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感化學生
用愛感化學生 劉學芳 不管是哪個年級,都有學習好和學習差的學生。對優等生要嚴格要求,不放松,不寵愛,時時提防他們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對后進生不能鄙視,更不能拋在腦后,打入“冷宮”,要想方設法、摸清原因、糾正錯誤、促其進步。 今年,我接了一個新班, 有個學生叫張波,人倒聰明,就是成績特差,每次各科考試都不及格。于是,我就特別注意他了,經過一段時間地觀察,我發現,他上 課總是走神,不認真聽課,家庭作業一向不完成,字也寫得很潦草。下課后,我并沒有就事論事地批評他,而是三番五次的找他談話,他總是低著頭,不愛講話,說話時支支吾吾。為了弄清他學習上不去的原因,我便不厭其煩地進行家訪。我這才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改嫁,孩子只能跟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至于對孩子的學習更是無人問津。一天到晚只顧玩耍,不顧學習。得知這些情況之后,我想:張波是一個缺失家庭溫暖的孩子,他同樣需要得到別人的信任、尊重和關愛。因此,我常把他領到辦公室,推心置腹、心平氣和地進行談話,激勵他揚起努力學習的風帆。課堂上,我對他多留意,有簡單的問題總是先讓他回答,答對問題馬上鼓勵。在課堂上,他做得還不錯,從此,我找到了轉變他的突破口。以前,不用說是家庭作業,就是課堂作業他也很難完成,為此,我沒有嚴格要求他把作業保質保量地完成,而是先讓他按時完成,每當看到他按時完成作業,我就及時對他進行表揚,然后再讓他把作業寫認真,漸漸的他養成了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終于有了變成好學生的信心。結果,在期中考試時,他的語文成績竟就考了81分。當我在班上公布成績時,發現他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對他來說,這真是從未有過的驕傲。當我再次在班上表揚他的時候,同學們也向他投去了贊許的目光。從此,學生們對他改變了看法,課后跟他一起玩耍、游戲,回家一起做功課。現在的他已經變成了一個活潑可愛、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蓮花小學劉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