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相關教案 > 雜文收錄 > 遲雅實用學習記憶法

遲雅實用學習記憶法

遲雅實用學習記憶法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就是向剛畢業的大學生發問,問他們一些在中學階段曾記得滾瓜爛熟的知識,比如石蕊、酚酞這兩種化學試劑遇酸、遇堿各變成什么顏色?結果絕大多數受試者不能完整、準確地回答,由此我們引發出一個記憶標準問題。
    衡量記憶的標準主要有三條:一是記憶的敏捷性,二是記憶的持久性,三是記憶的準確性。記憶力主要與人腦機能有關,但方法得當,事半功倍。下面介紹十種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這些記憶方法,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側重于從記憶的持久性上挖掘潛力。目前,研究記憶方法的人很多,但多數是在記憶的敏捷性上下功夫,結果是記得快忘得也快;本書的方法,不但注重記憶的敏捷性,而且注重記憶的持久性即記憶的牢固性,力爭一次成型。有些記憶內容采用本方法去記,可能開始感到費點兒勁,但從長遠考慮還是非常合算的。第二個特點是緊密結合中學的教學內容。根據內容選擇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方法的同時,掌握了內容,克服了目前社會上流行的就著方法研究方法的缺陷,避免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時候接受大量支離破碎的與教學內容無關的知識,浪費時間和精力。第三個特點是具有可操作性。讀者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掌握這些方法,然后仿照著做,收效顯著,因而具有可普及性。下面簡要介紹一下這些方法,同學們可以舉一反三,推而廣之,應用于學習實踐。
    一、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是利用識記對象與客觀現實的聯系、已知與未知的聯系、材料內部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來記憶。例如:
    1.用聯想法記憶數軸及其相關概念
    學習數學有理數知識時,可將數及其概念與數軸這個形聯系起來記憶。將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聯系起來,把互為相反數、絕對值、有理數大小的比較等直觀化。
首先明確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其中原點相當于溫度計的零點,向右為正方向,單位長度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數軸上表示的兩個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
    2.用聯想法記憶歷史年代
    淝水之戰發生于公元383年,通過淝可聯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兩個圓正好是胖娃娃的頭和身體,兩個3則是兩個耳朵。這樣一想就記牢了。
    3.用聯想法記憶歷史事件
    漢代的農民起義較大規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發生的綠林起義;二是公元18年發生的赤眉起義;三是公元184年發生的黃巾起義。前兩次發生在西漢,后一次發生在東漢。這三次起義的時間可以用對比法來記,最令人頭痛的是起義名稱的先后順序容易搞混。為此,可采用聯想記憶法來記憶。這三次起義的名稱都有顏色,即綠、紅、黃,可與楓葉聯系起來記。楓葉春夏時綠,秋天變紅,冬天變黃。
    4.用聯想法記憶酸性氧化物的溶解性
    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是難溶的,其余的都是可溶的。可聯想記作:只有砂子(sio2)不溶。試想,如果砂子能溶,河里的砂子豈不全化掉了。
    5.用聯想法記憶歷史事件及年代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可用聯想法記作:“前鴨子下蛋后鴨子看,劉邦定都于長安”。這是因為2像鴨子0像蛋。
    6.用聯想法記憶魏、蜀、吳三國建國年代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陽,需記的內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陽”等項,可用聯想加串聯法記作:“曹丕喂(魏)洛羊(陽),一天二兩(22)餅(0)”。同理可記:“劉備守(蜀)成都,一天二兩(22)藥(1)”;“孫權建吳業(建業),養了三只鴨(222)”。
因為劉備建蜀時已風燭殘年,故一天二兩藥;而孫權的吳國在長江邊上,故與養鴨聯系。
    7.用聯想法記憶晉滅吳的時間
    公元280年,晉滅吳,從而結束了三國鼎立局面。吳滅了,就等于吳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吳字可以拆成“二、八、口”三個字,正好與280相合。
    8.用聯想法記憶地名
    智利的首都“圣地亞哥”可記作:一個人的智力勝過他的弟弟不如哥哥,即“勝弟亞哥”。
    二、諧音記憶法
    諧音記憶,是通過讀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記內容與已經掌握的內容聯系起來記憶。例如:
    1.用諧音法記憶
    一次絕對值不等式的解集
    |x|>a x>a或x<-a
    |x|<a -a<x<a
    可用諧音法記作:“大魚取兩邊,小魚取中間”。同時聯想到吃大魚只吃兩邊的肉,吃小魚掐頭去尾只吃中間。
    2.用諧音法記憶數字
    氣體的摩爾體積22.4升/摩,可記作:“二二得四”。得與點諧音。
    3.用諧音法記憶物理公式
    電功的公式w=uit,可用諧音法記作:“大不了,又挨踢”。
    同樣道理,電流強度公式i=q/t,可記作:“愛神丘比特”。
    4.用諧音法記憶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知識
    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判斷可記作:“楊家將”,即“氧價降”。意為氧化劑中的元素化合價降低;反之,還原劑中的元素化合價升高。
    5.用諧音法記憶化學現象
    物質溶解于水,通常經過兩個過程:一種是溶質分子(或離子)的擴散過程,這種過程為物理過程,需要吸收熱量;另一種是溶質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的過程,這種過程是化學過程,放出熱量。可用諧音記作:“無錫花傘”,即“物吸化散”。
    6.用諧音法記憶地理數據
    長江的長度6 300km,可用諧音法記作:“溜山洞洞”。同理,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km2,可記作:“地球穿著有污點的衣服”。
    7.用諧音法記憶歷史年代
    (1)李淵618年建立唐朝,可記作:“李淵見糖(建唐)摟一把(618)”。
    (2)清軍入關是1644年,可記作:“一溜死尸”。因為清軍入關尸橫遍野。 (3)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于1894年,可用諧音記作:“一拔就死”。
    (3)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簽訂,可記作:“馬關的花生——一扒就捂(霉變)”。
    (4)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可記作:“戊戌變法,要扒酒巴;路遙遙,酒兩舀”。要扒酒巴,即1989年;路遙遙,即6月11日;酒兩舀,即9月21日。
    8.用諧音法記憶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間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進北京,可記作:八國聯軍進北京時正趕上光緒皇帝的親爸爸——慈禧要死,即爸要死(8月14日),喝了兩瓶藥酒沒頂用。兩瓶即兩“0”,藥酒即“19”,合起來為1900。
    9.用諧音法記憶通訊號碼
    電話號碼2641329,可用諧音記作:“二流子一天三兩酒”。同理,電話號碼3145941可記作:這件衣服雖然少點派,但我就是要。少點派即π=3.14變為314。
 bp機號513879,可記作:“五一國際勞動節那天一個三八婦女背支七九步槍”。
    10.用諧音法記憶電流表、電壓表聯接方式
    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里,為了防止記串,可記作“流串”加以區別,即電流表要串聯,相反,電壓表要并聯。
    三、歸納記憶法
    歸納記憶,是將所記憶內容按不同屬性加以歸納,然后分門別類地記住這些內容及其屬性。例如:
    1.用歸納法記憶阿佛加德羅定律
    阿佛加德羅定律:“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可歸納為四同:即在同溫、同壓條件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還可以縮記作:同壓、同溫、同體、同分。
    2.用歸納法記憶催化劑的性質
    催化劑的性質可歸納為:“一變兩不變”。
    “一變”即在化學反應里使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度變化,這種變化可以是變快,也可以是變慢。“兩不變”指其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
    3.用歸納法記憶原始社會生產關系
    原始社會生產關系可歸納記作:一公二平。
    “一公”是指生產資料公有制。“二平”是指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結成了原始的平等互助關系和平均分配消費品。
    4.用歸納法記憶有關隋朝大運河的歷史知識
關于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時間、流經地域和歷史意義等,可歸納為“一二三四五六”的數字來記憶:
    一條南北交通大動脈;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煬帝開鑿;
    跨越三大城市,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
    全長分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連接五大河流: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
    流經六省:冀、魯、豫、皖、蘇、浙。
    5.用歸納法記憶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
    中國近代史(1840~1919)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可歸納為“五四三二一”來記憶。即:
    五次重大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四個主要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十一條》;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兩個階級產生——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一次失敗的變法——戊戌變法。
    6.用歸納法記憶中日《馬關條約》的內容
   中日《馬關條約》包括四項內容:割遼東半島、中國臺灣島、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可歸納記作:“一廠,二億,三島,四口”。
    7.用歸納法記憶中國歷史之最
    (1)中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歷史進入文明時期的重要標志。我國文字出現很早,還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陶器上已經有了刻劃符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文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
    (3)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確切紀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
    (4)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公元前21世紀,禹死后,他的兒子啟利用已得的權勢,殺死禹的繼承人伯益,繼承禹位。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秦始皇為第一個皇帝。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
    (6)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齊桓公。
    (7)戰國時期變法最徹底的是商鞅。
    (8)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時代的老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時代的孔子;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戰國時期的墨子。
    (9)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10)中國保存下來的第一部完整歷法——漢武帝時制定的“太初歷”。 
    (11)中國現存最早的醫書——西漢時編定的《黃帝內經》。
    (12)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
    (13)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西漢司馬遷著。
    (14)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東漢班固著。
    (15)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16)中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西晉太醫王叔和著的《脈經》。
    (17)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唐朝陸羽著的《茶經》。

