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快樂的開放式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的開放實質開放式語文教學就是加大課堂內容量,讓課堂學習活動更貼近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它要求語文教師不拘泥于課本的束縛,重新組合教學內容,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減輕學生對機械知識的學習、重復記憶的壓力,始終精神飽滿地追求學習的樂趣。開放式教學,開放型授課不是看你的教學設備設施有多么現代化,而是看你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指導中是否尊重他的自主意識,是否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火花,是否真正使學生的人際交往順利,是否讓學生從課堂中得到深刻的情感體驗。
二、把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與開放式教學有機地整合
1、課堂教學開放性的核心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是要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勞動主動地獲取知識。例如:我教授語文第三冊《2008,北京》時,我沒有生硬地講解有關申奧的知識,而是放手讓學生去自己去查資料,在大家都有準備的時候,我在課前給了他們充足的時間互相交流自己的收獲,這樣在課堂上他們因為熟悉了課文的背景而能把自己完全地融入其中,感受也由此而深刻許多。我認為教師要相信學生的智力潛能,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作為教師我及時發現并肯定學生所想、所說、所做中的合理因素,充分肯定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盡量減少指令性、唯一性的成分,而適當增加開放性的成分,以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路開闊、獨辟蹊徑的創新意識和不斷建立學習的自信心、進取心。
2、在開放式教學中,課堂教學過程是動態發展的,是適時變化的,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需求應成為調整教學活動進程的基本依據。我在教學《識字二》的時候,原本兩課時的課被我上了三課時,原因就是學生對“大典”、“檢閱”等詞語的意思及背景比較模糊,因此我特意找來在天安門城樓前舉行閱兵典禮的錄象帶,放給學生看,讓他們感受到中國軍人的風采,意識到東方這條中國龍真的在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