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八年,充實八載
讀書八年,充實八載
江蘇省東臺市一倉中學 丁桂霞
讀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讀書是指廣泛涉獵,遍覽群書,博采眾家之長,這一高度,就今天的我而言似乎還難以企及。我所要的說的是狹義的讀書,是看書學習意義上的簡單讀書。
歲月似流水,在人生的河床上不徐不急的流淌著。站在25歲的門檻上,回眸這近三分之一的人生,發(fā)覺竟有大半光陰是在書本的陪伴下一路走過的。
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在懵懂中悄然而逝。不高不低的分數(shù),不前不后的名次,不上不下的成績,在不清不楚之中把我送進了師范的大門。想到三年之后將要憑借自己稚嫩的雙肩擔負起生活的重擔,那個夏天的我一下子長大了,清醒了,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讓我開始了自己真正自覺意義上的讀書生涯。
從17歲到24歲,我把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時光都交給了書籍。為了緊跟時代的步伐,為了提高自身的含金量,我一面致力于自己的中師學業(yè),一面開始了漫長的自考征程。八年的坎坎坷坷,八年的風雨兼程,上蒼并沒有忘記眷顧這個執(zhí)著于書海中的卑微的生命。2000年,我握著一紙中師文憑回到了母校,成了一名初中教師;2001年的夏天,大專畢業(yè)證書如約而至;2004的秋天,我又順利通過了本科段的畢業(yè)論文答辯。在踏出南師大校門的那一剎那,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本科畢業(yè)證書正在向我招手。
有人說,讀書的日子是辛苦的。然而我卻認為有書可讀的日子又何嘗不是幸福的呢?我常常對我的學生說:在今天,你們也許會認為自己的初中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是苦不堪言的,但是,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你定會發(fā)覺這段曾經(jīng)“不堪回首”的日子已在不知不覺之中溫馨成了你記憶中的一杯美酒,而且愈陳愈香,難以割舍。
時間是寶貴的。李白曾仰天長嘆:“恨不能掛長繩于青天,系此西飛之白日!”上個世紀二十年代,24歲的朱自清亦曾感慨“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是啊,“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幸虧在這八千多個日子里,我選擇了用三分之一的時間來讀書,來充實自己的人生。所以盡管“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但我并不遺憾,因為我留下了自己的痕跡,讀書的痕跡。
過去的八年,尤其是走上工作崗位后的四年多,我為了自己的學習犧牲了太多太多。很多時候?qū)W生不是很關(guān)心,對教材鉆研不是很透徹,因為對文憑的追求閱讀面也不是很開闊。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會一如既往的讀書,只不過我會讀得更多一些,更廣一些,更專業(yè)一些。我在讀書中成就了自己的學業(yè)夢,也一定會在讀書中成就自己的事業(yè)夢。
我希望多年以后在自己垂垂老矣的時候,能夠面對夕陽坦然嘆道:“讀書一生,充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