構
4.從學習漢字開始到現在,大家知不知道寫好字的關鍵是什么呢?教師板書:(關鍵?結構部分位置)
二、教學左右結構的字
過渡:同學們都說的這么好了,那我們就開始來寫字吧,行嗎?(不行)為什么呢?(注意坐姿、握筆)同學說的太棒了,這就是我們寫字前的準備工作,老師為你們鼓掌,這也就是我們寫好的前提。
1.板書:(前提?坐姿執筆)
出示:坐姿歌(頭正肩平臂開足安心靜氣緩)
執筆歌(距離筆尖三厘米,拇指食指相對夾,中指首節墊筆桿,無名小指自然彎,指實掌空才美觀)
過渡:大家讀完后,能把這樣的姿勢做給老師看看嗎?現在我們知道了寫好字的關鍵和前提了,接下來我們我們就真的可以來學習書寫了。
2.指導書寫
。1)出示:作都(大家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要選擇這兩個字嗎?)
。2)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呢?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3)再看一看,它們每個字的左右兩邊有什么不同?
生:“作”左窄右寬,“都”左寬右窄。
。4)在寫這些左右結構的字時我們有一首書寫兒歌來記住書寫規則;左右不等窄讓寬,主動避讓有禮貌,巧妙穿插多友好。那接下來我們就根據這樣的好方法來學習吧!
。5)教學“作”字:它左窄右寬,可拆成“亻”和“乍”;它們兩單獨寫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組合到了一起又發生了什么變化?部分筆畫發生了變化。
。6)教學“都”字:它左寬右窄,可拆成“者”和“阝”;它們兩單獨寫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組合到了一起又發生了什么變化?部分筆畫發生了變化。
。7)師范寫,生描紅再書寫兩遍。
。8)同桌互評,展示學生作品。
三、休息,觀看視頻。
過渡:剛剛大家表現的那么棒,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小禮物,想看嗎?大家收到的這份禮物啊,是我國的大書法家王獻之從小習字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吧!
播放王獻之習字的視頻。
四、學生自學“法”“別”
過渡:剛看大家看的那么開心,我想學習寫字呀,應該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們認為呢?好的,那就讓我們繼續開心的學習吧,現在老師可不教了,需要我們自己用眼睛去觀察、發現、思考,你們敢挑戰嗎?
1.出示:“法”、“別”
2.自學要求:
⑴同桌互相交流,怎樣才能把這兩個字寫規范、美觀。
⑵交流好后在田字格內先描紅再書寫兩遍。
⑶前后四人為一組互評,比一比誰的字寫的端正、美觀。
2.展示作品并評價。
五、總結、布置作業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想寫一手好字是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不懈,希望通過你們的努力,大家肯定會有所收獲的,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八個字“認真習字、快樂成長”。
2.作業:
。1)在練習紙上完成這三個左右結構字的書寫。
。2)課后搜集你所感興趣的書法家,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識字、引導學生用漢字的規律識字,初步認識多音字。
2、積累詞語,并感悟詞語的搭配。
4、展示自己從街道招牌里學到的生字,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識記生字的方法。
教學難點:
展示自己從街道招牌里學到的生字,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導入
今天又到了“我的發現”時間了。這一次,我們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1、把帶有四種偏旁的字打亂順序貼在黑板上,學生先自由讀,然后做分組游戲。
2、學生自由讀一讀,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發現。
3、交流發現:每一行的字都有一個相同的偏旁。(相機在四行字的前面板書四個偏旁) 還發現了什么?能舉個例子嗎? (提手旁與手有關,如“搖”要用用來搖)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字的偏旁與宇的意思有關。
4、用這種方法你又認識了哪些字呢?(多種形式讀“我會認”中的生字)
5、你還認識有這四個偏旁的字嗎?(小組互相討論,進行匯報)
。ǘ、我會讀
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三個句子,你們讀一讀,看看大家還能發現什么?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個句子,分小組讀一讀。
2、指名讀,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句子里有兩個字是一樣的,但讀音卻不一樣) 對了,這就是我們說的多音字。
3、用它們不同的音來說說不同的詞。
4、你還知道哪些多音字? (交流、鞏固學過的多音字)
。ㄈ、生活識字
老師展示拍攝的照片——學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園。引導學生認讀照片上的生字,鼓勵學生平時留意身邊的漢字。
第二課
。ㄒ唬、導入
時間老人的腳步聲響起了,又到了“日積月累”的時候,今天我們要積累些什么呢?一塊來看看吧!