    (18)中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作者羅貫中。
(19)中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初的《水滸傳》。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秦朝的陳勝、吳廣起義。
    (20)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明朝中后期,江浙一帶。
    (21)元代來中國最著名的外國人——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
    (22)明朝末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傳教士——意大利的利馬竇。
    (23)中俄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1689年簽訂。
    (24)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8月簽訂。
    (25)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
    8.用歸納法記憶中國古代各行當的“圣人”
    文圣——春秋時代的孔子;
    武圣——三國時代的關羽;
    詩仙——唐代李白;
    詩圣——唐代杜甫;
    書圣——東晉王羲之;
    畫圣——唐朝吳道子;
    醫圣——東漢末年張仲景;
    藥王——唐朝孫思邈;
    茶圣——唐朝陸羽;
    建筑工匠的祖師——戰國初期的魯班。
    9.用歸納法記憶中國歷朝開國皇帝
    秦朝——秦始皇嬴政;
    西漢——漢高祖劉邦;
    東漢——光武帝劉秀;
    西晉——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元帝司馬睿;
    隋朝——隋文帝楊堅;
    唐朝——唐高祖李淵;
    宋朝——宋太祖趙匡胤;
    遼代——遼太祖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
    金代——金太祖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清太宗皇太極。
    10.用歸納法記憶中國歷史上的世界之最
    (1)古書上關于夏朝時流星雨和日食的記載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記錄。
    世界上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為公元前613年7月。
    (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
    (3)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長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戰國時期的“司南”,北宋時期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5)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造于132年。
    (6)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中國。大約始于西漢初,東漢時期蔡倫又改進了造紙技術。
    (7)印刷術的發明者——北宋的畢升。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前期出現的交子。
    (8)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火箭;現存最早的金屬火器——西夏銅火炮;南宋時發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屬管形火器“火銃(chòng)”在軍事上很受重視。
    (9)世界上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10)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國家——中國,戰國時漆器已很精美。
    (11)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春秋晚期齊國杰出軍事家孫武所著。
    (12)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的人——三國時代的數學家劉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沖之。
    (13)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
    (14)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樂山大佛。
    (15)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筑學著作——北宋李誠著的《營造法式》。
    (16)商朝文字里關于蟲牙的記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記錄。
    (17)華佗是東漢末年人。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18)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唐本草》。
    (19)世界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鄭和。
    (20)清朝乾隆年間編寫的《四庫全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叢書。 
    11.用歸納法記憶世界文史之最
    (1)世界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m,塔基各邊長230m,共用230萬塊巨石,每塊石頭平均重2.5t。
    (2)公元前6世紀,兩河流域的一位國王為其愛妃修建的“空中花園”與埃及金字塔齊名。
    (3)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
    (4)古代西亞兩河流域的人們編制了太陰歷。
    (5)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是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6)古代印度的兩部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絕無僅有的長詩。
    (7)古希臘神話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奇葩。
    (8)《荷馬史詩》是歐洲最重要的長篇文學作品。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9)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代表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10)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
    (11)18世紀初,德國音樂家巴赫使歐洲音樂脫離宗教的束縛,因此有“音樂之父”之稱。
    (12)歐洲音樂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家——貝多芬。
    (13)文藝復興14世紀始于意大利。詩人但丁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最著名的著作是《神曲》。彼特拉克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14)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被稱為“文藝復興美術三杰”。達·芬奇的杰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米開朗琪羅的杰作有《創世紀》和《大衛》,拉斐爾的杰作有《圣母像》和《雅典學派》。
    (15)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杰出代表。
    (16)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寫成《天體運行論》,提出“太陽中心說”。這是天文學上的一次革命。
    (17)《共產黨宣言》,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戰斗綱領。《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18)19世紀前期,在法、英等國出現了空想社會主義,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
    (19)19世紀,英國科學家達爾文創立了生物進化論,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生物進化學說。
    (20)19世紀中期,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開創了生物學的一個分支——微生物學。
    (21)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了畢達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
    (22)法國學者笛卡爾創立了解析幾何學。
    (23)英國科學家牛頓和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各自獨立發明了微積分。
    (24)牛頓建立了以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為核心的力學理論體系。
    (25)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原理,開始了機械能和電能大規模轉化的時代。
    (26)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創立了近代原子學說。后來,意大利科學家阿佛加德羅又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原子—分子結構學說得以確立。
    (27)19世紀中期,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28)1640年開始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
    (29)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時間是18世紀60年代。它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機械師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機;19世紀初,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美國的富爾敦造成了第一艘汽船;19世紀中后期,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耐用的電燈泡;德國的西門子創制了第一輛有軌電車;德國人本茨等設計出內燃機,并制成內燃機車;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制造了飛機。
    (30)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蘇聯。
    12.用歸納法記憶地理世界之最
    (1)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平均高度海拔2 350m;海拔最低的洲——歐洲,平均海拔300m;最大的洲——亞洲,面積4 400萬km2;最小的洲——大洋洲,900萬km2。
    (2)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 848m,是地球之巔,“世界屋脊”;最長的山脈——南美安第斯山,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南北縱長9 000km。
    (3)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死海,湖面海拔-400m。
    (4)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最深處
1 600m;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北美的蘇必利爾湖;世界最大的內流湖(咸水湖)——里海。
    (5)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南美亞馬孫河,長度6 400km,僅次于尼羅河,居世界第二,水流量是尼羅河的50倍以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京杭運河。
    (6)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m以上。
    (7)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8)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積約770萬
km2。
    (9)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1 700萬km2;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不到0.5km2。
    (10)世界上占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
    (11)世界上惟一的獨自占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 (12)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斯坦。
    (1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拉丁美洲亞馬孫平原上的熱帶雨林區。
    (14)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素有“千島之國”之稱,印尼又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
