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冊優秀教學反思(四篇)2
二、強調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我們的語文教學洋溢著人文的色彩,充滿著生命的感動,負載著陶冶情操的使命。教師要善于關注和挖掘教材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使之成為喚醒學生心靈的源泉和動力,使學生心中美好人性的萌芽慢慢地滋生,強壯。完善學生人格,要把語文課上到學生心里。
《五彩池》教學反思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四單元《五彩池》這一課,這是一篇描寫景物的文章,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文字優美,有不少的好詞佳句。在備課時,我反復讀課文,越讀越被文章那優美的描寫所吸引,我想學生一定會被文章中所描繪的美景所陶醉,這課學習起來一定會覺得輕松自如。通過我的努力,這課確實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
教學之前我也有很多的擔憂,因為我們是農村小學,這么美的景色如果不能讓學生看到,讓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是不能體會到五彩池的美的。怎么辦呢?為了讓學生體會到那種美,我在網上下載了一些五彩池的圖片,結合教學指導學生欣賞,引導他們體會那種人間仙境的美。
在寫教案時,我把教學重點定為引導學生學習五彩池的特點,體會文章的描寫手法,特別是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以及這樣寫的好處,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上體會文章所描寫的景色之美之神奇,從而體會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堂上多次讓學生練說,注重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當學生從第一段末的幾個“有的”中感受到了五彩池還有許許多多奇特的形狀,我便讓學生加以想像,模仿課文的比喻句進行說話訓練:“五彩池姿態各異,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學生思維很活躍,說出了各種不同的形狀,瓶子、彎月、手掌、云朵、扇子……想得既奇又妙;當學生從“檸檬黃”、“天藍色”、“咖啡色”、“橄欖綠”等詞中體會到了五彩池的顏色美時,我便讓學生用上這種“物+色”式的詞描繪五彩池那瑰麗多姿的色彩,學生說的詞語可真多,孔雀藍、葡萄灰、橘子黃、茄子紫……讓學生練說,把文中的好詞語、好句子遷移內化運用起來。既訓練了表達能力,又是進一步內化語言的有效手段。
讓學生進行了多種讀,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反復讀,對重點段落和詞句做到熟讀成誦。讓學生將文中的優美語言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里。
另外,讓學生以導游和游客的身份互相對話,介紹五彩池的美景與池水五彩斑斕的原因,該環節既訓練學生理解內容又訓練學生語言表達,學生學習思路清晰,層次性強,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當然,這課還有許多不盡于人意的地方,但我想,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既學會了知識,又體驗到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