。ǘ⒆x讀記記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一讀。(自己讀,與同桌讀,小組成員一塊兒讀)
2、指導朗讀。
1、指名讀,正音。
2、分小組練習朗讀。
3、伴樂朗讀短語。
3、發現積累方法。
你們在哪見過這些短語?
(在課文里見過,如“綠油油的荷葉”是“荷葉圓圓”一課的) 教師小結:在讀書的時候做個有心人,就能積累許多好詞好句。
(三)、擴展練習。
你還能開動腦筋,把這些詞語說得更具體些嗎?
。ㄋ模┪視x
(出示小女孩在海邊沙灘上玩耍的情景圖)
你看見了誰?誰跑過來和她一塊玩了?(出示兒歌題目“浪花”)
1、借助拼音初讀兒歌。
2、指導感情朗讀兒歌。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浪花是怎樣和我一起玩的?(學習朗讀第二句)
多調皮的浪花呀!我和它玩得高興嗎?從哪看出來的?(學習朗讀第三句)
你們喜歡這調皮、可愛的浪花娃娃嗎?(伴樂朗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我多想浪花娃娃能再和我玩呀!你們看,它真的來了,這回它給我帶來了什么禮?多么珍貴的禮物,你們喜歡嗎?那你們會怎么讀呢?
又是做游戲,又是送禮物,這么淘氣、可愛,多像一群——淘氣的娃娃。
你喜愛這些“淘氣的娃娃”嗎?能把你的喜愛通過讀表現出來嗎?
3、伴樂朗讀兒歌。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猜謎游戲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張老師想拍一個關于小兔和小松鼠的故事,放給全校小朋友看。今天,到我們班來選兩個最佳小演員,你們有沒有信心被選上?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的開頭吧!
2、出示圖片。
教師解說:哇!今天天氣真好。小兔高高興興去散步,走著走著,忽然看見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來
3、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來你會干些什么呢?那就讓我們拿出課前做的頭飾,排練一下吧!
(二)、合作排練,自主展示
1、兩人分角色排練。
2、在小組內評選出合作得最好的一對搭檔。
3、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用數碼攝像機拍攝下來)
4、放剛拍攝下的鏡頭,全班同學認真看完后評議,教師相機指導評議重點:
1、哪兩個小朋友合編的故事好聽?
2、哪兩個小朋友說得好?
3、哪兩個小朋友演得好?
5、評選“最佳小演員獎”,頒發獎杯,并給所在小組每人發“最佳合作星”。
。ㄈ、自由選擇,組內續編
1、(課中,老師故作驚訝狀)哎呀,我忘了一件事,包老師說她今天太忙,不能來看小朋友演出,讓你們拍下的故事待會兒講給她聽。你們愿不愿意?那我們先練—練,好嗎?另外,再在全班評出一個“故事大王”,由他代表全班小朋友講給包老師聽,行嗎?
2、再看圖,各小組從中選出最喜歡的故事情節,在組內合作續編。
3、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生評議,教師相機點撥評議重點:
1、他把故事說清楚了嗎?句子說通順了嗎?
2、講的時候,他加上了表隋和動作,你覺得怎樣?
4、評選“故事大王”,頒發獎章,并給所在小組每人頒發“最佳合作星”。
(四)、總結課題,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根據一個故事的開頭,把下面的故事編出來了,咱們班每個小朋友都是續編故事的小能手(板書:續編故事)。老師相信,你們還有很多不同的關于小松鼠和小兔之間的故事。而且,不光會講故事,還會畫故事。那今天,我們就別、兔和小松鼠之間的故事畫出來,回家給爸爸媽媽看,再把你編的故事講給他們聽,好嗎?