    (15)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南非。
    (16)世界上生產白銀最多的國家——墨西哥。
    (17)世界上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幾內亞。
    (18)世界上進口石油最多的國家——美國。
    (19)世界上輸出工農業產品數量最多、產值最大的國家——美國。
    (20)世界上生產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國家——科特迪瓦。
    13.用歸納法記憶某些國家的特點
    (1)城市島國——新加坡;
    (2)群島之國——印度尼西亞;
    (3)千湖之國——芬蘭;
    (4)國中之國——梵蒂岡;
    (5)可可王國——科特迪瓦;
    (6)咖啡王國——巴西;
    (7)香蕉王國——危地馬拉;
    (8)天然橡膠和錫的王國——馬來西亞;
    (9)楓樹之國——加拿大;
    (10)仙人掌國——墨西哥;
    (11)銅礦之國——智利;
    (12)鐘表王國——瑞士。
    14.用歸納法記憶堿的通性
    (1)堿溶液能跟酸堿指示劑起反應。例如:
    ①紫色的石蕊試液遇堿變藍色;
    ②無色的酚酞試液遇堿變紅色。
    (2)堿能跟多數非金屬氧化物起(復分解)反應,生成鹽和水。例如: 
    ca(oh)2+co2=caco3↓+h2o
    (3)堿能跟酸起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例如:
    2naoh+h2so4=na2so4+2h2o
    (4)堿能跟某些鹽起(復分解)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堿。例如:
    fecl3+3naoh=fe(oh)3↓+3nacl
    四、對比記憶法(有些內容可用圖表)
    對比記憶,是將所要記憶的內容通過對比的方法加以記憶。例如:
    1.用對比法記憶數字
     (1)13的平方為169,14的平方為196。
    (2)濃鹽酸的密度為1.19g/cm3,火警電話為119,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時間為公元前119年。
    (3)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郵編查詢電話為184,黃巾起義的年代也為184。
    (4)空氣的密度是1.293/l,把最后一位的3略去為1.29,在29前再加個4整好是氧氣的密度,即1.429g/l。可見氧氣比空氣略重。
    (5)地球陸地面積為1.49億km2,地球距太陽的距離為1.49億km。 
    (6)日地平均距離約1.5億km,而地球表面積為5.1億km2,相當于整數和小數互換位置。
    (7)日地平均距離1.5億km,被稱為一個天文單位,而太陽與冥王星的距離為60億km,即40個天文單位。
    (8)黃赤交角23.5°與南北回歸線所在的緯度相等,地軸與黃道平面的夾角66.5°,同南北極圈所在的緯度相等。
    (9)二分二至四個節氣,是反映地球公轉過程中季節的晝夜轉換點,這四個節氣的日期分別為: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前后。從春分算起,月份分別為3、6、9、12,均為3的倍數,而日期分別約為21、22、23、22。
    2.用對比法記憶數學概念
    (1)自然數與整數:
    自然數即正整數(1、2、3、4、5、6、7、8……),其性質是:有最小,無最大,有順序性,永遠可以施行加乘兩種運算。
整數包括正整數、負整數和零,其性質是:無最小,無最大,有順序性,永遠可以施行加減乘三種運算。
    (2)有理數和無理數:
    有理數包括整數、分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
    其性質是:無最小,無最大,有順序性、稠密性和間斷性,永遠可以施行加減乘除四種運算(除數不為零)。
    無理數專指無限不循環小數。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3)等式、代數式、方程的區別:
    等式含有等號,代數式不含等號,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與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步驟的聯系與區別:
    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驟完全相同,即:①去分母;②去括號;③移項;④合并同類項;⑤系數化為1。
    所不同的是,解不等式時,步驟①和⑤中,如果乘數或除數是負數時,要改變不等號的方向。
    (5)直線、射線、線段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直線、射線、線段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線段、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它們都是由無數的點構成的,在直線上取一點,則直線可分成兩條射線;取兩點則可分成一條線段和兩條射線。把線段兩方延長或把射線反向延長就可得到直線。
    區別:直線無端點,長度無限,表示直線的字母無序;射線有一個端點,長度無限,表示射線的字母有序;線段有兩個端點,可度量長度,表示線段的字母無序。
    3.用對比法記憶物理概念
    (1)音調、響度和音品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 音調、響度和音品(也稱音色)是樂音的三要素。
    區別:音調由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決定;響度由發聲體的振幅、離聲源距離遠近決定;音品由發聲體本身性質決定。
    (2)攝氏溫度與熱力學溫度:
    ①把標準狀況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將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是1攝氏度。攝氏溫度單位為攝氏度,用符號℃來表示。
    ②宇宙中溫度的下限大約為-273℃,這個溫度叫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溫度,叫熱力學溫度。熱力學溫度單位為開爾文,簡稱開,用符號k表示。
    ③熱力學溫度t和攝氏溫度t的關系是:t=t+273k。
    (3)熔化和凝固:
    ①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做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做凝固。 ②固體熔化時吸熱,液體凝固時放熱。
    (4)熔點和凝固點:
    ①晶體的熔化溫度叫熔點,晶體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
    ②對于同一種物質來說,凝固點與熔點相同。
    (5)晶體和非晶體:有固定熔點的固體為晶體,沒有固定熔點的固體為非晶體,二者區別在于有無一定的熔點。
    (6)汽化與液化:
    ①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做汽化,從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 ②液體汽化時吸熱,氣體液化時放熱。
    ③液化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降低溫度,另一種是加壓。
    (7)蒸發與沸騰:
    ①蒸發與沸騰是汽化的兩種形式。
②在任何溫度下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叫蒸發,在一定溫度下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叫沸騰。
    ③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8)升華與凝華:
    ①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
    ②物質在升華過程中吸熱,在凝華過程中放熱。
    (9)質量與重力:
    ①質量是指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重力是指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
    ②質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重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③質量在哪里大小都不變,重力隨位置而變化;
    ④質量用天平稱,重力要用彈簧秤量;
    ⑤質量單位一般用千克表示,重力單位一般用牛頓表示。
    (10)壓力與壓強:
    壓力是指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壓強是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
    4.用對比法記憶化學概念
    (1)分子與原子:
    ①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②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如水、氧氣;還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如汞。
    (2)原子與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3)混合物與純凈物:
    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這些物質相互間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混合物里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例如空氣。
    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例如氧氣。
    (4)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物質變化時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變化時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也叫化學反應。例如:擴散、結晶等屬于物理變化,燃燒、風化等屬于化學變化。
    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伴隨物理變化,發生物理變化時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
    物質變化時往往兩種變化同時發生,這時要看以何種為主,關鍵區別在于有無新物質生成。
    (5)物理性質與 化學性質: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硬度、密度等,叫做物理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酸性、堿性等,叫做化學性質。
    (6)單質與化合物: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單質。
    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化合物。
    (7)原子量與式量:
    以12c原子質量的1/12作為“砝碼”去稱量其他原子質量,所需要的“砝碼”的個數就是被稱量原子的原子量。
    化學式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總和為式量。
    (8)標準狀況與通常狀況:
    標準狀況為1個標準大氣壓,0℃。
    通常狀況為1個標準大氣壓,20℃。
    (9)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
    由陰、陽離子相互作用而構成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如nacl、naoh、znso4等。
    由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為共價化合物,如h2o、co2、hcl等。
    (10)懸濁液、乳濁液、溶液:
    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懸濁液,如泥水。 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如牛奶。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子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如白酒。均一、穩定、透明等性質是溶液不同于懸濁液、乳濁液的特點。溶液有液態、氣態、固態之分,通常指液態。
    (1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關鍵區別是能否繼續溶解。
    (12)酸、堿、鹽:
    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hcl、hno3、h2so4都屬于酸類。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naoh、koh、ca(oh)2都屬于堿類。
    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na2co3、nacl、mgso4都屬于鹽類。
    (13)酸性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
    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酸性氧化物。
    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做堿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堿性氧化物。
    (14)氧化與還原:
    ①原子或離子失電子的過程為氧化;原子或離子得電子的過程為還原。 
    ②有電子得失或電子偏移的化學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
    ③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得失電子總數相等。

