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課堂教學評價
石家莊市第二十二中學 王晶
內容摘要:
在傳統觀念中,老師的職能是“傳道、授業、解惑”。在一節課里老師傳授的知識越多,講解得越清楚,這節課就上得越好。但是隨著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的不斷加快,單靠我們老師在課堂上教完所有知識評價一節課,是遠遠不夠的。那怎樣才能對現代課堂教學作出合理的評價呢?關鍵要看教師是否讓學生掌握了最基本的基礎知識,是否培養了學生不斷學習的愿望和不斷獲取知識的能力,個性是否得到發展。
關鍵詞:現代課堂 課堂教學 評價
新課程改革作為一項政府行為,在全國范圍內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新課程已經實實在在地走進課堂,實實在在地走進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課堂的角色也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生著質的變化,F在的課堂已經不同于已往的傳統的課堂,被稱作是現代課堂。如何使教育更加適合新時期的發展,達到新課改達到預期的目的,明確教育者重要性,關鍵在于應對現代課堂教學有一個科學的容易操作的評價體系。課堂教學評價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做好對現代課堂教學的評價要從四個方面入手,即: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教學過程 及方法、教學效果。這四個方面不僅是考核教師課堂教學成果的有力依據,還是教師自評的重要環節,切實的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是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標準,是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有沒有教學目標 ,認定方式的不同,教學效果就有明顯的區別。布魯姆認為,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認知的初始狀態,占50%,二是情感的初始狀態,占25%,三是教師的教學水平,占25%。如何明確教學目標 ,如何將教學目標 在教師的教學過程 中實現,是評價一節課好壞的關鍵。
教學目標 不僅包括認知領域的目標,還包括情感領域的目標。教學目標 具有雙指性,既指向學生,又指向教師。教師能讓學生帶著明確的學習目標去學習,是課堂教學的最關鍵的部分。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有的放矢的把握重點和難點。這點對教師和學生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教學目標 是評價課堂教學的第一要素。
二、教學內容
現代課堂教學不單是要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素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做到這個就要在教學中做到一下幾點
1.機滲透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依據特定社會要求和德育規律,對受教育者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影響、培養他們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它包括家庭德育、學校德育、社會德育。在課堂教學中比較側重的就是對學生良好人格和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要做到這兩方面就要注意以下五種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
(1)國魂教育,(2)國運教育,(3)國狀教育,(4)國恥教育, (5)國格教育。
2.內容準確無誤
這是指所教內容無思想性、科學性錯誤和知識性錯誤。在這里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授課、制定提問、試題的標準答案時,要注意科學性和靈活性的統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個性思維。
3.重點、難點突出
這是指重點、難點的講解要有針對性。凡是學生自己能看懂、能理解和掌握的簡單材料和問題,教師就不用重復講解。反之,對重點、難點要做到精講、講深、講透,尤其是把本節課的“新知識”講透。對難點要找準關鍵、著力突破,要注重實效性。
4.容量深度適宜
這是指要根據教學目標 、計劃、內容、學生的實際等方面掌握好知識的密度、深度、廣度和梯度。還要注意畢業年級和非畢業年級的區別、實驗班與普通班的區別。
三、教學過程 及方法
1.教學環節合理 教法靈活有效
這是指課堂結構緊湊連貫,時間分配恰當,注意把握好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 中適當的運用合理的教法與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及教師的風格相適應,做到課堂教學的靈活多樣。
2.雙向活動活躍 手段運用妥當
教學成功要以學生的參與為基礎。教學成敗的根本原因在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痹趲熒p向活動中,不能忽視課堂教學氛圍的評價。所以在教學的設計上要結合學科特點,恰當使用教具、圖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和分組、演示實驗等,這樣直觀性強,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3.反饋調節及時
4.學法指導滲透
埃德加·富爾曾精辟地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達爾文也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開展學法指導,是知識經濟時代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教學效果
“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評價課堂教學的根本標準。從建構主義觀點看一節好課的標準是:(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有效的互動性。(3)自行獲取知識的實踐性。(4)學生真正的理解性。(5)預備學習材料的良好組織性。(6)學生學習的反思性。也就是說一節課的好壞直接由教學的效果來評價?傊谝还澱n中,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師生之間形成了和諧互動的關系,學生擁有了自行獲取、理解知識的能力,能夠做到學前的預習和學后的反思。這樣的課就是一節符合現代要求和課改標準的好課。
現代課堂教學強調素質教育,重視人的發展,提倡課程與生活的聯系。因此在教學過程 中應構建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教學活動,因此建立全新的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評價體系來指導教學實踐尤為重要。以上所構建的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心得體會,是否科學、合理,還必須在實踐中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深圳市竹林中學 錢啟
《(提綱)》柳州市教科所 劉明
《關于學生的評價》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