2、課后,把小朋友的畫張貼在教室各處,便于小朋友課間交流。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我出示了《語文園地四》中“我的發現”部分的字,讓學生在這些字中尋找規律,在偏旁規律的基礎上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字的區別以及怎樣記住這些字,將所有出現的字擴詞,在講述動詞時還可以借用肢體語言來讓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更加深刻。初步教會他們形聲和形義兩種字。在“我會讀”環節中,我讓學生自由朗讀句子并仔細觀察,看一看句子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想一想多音字的不同用法。在具體的實例中教學會比單個的枯燥講解理解的更加透徹些。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13
一、教材說明
這個語文園地有七項內容,分別是鞏固漢語拼音、認識反義詞、復習要求認識的 字、看圖連詞、讀句說句、認讀姓氏和背誦古詩。
二、教學建議
第一項“我會寫”,要求找一找聲母、韻母,分別抄寫下來。一列長長的車上混合出現了23個拼音字母,誰是韻母,誰是聲母,分辨前讓學生先背背聲母表、韻母表;分辨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按順序找,邊找邊給其中一類畫上記號,如韻母下畫“—”,沒畫的就是聲母;然后再分別抄寫。抄完后應要求學生自己檢查,讀一讀抄寫的韻母、聲母,數一數抄寫的字母總數是不是23個。練習的方法可由老師指導,也可讓學生出主意:怎樣找不會錯、漏?只要適用都應采納,以鼓勵學生遇事善于思考。
第二項“我會連”,是認識反義詞的練習。題中有四對詞,有一對已連上,教師要啟發學生想想為什么把“出、入”連起來,并告訴學生這樣意思相反的兩個詞稱一對反義詞。再讓學生找出這樣的詞連起來,然后全班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連的,也可指名板演。在學生自練和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適當點撥。
第三項“我會讀”,題中將學過的24個字分類排列給學生讀,既鞏固生字又滲透了思維訓練?刹捎猛乐g互讀、開火車輪讀等方式,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師要重視抽檢與個別輔導。
第四項“我會連”,是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圖上的事物學生都熟悉,可讓學生自己先讀一讀,試著連一連,然后同座互相檢查一下。教師可著重輔導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第五項“讀讀說說”,是讓學生了解基本句型,說完整的句子。兩個例句都是說“誰做什么”,一個填空要求把句子補充完整。可先讓學生讀句子,在讀中建立句的概念,再口頭填空。說句子時,如果學生說出的是完整的句子,但不是例句的形式,教師不必否定,可引導:你能說說沙沙做什么嗎?
第六項“我會認”是一項有趣的認字活動,體現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己認字的教改思想。
題中的30個姓氏多為課本上沒學過而生活中見過的,比如同學、老師和親友的名字中有,學生一定已經認識了一部分。讓他們把自己認識的姓讀給同學、老師聽,再涂上顏色,既好玩又能產生成就感。練習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明確要求,然后放手讓學生自認自涂,把涂色的姓讀給同桌的同學聽。如果互讀后學生又認識了幾個還可以繼續涂,全班交流后又認識了幾個也可以涂。很可能到最后全都認識了,看著一朵朵認字花開在書上,產生的效果可想而知。也不排除可能涂了許多字,但并不認識或當時認識,一會兒又忘了。教師不必批評,可鼓勵學生想辦法把這些字記住。
第七項“讀讀背背”,內容是一首古詩《詠鵝》,作者駱賓王。全詩描繪了鵝在水中浮游時的歡快情景,表達了作者喜愛鵝的心情。詩意,學生借助圖畫能大致讀懂,教師不必講解,重點應指導朗讀,并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朗讀可從以下三方面指導。
1、借助拼音
把每個字讀正確、讀清楚。
2、速度稍慢,注意停頓。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3、邊讀邊想象畫面上鵝的樣子。
三、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14
學習目標:
、僖龑W生發現識字規律,自己小結識字方法。
②積累有關春天的詞語。
、壅_書寫句子,激發寫句子的興趣。
、苁熳x背誦《花園果園》。
課前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錄音機
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春天來到了,你們看,花園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園里來了幾個字寶寶。你認識他們嗎?