   ④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電子的物質為氧化劑,氧化劑在反應過程中本身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失電子的物質為還原劑,還原劑在反應過程中本身化合價升高,被氧化。 

    (15)風化與潮解:
    風化是結晶水化物在常溫下,自然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結晶水,使晶體變形而被破壞的現象。風化是化學變化過程。例如:na2co3·10h2o和na2so4·h2o都可失去水變為白色粉末。
    潮解是物質在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而自身溶在其中,形成飽和溶液的現象。潮解多是物理變化過程,也有的是化學變化過程。例如:cacl2可潮解為溶液,所以cacl2為常用的干燥劑。
    (16)燃燒、緩慢氧化和自燃:
    燃燒、緩慢氧化和自燃都是化學反應。從反應的條件來看,都是可以被氧化的物質與氧氣(也可以是其他物質)接觸;不同點是反應的程度不同。
    燃燒須溫度達到可燃物燃點時才能發生;緩慢氧化在常溫下即可進行;自燃則是常溫下發生緩慢氧化反應,且燃點較低的物質在某種情況下由于緩慢氧化反應產生的熱量不易散失,使熱量積累,溫度升高,達到著火點而自發燃燒。
    從現象來看,燃燒是發光、發熱的劇烈反應;緩慢氧化有熱量產生,但不易覺察到升溫的變化;自燃在達到著火點之前與緩慢氧化相類似,達到著火點后與燃燒現象相同。
    (17)摩爾與物質的量:
    ①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物質的量是指物質所含指定微粒(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數目多少的物理量;
    ②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離開了摩爾這個單位,物質的量就失去了它的特定意義。
    5.用對比記憶法辨別漢字
    漢字中有些字形體相似,讀音相近,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加以歸納,通過對比來辨別和記憶。為了增強記憶效果,可將聯想記憶法和口訣記憶法也參入其中。實為對比、歸納、諧音、聯想、口訣五法并用。
    (1)巳( sì)滿,已(yǐ)半,己(jǐ)張口。其中巳與4同音,已與1諧音,己與幾同音,順序為
    滿半張對應4、1、幾。
    (2)用火燒(shāo),用水澆(jiāo),

    用絲繞(rào、rǎo),用手撓(náo);

    靠人是僥(jiǎo)幸,食足才富饒(ráo), 

    日出為拂曉(xiǎo),女子更妖嬈(ráo)。
    (3)用手拾掇(duō),用絲點綴(zhuì),
    輟(chuò)學開車,啜(chuò)泣撅嘴。
    (4)輸贏(yíng)貝當錢,蜾蠃(luǒ)蟲相關,
    羸(lěi)弱羊肉補,嬴(yíng)姓母系傳。
    (5)亂言遭貶謫(zhé),嘀(dí)咕用口說,

    子女為嫡(dí)系,鳴鏑(dí)金屬做。
    (6)中念衷(zhōng),口念哀(āi),
    中字倒下念作衰(shuāi)。
    (7)言午許(xǔ),木午杵(chǔ),
    有心人,讀作忤(仵)(wǔ)。
    (8)橫戌(xū)點戍(shù)不點戊(wù),
    戎(róng)字交叉要記住。
    (9)用心去追悼(dào),手拿容易掉(diào),

    棹(zhào)槳劃木船,私名為綽(chuò)號。
    (10)點撇仔細辨(biàn),爭辯(biàn)靠語言,

    花瓣(bàn)結黃瓜,青    絲扎小辮(biàn)兒。

    6.用對比法區分動量詞和物量詞
    一個句子,謂語動詞后面如有數量詞出現,就把動詞換成“有”字。串讀后如果符合漢語規范,這個量詞就是物量詞,作賓語;如果串讀后讀不通,即為動量詞,作補語。例如:“我讀了一本書”,把“讀”字換成“有”字,就變成“我有了一本書”,雖然意思變了,但仍然符合漢語規范,所以“本”是物量詞。又如:“我讀了一遍書”,把“讀”換成“有”,就變成“我有了一遍書”,顯然不符合漢語規范,因此說“遍”是動量詞。
    7.用對比法記憶歷史事件及年代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221年,劉備建蜀。
    (2)張騫出使西域,兩次的時間分別為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后者與火警電話號相同,19的2倍又正好是38。
    (3)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建金;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同理可記:馬克思誕生于1818年,魯迅誕生于1881年。

    8.用對比法記憶“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
    “七國之亂”與“八王之亂”都是統一國家內部的戰亂,二者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1)“七國之亂”發生在西漢初漢景帝時期,“八王之亂”發生在西晉初晉惠帝時期。(2)“七國之亂”是七王聯合對付朝廷,“八王之亂”是八王混戰。
    (3)“七國之亂”三個月內被平定,“八王之亂”歷時16年。
    9.用對比法記憶宋明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名稱
    宋朝、明朝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有:北宋王小波、李順起義軍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權,南宋鐘相建立“大楚”政權;明末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這四個政權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都為農民政權;二是都有個“大”字。這樣一歸納可記作:      “獻忠大喜(大西),自成大順;小波中暑(大蜀),鐘相受處”。
    10.用對比法記憶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間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以后,1860年英法聯軍闖入北京,大肆搶劫,放火燒毀了皇家園林——圓明園。可以與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1840年對比著記。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的時間1856年,也可以與1840對比著記,記成4—56。 
    五、口訣記憶法
    口訣記憶,是把記憶的內容編成口訣、順口溜等來記憶。例如:
    1.用口訣法記憶實數的絕對值
    “正”本身,“負”相反,“0”為圈。
    2.用口訣法記憶有理數的加減運算規則
    同號相加一邊倒;
    異號相加“大”減“小”,
    符號跟著“大”的跑。
    3.用口訣法記憶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首先提取公因式,
    其次考慮用公式,
    十字相乘排第三,
    分組分解排第四,
    幾法若都行不通,
    拆項添項試一試。
    4.用口訣法記憶數學中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
    奇變偶不變,
    符號看象限。
    5.用口訣法記憶負指數冪的運算法則
底倒指反冪不變:a-p = 1/ap (a≠0,p為正整數)
    6.用口訣法記憶對數的運算法則
    (1)乘除變加減,指數提到前:
    log a m·n=log a m+log a n
    log a m/n =log a m-log a n
    log a mn=nlog a m
    (2)底真倒變,對數不變;

