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的教育使孩子們與快樂無緣(夏季親子教育)
現在的小寶寶們物質生活是豐富了,但是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之中,許多的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高興”,由此可見我們家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以下就讓我們來詳細的了解下吧!
以冷面幽默橫掃《中國達人秀》賽場,最終取得亞軍的年僅6歲的上海小女孩兒張馮喜無疑是上海乃至全國家長眼中的一大熱點,并由此引發了關于教育的一系列熱議。華浦“贏在起點”早教中心資深專家程老師指出,年輕家長對于張馮喜評價的褒貶不一,實質上是體現了他們在培養孩子這個問題上的觀點差異。如今更多家長具有開闊的思維,他們敢于嘗試,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和理念。可以說,他們在不遺余力地致力于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天才。然而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往往是這邊少了一點,那邊多了一點,于是孩子離成功就始終相差了那么一點點。早教網
自由少了一點
案例一:4歲的小鵬由爺爺帶大,精力旺盛的他幾乎一刻不消停。終于有一天,他的爺爺感覺到吃不消了。為了“保護孫子的安全”,爺爺在無暇顧及小鵬的時候,竟選擇將他用繩子捆綁在椅子上。今年小鵬入讀幼兒園,終于“松綁”的他幾乎成了幼兒園里老師的噩夢——滿場飛奔、不言語、不配合。家長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夜間變成了這樣,而程老師更是在這個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根本不應該屬于這個年齡段的“觀察與仇視”的眼神。
教育啟示:讓老人來帶孩子到底好不好?
隔代教育是當前社會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國目前有1.4億老人,這本身也是一種可用的教育資源。祖輩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并且他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這些都是敦促兒童發展和有效處理孩子教育問題的有利條件。除了這些隔代教育的優勢之處,另一面則凸顯了因祖輩思想觀念陳舊,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對不得當、方法不科學等種種弊端。不管是利還是弊,對于客觀存在的隔代教育,我們必須正視它,并且盡量讓它科學化。
在這個案例中,爺爺對小鵬的“捆綁教育”無疑是失敗的。小鵬在家中得不到自由,必然要在家庭之外“自由個夠”,“暗自觀察”其實是孩子在對外界環境做判斷,看自己有沒有被抓回去“綁起來”的危險。而孩子的這些成長與轉變也根本不可能是發生在一夜之間,可惜父母由于和孩子之間缺乏溝通而沒能及時地察覺到。
建議一:祖輩家長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盡量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教育孩子。兩代人不妨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協商建立一個可行的教育手段或方案,但無論如何,必須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獨立性。而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端正態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
建議二:積極建立從嬰幼兒到學校的全程教育體系,不要割斷。國外的隔代教育現象為什么較少,原因是很多西方國家孩子一斷奶就交給親子園、幼兒園、小學,這些園、校有經過專業訓練的老師,有完整系統的教育推進計劃,包括親子活動、家長培訓,這樣使孩子的教育一開始納入了較科學的系統中,解除了父母的后顧之憂,也有利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