①(出示卡片)我們來和這些好朋友打個招呼吧!(學生自由讀字)
、谛〗M學習:小組里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一下,讀了這些字,你們有什么新發現嗎?
、奂w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總結識字方法。
、(出示卡片)按照剛才小朋友發現的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同學們來認識這生字,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認得又快又好。
⑤小組學習:互相認讀生字、記憶生字。
⑥抽讀生字卡片,學生說一說怎么記住這個字。
小結
、僦灰覀冏鰝有心人,每天都能結識新的漢字朋友呢!
②小組內互相傳看作業本,識記同學的名字。
、巯胝J識誰的名字,你就下座位去向他請教吧!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倭私獯禾炀吧奶攸c,學會用恰當的語言、歌聲、圖畫等表現春天的美景,并通過交流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②留心觀察春天。
、叟囵B審美情趣,陶冶愛美情操,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龠^渡:(錄音機播放優美的音樂、展示美麗的春景)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們來讀幾個和春天有關的詞語。
、趯W生分小組自由讀詞語,要求把字音讀準。
、鄢樽x詞語卡片(正音)。
、軘U展練習:你們還知道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詞語?
(過渡)
、傥覀円呀洉䦟懞芏嘧至耍覀冎雷挚梢越M成詞,詞可以組成句子,現在我們來寫兩個句子吧!
、诳纯凑l最先知道我們要寫的是什么句子?(學生自由讀拼音)
、鄯秾憽按骸弊帧(提醒學生要按田字格的位置寫)
、鼙纫槐龋膫同學寫的句子最漂亮?(學生書寫)
、菪〗M互相評議,推薦寫得好的同學在展示臺展示。
。ㄟ^渡)
①春天里,花園里的花開了,果樹上的花也開了,到了秋天,果樹上還會結果子呢!
、趯W生自由朗讀《花園果園》。
③小組互相讀短文(正音)。
、苄〗M互相交流短文寫的是什么。
、荼纫槐饶囊唤M的小朋友最先把短文背下來?
⑥給能背的小朋友配樂、配畫面朗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春天在哪里
學習目標
、倭私獯禾炀吧奶攸c,學會用恰當的語言、歌聲、圖畫等表現春天的美景,并通過交流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诹粜挠^察春天。
、叟囵B審美情趣,陶冶愛美情操,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卡片、錄音機
出示卡片,進入“日積月累”天地,揭示課題
春回大地、春暖花開、春風拂面、柳綠花紅、百花盛開、萬物復蘇
、僦该x,齊讀。
②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③談話、揭題:
是啊,春天來了!瞧,小朋友們正在尋找美麗的春天呢!讓我們一起加入他們的行列吧!(錄音機:歌曲《春天在哪里》,導入課題)
①創設情境1:“說春天”
a.春姑娘微笑著對小朋友說:“大家好,我是春姑娘,聽說你們都很喜歡我,能不能講一講和我有關的故事,背一背和我有關的古詩、課文呢?”
b.學生下座位找好朋友說一說、背一背。
c.指名說、背、評議。
d,說說春天是個怎樣的季節?
、趧撛O情境2:“找春天”
大家都找到了春天嗎?想不想用我們動聽的歌聲、多彩的畫筆來表現它、贊美它?
b.自由組合成“創意組”、“演藝組”和“剪貼組”。
c.明確要求:
請創意組的同學合作畫一畫春天的圖畫,并寫上描寫春天的句子。
請演藝組的同學加上動作,歌唱春天。
請剪貼組的同學根據收集的圖片合作貼出一本春天的畫冊,可以配上詩句或課文。
根據三個組的內容,準備幾個問題向對方組提出。
d.“創意組”、“演藝組”和“剪貼組”依次上臺展示介紹,接受對方組的提問并回答。(說說自己的畫和剪貼的內容以及為什么這么畫、貼,唱的歌里有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