    底真互換,對數倒變;
    底真同方,對數一樣。
    (3)底是正數不為1(在log a n =b中,a>0,a≠1),
    底的對數等于1(log a a=1),
    1的對數等于零(log a 1=0),
    零和負數無對數(在log a n=b中,n>0)。
    7.用口訣法記憶物理左手定則、右手定則和安培定則
    左電動,
    右發電,
    右手螺旋磁力線。
    8.用口訣法記憶托盤天平的使用操作順序
    先將游碼撥到零,
    再調螺旋找平衡;
    左盤物,
    右盤碼,
    取放砝碼用鑷夾;
    先放大,
    后放小, 
    最后平衡游碼找。
    19.用口訣法記憶酚酞試劑的性質
    小芬太(即酚酞)靦腆,
    怕堿不怕酸,
    遇堿臉就紅,
    遇酸色不變。
    10.用口訣法記憶化學元素化合價
    (1)常規價的:
    一價氫氯鉀鈉銀,
    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氮磷。
    (2)變價的:
    銅一二,
    鐵二三,
    二(負二)四六硫二四碳,
    二四六七錳全占。
    (3)負價的:
    負一氟氯和溴碘,
    負二氧硫負三氮。
    11.用口訣法記憶酸堿鹽溶解性
    堿(專指oh -)溶鉀鈉鋇鈣〔ca(oh)2微溶〕銨,
    全溶硝酸和鹽酸(鹽酸銀鹽、亞汞鹽不溶);
    硫酸不溶鉛和鋇(硫酸只有鉛、鋇鹽不溶),
    微溶銀鈣亞汞鹽(硫酸銀、鈣、亞汞鹽微溶)。
    12.用口訣法記憶一氧化碳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輕(比空氣輕)無色味溶水難(四個物理性質);
    有毒還原又可燃(三個化學性質)。
    13.用口訣法記憶氫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輕(是最輕的氣體)無色味溶水難;
   無毒還原又可燃(甚至可爆炸)。
   (注:還原性和可燃性是氫氣的兩個化學性質,氫氣的物理性質還有熔點、沸點都極低。)
    14.用口訣法記憶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化合多變一(a+b→c),
    分解正相逆(a→b+c),
    復分兩交換(ab+cd→cb+ad),
    置換換單質(a+bc→ac+b)。
    15.用口訣法記憶 惰性氣體通電發光顏色
    氬紫藍,氦粉紅;
    氖紅光,穿霧行;
    小太陽,是氙燈。
    16.用口訣法記憶使用酒精燈的注意事項
    點燃切莫燈對燈,
    熄滅蓋帽莫吹風。
    17.用口訣法記憶振蕩試管的要領
    三指捏,
    二指彎,
    捏試管近邊沿,
    腕動臂莫動,
    切勿畫圓圈。
    18.用口訣法記憶漢語拼音知識
    (1)見到a母莫放過,沒有a母找o、e,

    i、u并列標在后,i上標調把點抹。
    (2)i、in、ing前無聲母,加個y母來彌補。
    (3)ü見j、q、x,兩點定要抹,

    ü拼n和l,兩點省不得。
    (4)輕聲音節不標調,er作兒化e不要。
    (5)u前無聲u改w(獨u除外),
    ü前無聲ü改yu。
    (6)a、o、e作頭易混淆,音節間加隔音號(’)。
    (7)b、p、m、f四聲母,只拼o來不拼e(么除外)。 

    19.用口訣法記憶多音字
    有些漢字,形同音異義不同,容易讀錯,可以口訣法為主,結合歸納法、串聯法和聯想法來記。
    (1)三中(zhōng)全會,正中(zhòng)民意, 

      萬民稱(chēng)贊,稱(chèn)心如意。
    (2)發展畜(xù)牧,六畜(chù)興旺,
      調(diào)集飼料,精心調(tiáo)養。
    (3)瓜蔓(wàn)蔓(màn)延,蔓(mán)菁戲雨;
      一度(dù)秋風,難度(duó)歸期。
    (4)民樂(yuè)隊,樂(lè)滔滔,
     穿藏(zàng)袍,藏(cáng)貓貓,
     迎朝(zhāo)陽,朝(cháo)前跑,
     日落(luò)落(là)不下蓮花落(lào)。
    (5)肩膀(bǎng)膀(pāng)腫膀(páng)胱燒,
      咳(hāi)聲咳(ké)嗽聲聲高。
    (6)駿馬奔(bēn)騰河奔(bēn)流,
      牧民日子有奔(bèn)頭。
    (7)單(shàn)大俠,不簡單(dān),
      抗擊單(chán)于保江山。
    (8)薄(báo)地種薄(bò)荷,實在太刻薄(bó)。 

    (9)常年勞累(lèi),疲勞積累(lěi),
     一旦生病,便成累(léi)贅。
    (10)正(zhēng)月里,正(zhèng)熱鬧,
     重(chóng)陽(節)花鼓重(zhòng)重敲。
     20.用口訣法記憶古文加標點的規律

     曰后冒(冒號),哉后嘆(嘆號);

     蓋、夫大多在句前,于、而一般在中間;

     耶、乎經常表疑問,矣、爾后面加圓圈(句號);

     者、也表停頓,句逗酌情看。
    21.用口訣法記憶中國歷史朝代
      盤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東周)秦兩漢(西漢、東漢)成,
      蜀魏吳爭晉
       (西晉、東晉)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農,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2.用口訣法記憶“五代十國”名稱
    五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可記作:
    梁唐晉漢周,
    前邊都有后。
    十國——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又稱南平)、前蜀、后蜀、北漢,可記作:
    前后蜀,南北漢,
    南唐、南平曾為伴,
    吳越、吳、閩、楚十國,割據混戰中原亂。
    23.用口訣法記憶南北朝國名
    南朝:宋齊梁陳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東西(東魏、西魏),北周滅北齊。
    24.用口訣法記憶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孔孟儒,行“仁政”;
    道“無為”,老莊興;
    子墨子,講“非攻”;
    韓非子,“法治”行。
     25.用口訣法記憶安史之亂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叛亂,公元763年被唐軍打敗,歷時8年。叛亂的起止年    代可用口訣來記:
    安祿山,史思明,
    騎胡虎(755),溜山(763)城。
    26.用口訣法記憶太平天國起義的主要內容
    1857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以拜上帝教統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為天京。這些內容可用口訣記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國大起義;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換了天。
    27.地球的形狀口訣
    赤道鼓,兩極扁;
    北極長,南極短。
    28.中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另記)口訣
    遼吉黑,云貴川,
    陜西青藏(陜西、廣西、青海、西藏)浙福甘,
    二江二湖二河山,
    安寧古廣(安徽、寧夏、內蒙古、廣東)新海灣。
    29.與中國接壤的15個國家名稱口訣
    月娥姑娘(越南、俄羅斯)很靦腆(緬甸),
    蒙著布單披仨毯(蒙古,不丹,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
    度過稀泥(印度、老撾、錫金、尼泊爾)去朝鮮,
    吧嘰吧嘰一身汗(巴基斯坦、阿富汗)
    六、串聯記憶法
    串聯記憶,是將所記憶的幾項內容根據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聯系串起來記憶。例如:
    1.用串聯法記憶金屬活動順序表
    金屬活動性順序: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可記作:“加蓋那美麗新貼,錫鉛重統共一百斤”。重是輕的反意,輕與氫諧音。
    2.用串聯法記憶石蕊試劑的性質
    石蕊遇酸變紅,遇堿變藍,在中性環境中為紫色,可記作:“酸紅(遇酸變紅)石榴(石蕊)撿到籃(遇堿變藍)子中(中性環境中為紫色)”。
    3.用串聯法記憶堿性氧化物的溶水性
    堿性氧化物只有氧化鈣、氧化鉀、氧化鈉、氧化鋰、氧化鋇五種溶于水,可記作:“李娜蓋夾被”。
    4.用串聯法記憶詞類
    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量詞、介詞、副詞、連詞、嘆詞、助詞和擬聲詞。可用串聯記憶法記作:“姐夫諸明亮連聲嘆:袋鼠行動慢”。除慢字外,每個字代表一類詞。
    5.用串聯法記憶實驗室制氧步驟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七個操作步驟為:檢查裝置氣密性,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塞塞子,將其固定在鐵架臺上,點燃酒精燈加熱,排水法收集氧氣,將導管移出水面,熄滅酒精燈。每一步驟用一個字縮記為:查、裝、定、點、收、移、熄,可諧音串記作:“制氧步驟一字記,茶莊定點收利息”。
    6.串記東亞五國名稱
    東亞五國: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蒙古,可記作:“終日寒潮猛”。由此還可以聯想到東亞是世界上季風最顯著的地區之一。
    7.用串聯法記憶單句類型
    單句分為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感嘆句四種,可用串聯法記作:“陳怡(疑)豈(祈)敢(感)”。假想陳怡是一個人,他說,陳怡那里敢。
    8.用串聯法記憶復句類型
    復句分因果、并列、遞進、假設、轉折、條件、選擇、承接八種類型,可用串聯法記作:“因病(并)旋(選)轉,呈(承)遞假條”。假想一個人因為生病,感到天旋地轉,而向老師告假。
    9.用串聯法記憶漢字造字法
    漢字造字法有象形、會意、形聲、指事、假借、轉注六種,可用串聯法記作:“向(象形)賈(假借)指(指事)揮(會意)行(形聲)注(轉注)目禮”。其中目禮是為意思完整而附加的,“注目禮”是一種禮節。
    10.用串聯法記憶漢字演變過程
    記憶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難在后半部分容易記串,即把前后位置記顛倒了。如果采用串聯法來記憶,就可避免這種現象發生。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是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可以記作:“古今小隸蓋草房”。古與骨同音;今與金同音;蓋與楷諧音;房與行諧音,而行是多音字,這里利用姊妹音來記。
11.用串聯法記憶文言疑問代詞
常用的文言疑問代詞有:誰、奚、焉、胡、安、何、曷、孰、惡(wū),可用串聯法記作:“誰吸(奚)煙(焉)?何五(惡)叔(孰)和(曷)胡安”。
12.用串聯法記憶文言人稱代詞
文言文中,汝、爾、子、君、乃都表示人稱代詞“你”,可用串聯法記作:“汝乃君子爾”。
13.用串聯加諧音記憶法記憶“四書五經”
《孟子》、《論語》、《大學》、《中庸》統稱為“四書”,《詩》、《禮》、《春秋》、《易》、《書》統稱為“五經”。“四書五經”可用串聯記憶法記作:“四叔(書)猛(《孟子》)掄(《論語》)大(《大學》)鐘(《中庸》),武警(五經)詩(《詩》)里(《禮》)存(《春秋》)遺(《易》)書(《書》)”。
14.用串聯法記憶“春秋五霸”
春秋時期,先后起來爭霸的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時間長了,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兩個,如果用串聯法記,就容易記牢。即:“近聞(晉文)齊桓采松香(宋襄),鋸斷秦木(秦穆)留楚樁(楚莊)”。
15.用串聯法記憶“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可用串聯加諧音法記作:“七叔含煙找圍巾”。
16.串記東南亞陸上五國及其首都名稱
東南亞11國中,有五個陸上國家,距中國都比較近,其國名和首都名可記作:“綿羊(緬甸仰光)老象(老撾萬象)越河(越南河內)——前進(柬埔寨金邊)太慢(泰國曼谷)”。
17.串記西亞五大石油國國名
在西亞20個國家中,有五大石油國——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可記作:“二姨二伯一個科”。
18.串記中美洲七國國名
中美洲七國:洪都拉斯、伯利茲、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可記作:“紅脖八哥喂你啥?”
19.串記五岳所在省份、四大佛教圣地和四大石窟名稱
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所在省份分別為山東(魯)、陜西(陜)、湖南(湘)、山西(晉)、河南(豫),可記作:“綠傘鑲金玉”。
四大佛教圣地——九華山、五臺山、普陀山、峨嵋山,可記作:“九五之尊,普照峨嵋”。
四大石窟——云崗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和莫高窟,可記作:“云龍賣饃”。假想一個叫云龍的人賣饅頭。
20.用串聯法記憶《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是開放寧波等五個通商口岸并割地香港,可化簡后串聯記作:“寧(寧波)上(上海)廣州,不(福州)下(廈門)香港”。
七、化簡記憶法
化簡記憶,是將較繁雜的內容化成簡單的內容來記。例如:
1.用化簡法記憶多位數字
身份證號碼共有15位數字,記起來很麻煩,如果化簡來記就簡單了。頭兩位為省份代號,第三四位為市代號,第五六位為縣區代號,第七位至第十二位為出生年月日,最后三位為序號。一般只要記住后三位就基本上把身份證號碼記住了。同理,帳號9012010800314—60,可以記作:“90年12月給北京掛電話,號碼是800π減60”。
2.用化簡法記憶空氣成份比例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氧占21%,氮占78%,惰性氣體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氣體和雜質占0.03%。可化簡記作:氮氧之和占99%,只要記住當中一種,可推知另一種。其他氣體占1%。再把這1%看成是100%,則其中惰性氣體占94%,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各占3%。
3.用化簡法記憶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為:首先寫出正確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其次是配平,再次是寫出反應條件,最后是用箭頭標出生成物狀態。可化簡記作:“分配條件(箭)”。
4.用化簡法記憶數學公式
數學中(a+b)2和(a-b)2分別為:a2+2ab+b2和a2-2ab+b2。如果把(a-b)2改寫成〔a+(-b)〕2就和(a+b)2一樣了。這時只要記作“首平方,尾平方,首尾2倍在中央”即可,因為〔a+(-b)〕2也為a2-2ab+b2。  5.用化簡法和串聯法記憶《辛丑條約》的內容
八國聯軍進北京以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奧等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主要內容有四項:①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可化簡為“錢”;②要求清政府嚴禁人民反帝,可化簡為“禁”;③允許外國駐兵于中國鐵路沿線,可化簡為“兵”;④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可化簡為“館”。這四項內容可化簡串聯記作:“前進賓館出新丑”。
6.用化簡記憶法記憶形體相關聯的字
 (1)馬(篤、罵)、烏(嗚)、鳥、鳴、雞、鴨、鵝、鳩、鴆、鵬、鳶、鴛、鴦……
  (2)口、日、曰(白、百)、田(畝、苗)、甲(呷)、由、申(坤、伸、抻、呻)、電……
    (3)艮、良、狼、狠……
    (4)甬、俑、蛹、踴、桶、痛、勇……
    (5)乜、也、他、池、地、馳、弛……
    7.用串聯法記憶14個沿海開放城市
    我國由北往南沿海開放的14個城市是: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北海、湛江。可串記作:“聞您父親逛大連(溫州、寧波、福建、秦皇島、廣州、大連、連云港),天南海北宴請咱(天津、南通、上海、北海、煙臺、青島、湛江)”。 
    8.用串聯法記憶五大經濟特區
    我國五大經濟特區是:珠海市、汕頭市、廈門市、深圳市和海南省。可串記作:“豬仙下深海(珠海、汕頭、廈門、深圳、海南)”。
    9.用化簡法記憶副詞和介詞的使用規則和識別方法
    副詞大都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起修飾動詞或形容詞的語法作用。介詞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短語前,合起來構成介賓短語,對動詞或形容詞起修飾或補充說明的語法作用。副詞和介詞都與動詞和形容詞有關,但緊跟在這兩種詞后面的詞類不同。前者可以化簡記作:“副形動”;后者可以化簡記作:“介代名”。
    八、協同記憶法
    協同記憶,是把視覺、聽覺、動作等結合起來,同時用于記憶某些內容。 
    人們都有這樣的體驗:以前所學過的溜冰、舞蹈、畫畫之類的與動作相聯系的內容最不容易忘記;詩詞、歌曲等吟唱的內容次之;光用眼睛看過的書籍、畫報等披露的內容最易忘記。學習外語,光看不讀、不寫的單詞,比較容易忘記,既看又讀、寫、用的單詞,不容易忘記。其原因在于它們屬于不同的記憶。
    光用眼睛看的默記,是大腦對視覺符號的記憶,謂“視覺符號記憶”,讀、寫和運動性的記憶,包含著專管運動的小腦對肌肉運動的記憶,稱為“運動記憶”。“視覺符號記憶”遺忘速度較快,而“運動記憶”遺忘速度較慢,甚至終生不忘。一個會游泳的人,即使間隔幾十年沒有下水了,想投水自殺也是困難的。
    通過小腦記住的運動動作,并不限于軀干、四肢的運動,也包括身體各局部肌肉的細微運動。如小提琴家一連串準確、持久、迅速的動作,能不假思索地再現出來,幾乎成為習慣性的動作,還有書法家、畫家、雕刻家嫻熟、準確的動作,莫不與運動記憶有關。 

    運動記憶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特別表現為口腔肌肉運動與語言之間的聯系。小時候背誦古詩詞,當時盡管不懂含義,長大后仍能脫口而出,這是小腦對口腔肌肉一連串動作保持牢固記憶的緣故。學外語尤其應該利用運動記憶這個特點。
    有經驗的教師都強調語調感,而語調感的養成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口腔和喉部肌肉的運動。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人的左腦側重于抽象思維,主管語言、代數、邏輯等;人的右腦側重于形象思維,主管直觀圖像、音樂、幾何、綜合創造等。心理學家理查德·湯普森和醫學家斯凱爾研究證明,人的小腦中被稱為“下橄欖核”的部位對記憶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學習中,充分調動人腦視覺中樞、聽覺中樞、語言中樞、運動中樞等各個部位的積極性,協同記憶,對于提高記憶質量效果顯著。原蘇聯心理學家沙爾達科夫的實驗證明:只聽不看的記憶能力是60%,只看不聽的記憶能力是70%,既看又聽的記憶能力是86%。
    應該特別強調的是,通過實驗、制作等實際操作,不僅可以增強感性知識,提高記憶效果,而且由于經常活動手指,還可以使大腦溝回增多變深,提高智能,防止或延緩腦衰老。在大腦運動中樞,與一個拇指相對應的大腦皮層面積相當于與一條大腿相對應的大腦皮層面積的10倍。大腦控制整個軀干的腦細胞數量只相當控制雙手的腦細胞數量的1/4。特別是左手參與實驗、制作等,有利于開發右腦,培養創造力。
    古人讀書講究“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著名學者朱熹在《訓學齋視》中指出:“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文學家蘇東坡,在多年的求知生涯中,養成了抄書的習慣。他的抄書,往往不是為了積累資料,而是為了加強對書的內容的記憶。這兩位先賢的做法,也許是建立在對協同記憶法良好效果有深刻體驗基礎上的吧!
協同記憶法應用于學習實踐,主要應體現在把聽、說、讀、寫、思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
    九、強化記憶法
    強化記憶,是指通過加大刺激強度和提高大腦細胞的興奮程度來提高記憶牢度。其中首次感知的程度很重要。19世紀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他的《論記憶》一書中寫道:“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被燒傷過的兒童就避火,挨過打的狗見了鞭子就逃。”
    一般知識和日常事物,如同過眼煙云,而遇險的場景、受辱的情景和自己用心思考寫成的文章卻終生難忘。其差別在于后者刺激強度大。俗話說:“經師不如訪友,訪友不如丟丑。”這句話揭示了刺激強度與記憶牢度之間的關系。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內容對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可在班內分組搞成語頂針對壘賽。比如男生一組,女生一組,男生說“離心離德”,女生緊接著說“德高望重”,男生再緊接著說“重如泰山”。如此下去,不許重復已經說過的成語,直至有一方被難倒為止。記憶單詞和慣用語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一次嚴肅的考試,你很容易答出的題會很快忘記其內容,而很費勁兒才答出的題或者沒有答上來的題,會長時期不忘。這在心理學中叫做“蔡戈尼效應”。根據這一原理,為提高記憶牢度,在學習上可采取自問自答、相互提問、與人辯論、多做習題、模擬考試等方式來強化記憶。
    根據人體“生物鐘”規律,選擇高效記憶時間來記憶新知識,也可以收到強化記憶的效果。英國有位學者對人腦進行測驗后發現:上午8時,大腦具有嚴謹、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2時思考力最敏捷;晚上8時,是記憶力最強的時刻。
    另有心理學實驗證明:當大腦接受不少復雜信息之后再記憶新知識,會影響新知識的記憶,這叫做“前攝抑制”;記憶了新知識之后再接觸其他知識,容易對已學新知識的記憶產生干擾,這叫做“倒攝抑制”。前攝仰制和倒攝抑制都會影響記憶效果。由此可見,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覺前記憶新知識,可以強化記憶。
    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沒有封閉的圓圈,交給孩子,告訴他這是個圓圈,孩子往往會用筆把沒有封閉的口兒給封上。給孩子講故事說:“唐僧取經騎著一匹白龍驢”,他會馬上更正說:“不對,是白龍馬”。孩子上述心理,為“親合心理”。這種心理,不僅孩子有,大人也存在。聽評書會上癮,看戲劇希望有一個圓滿的結局,都是好奇心和“親合心理”的反映。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好奇心和“親合心理”來強化記憶。比如:通過先吊學生的胃口、先拋出疑點等方法,來加深學生對重要內容的記憶。
    記憶力可以看成是一種力,是矢量,有方向性。當注意力與記憶力相重合、方向一致時,記憶效果最好,否則效果就會不同程度地減弱。根據這一原理,教師應該注意通過風趣、幽默、形象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記憶效果。
    十、重復記憶法
    重復記憶,是把所記憶的內容連續重復或間隔一定時間后再重復學習一次,經過多次重復,實現永久記憶。
    人腦所記憶的東西,會被逐漸淡忘。記憶得越膚淺,淡忘得越快;記憶得越深刻,淡忘得越慢。當淡忘所需要的時間達到比余壽還長時,就終生不忘了。
    淡忘與時間有關。一個大學生畢業后十年內不與任何同學來往,他會把許多同學的名字忘掉。一個高中畢業的農民,在五年之內不讀書、不看報、不寫字,便會提筆忘字。據報載:一個50年代末期從監獄中逃出而隱居深山的男人,30年后人們發現他時,他連最簡單的話都不會說了。
    記憶的深淺不僅與刺激的強度有關,也與重復的次數直接相關。在一定條件下,重復的次數越多,記憶就越深刻。每周一歌或電視劇插曲,剛聽第一遍時感到陌生,然而一周下來,便基本會唱了。
    重復是記憶之母。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80多歲高齡還能熟練地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一百位以內的數。有人向他請教記憶訣竅,他的回答是:“說起來也很簡單:重復!重復!再重復!”
    剛接受新知識時需要重復,否則印象太淺,不會在腦中產生記憶效果。這就像沒有閘的汽車,一直爬到坡頂才能站穩,半坡上熄火就容易溜下來。重復好像發動機,應該把記憶的載重車推上有利于保持信息的“坡頂”再暫告歇息。
    鞏固知識也需要重復,復習的本身就是重復。在心理學研究中,有人曾根據復習次數、時間間隔、淡忘速度三者關系畫了一條記憶曲線。這條曲線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重復的次數越多,忘得越慢;二是遺忘的速度并不簡單地與時間間隔成正比,而是先快后慢。關于后一點,德國著名記憶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用記無意義音節的方法進行過研究。他發現,熟記之后僅過一個小時,就忘記了56%,兩天后又忘記了16%,此后遺忘的速度就大幅度放慢,6天后雖然還有遺忘,但僅繼續遺忘3%。可見第一次復習應該及時,新學習的內容最好在12小時之內復習一下,抓住記憶還比較清楚、腦子中記憶的信息量還多的時候進行強化。第二次復習時間間隔可以稍長,比如兩天。再往后,間隔可以更長,比如依次為一周、半月、一月、半年、一年、幾年。復習所用的時間也會依次縮短,甚至只要用眼或耳過一遍就行。這樣先重后輕、先密后疏地安排復習,效果極佳。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學者顧炎武,可以背誦14.7萬字的十三經。他記憶容量大,準確度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得法。據《先正讀書訣》記載:“林亭十三經盡皆背誦。每年用3個月溫故,余月用以知新。”林亭即顧炎武。
    許多同學為了應付考試,喜歡搞臨陣磨槍,這樣突擊學習的知識多達不到永久記憶的目的,往往是記得快忘得也快,就像狗熊掰棒子,雖然掰得很多,但最后所剩無幾。科學的做法是:對于基礎性的、必須內儲的知識,盡量早日融會貫通,并適時安排復習;對臨時應付性的、沒有必要長期內儲的知識搞臨陣磨槍。
    還有許多同學在學習內容的安排上有一種惰性,知新時便忘記了溫故;復習某一門課程時,便把其他課程忘在一邊。這種做法也不可取。這是因為,當你專注于復習或學習某一門課程時,其他課程的內容因擱置太久而幾乎忘光了,再復習時不免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如果適時安排復習,則既省時又省力。復習就像打掃覆在記憶上的灰塵一樣,灰塵很少時,一吹即掉;灰塵很多時,雖用水洗也難見本色。科學的做法是:各科知識學習齊頭并進,復習也齊頭并進。在復習時,第一遍先粗線條地記憶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通過系統歸納,使之網絡化,并記憶在頭腦里;第二遍做書中的例題,做完后與書上的題相對照,力爭“一步不少,一字不落”;第三遍做書上的習題,達到一看即懂的程度。此后,再去選做一些參考書上的習題。

遲雅實用學習記憶法 相關內容:
  • 一些記憶里的畫面

    且放,淺笑入夜。收起,用力放開,放遠一點,就說那些年的小鏡頭吧,好了,開始吧~那是堤岸的斜坡,那里有片草坪,雖然這坡坎坷不平,雜草叢生的。但它給感覺很舒緩,那些草也高低差不多。是什么草的就記不大清了,只知道有一種藥草。...

  • 記憶教案系列

    第一課時跟著音樂念一念 找不同 系列回憶訓練(一)一、跟著老師念一念目的:訓練幼兒的聽覺記憶能力。準備:12組數字如下方法:下面有12組數字,請小朋友先聽老師念一遍,然后再復述出來。(老師念一組,孩子復述一組)。...

  • 家庭的記憶

    教育目標:通過家庭中特殊日子的整理和家庭中難忘事情的回憶,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家庭的溫暖,感受到家庭對自己的重要性,從而產生“我愛我家”的情感。重點: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家庭的溫暖,感受到家庭對自己的重要性。...

  • 金色的記憶(大班美術活動)

    主題活動——豐收的季節之江蘇省淮安市青少年宮藝術幼兒園陳艷一、活動目標:1、通過欣賞《拾穗者》和認識色環,讓幼兒了解秋天的色彩,并尋找秋天的主色調。...

  • 培養記憶智能

    良好的記憶力是職校生畢業后工作之必需。記憶是認識的基礎,學生要在地理課上獲得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必須以記憶大量地理知識為前提。在培養學生的地理記憶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記憶內容。教師在課堂上應突出重點記憶內容。...

  • 壓力與記憶

    當你正在設法回想事情時,有個討厭鬼會讓你在思考階段。它就是壓力,壓力會破壞你的記憶,把它搞得團團轉,不讓你達到層次五的下意識想法過程。 壓力包含兩種——情緒壓力與生理壓力。...

  • 《家庭的記憶》說課

    一, 說教材 本課是"我的成長與家庭"這一單元中的一課.在了解家庭結構,體會家庭親情,分擔家務勞動的基礎上,讓兒童從縱向了解自己的成長與家庭發展變化的關系,進行家庭傳統與家庭價值觀的教育.根據這一主題,教材分成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

  • 如何防止記憶減退?

    一名現以保送上北大的同學說,平時考試之前,學習非常累, 常感到記憶力下降,看后邊忘前邊,用過許多補腦產品,但沒有效果,1997年高考前用金藍鯊進行補氧后,自覺頭疼逐漸消失,記性也好了,精力充沛,終于步入理想大學,記憶力到底與什麼有關? 其...

  • 學習的原理與方法:增強記憶 克服遺忘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成功的保證。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老師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如何對學生進行學學習方法指導呢?我們必須看到,學習方法是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學習理論在學習中的具體應用。...

  • 記憶

  • 記憶

    一、教學目標:1.了解本文從這一獨 特視角出發來剖析人生與 人性的寫法,領悟詩情與哲理2.誦讀及語感的培養3.借鑒、吸收精美語段二、重點、難點:1.精巧的構思,層層深入的寫法。2.比喻、排比的巧妙運用3.安排一課時。...

  • 1970年的記憶閱讀答案(精選3篇)

    在文章《1970年的記憶》里,作者想要講述的是一件怎么樣的回憶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網絡整理的《1970年的記憶》閱讀題目及答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 那片土地,那些記憶──《土地的誓言》解讀(精選12篇)

    北京廣播學院文學院 顏浩端木蕻良是東北流亡作家群的重要成員。這個創作群體包括了“九一八”事變之后從東北流亡到上海及關內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除了端木外,還有蕭紅、蕭軍、舒群、駱賓基、羅烽、白朗和李輝英等人。...

  • 那片土地,那些記憶──《土地的誓言》解讀(精選13篇)

    北京廣播學院文學院 顏浩端木蕻良是東北流亡作家群的重要成員。這個創作群體包括了“九一八”事變之后從東北流亡到上海及關內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除了端木外,還有蕭紅、蕭軍、舒群、駱賓基、羅烽、白朗和李輝英等人。...

  • 1970年的記憶閱讀答案

    在文章《1970年的記憶》里,作者想要講述的是一件怎么樣的回憶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網絡整理的《1970年的記憶》閱讀題目及答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 雜文收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av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 日韩成人影院在线 |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精品视频 | 久久久久夜夜夜综合国产 | 韩国午夜理论a三级在线观看 | 99情趣网视频 | 日韩www.|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亚洲 | JVID亚洲精品无圣光图套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逆3p | 国产精品国模大尺度视频 | 完美世界免费完整观看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四虎影视在线 | 午夜爱爱小视频 | 国产美女自拍小视频 | 日本毛毛片 | 欧美亚洲网站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加勒此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4438 | 久久精品国产视频 | 精品在线99| 91爱啪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男男系列 |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在线看 | 黄色毛片免费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97中文字幕第十二页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狠狠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苍井优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91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天码无卡在线观看 | 国产乱妇乱子视频在播放 | 曰韩黄色片 |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黄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A片 | 在线观看一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