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知識點總結(精選16篇)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1
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并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 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圣人”,孟子被稱為“亞圣”,兩人并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圣”,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fǔ)
1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臺、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
語文知識匯總(三)
中國文學之最
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
現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2
一、常見借代詞語
1、桑梓:家鄉
2、桃李:學生
3、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學
6、烽煙:戰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傴僂,黃發:老人
16、桑麻:農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3
實詞:名詞(木)、動詞(跑)、形容詞(美麗)、數詞(一)、量詞(位)、代詞(你、我、他們) 1、詞性劃分
虛詞:副詞(特別、不)、介詞(在、關于)、連詞(和)、助詞(著、的、啊)、象聲詞 2、近義詞和反義詞
(1)意思相同的詞:“爸爸——父親”、“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詞:
詞義的輕重不同:“愉快”→“高興”→“快活”詞的意義上辨析 詞義的范圍不同:“戰斗”和“戰役” 詞義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斷”和“武斷” 詞的搭配關系不同:“嚴厲”和“嚴格”
詞的用法上辨析,適用對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別人)
(3)反義詞:
絕對反義詞:“生”→“死”;“富”→“窮”辨析角度:意義和感情色彩 相對反義詞:“前”→“后”;“高”→“低”
3、詞語歸類——分類記憶法例如:按照植物、動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類 4、詞語結構 一到三年級語文知識點總結:“一群群”
一到三年級語文知識點總結BB:“重重疊疊”、“干干凈凈” ABAB:“研究研究”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4
三、優美語言(讀記)
1、積累描寫春天的詞語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百花盛開 萬物復蘇 冬去春來 鳥語花香
萬紫千紅 春意盎然 春色滿園 百花爭艷 春風送暖 陽光明媚
風和日麗 春暖花開 和風細雨 萬物爭春 春風拂面 春色滿園
春色宜人 百花盛開 萬象更新 氣象萬千 春風化雨 和風細雨
2、 積累四字詞語
引人注目 興致勃勃 歡歌笑語 自言自語 東張西望 滿山遍野 沒完沒了
3、 詞語搭配
綠油油的柏樹 茁壯的樹苗 難忘的日子 有趣的問題 滿意的笑容 美麗的風景
精彩的球賽 暖和的被子 安靜的港灣 胖乎乎的小手 紅潤潤的小手
高興地說 奇怪地問 仔細地看 悄悄地離開
一群小鳥 一個樹坑 一棵樹苗 一張畫 一個女孩 一場球賽 一個秘密
4、 優美句子
1)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輕輕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一棵綠油油的小柏樹栽好了,就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里。
3)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靜的港灣,享受家的溫暖。
一年級語文知識總結(三)
二、形近字(說區別,口頭組詞)
和—禾 千—干 李—杏 秀—季 香—春 連—車 遠—完 定—家 向—同
以—從 后—右 意—音 先—洗 趕—起 明—朋 級—綠 才—閉 隊—認
螞—媽 空—紅 房—放 網—風 黃—共 童—立 葉—早 那—哪 往—主
三、多音字(讀記)
處理 處方 到處 處長 長大 長進 年長 長處 特長 長遠
望著 走著 著急 著涼 掃帚 掃地
四、近義詞(讀記)
連忙——馬上、趕忙、急忙 仿佛——好像 感激——感謝
五、優美語言(讀記)
1、 積累詞語
和風細雨 萬紫千紅 山清水秀 鳥語花香 焦急不安 聰明活潑 五顏六色 三個一群 五個一伙 游來游去 飛來飛去 跑來跑去 跳來跳去 高高興興 干干凈凈 花花綠綠 洗洗澡 澆澆水 彎彎腰 搖搖頭 透透氣 拍拍手
2、 詞語搭配
花花綠綠的鵝卵石 五顏六色的鮮花 亮晶晶的眼睛 綠油油的荷葉 青青的假山 青青的小蝦 綠綠的草坪 彎彎的小路 雪白的貝殼 鳥蛋涼涼的 涼涼的鳥蛋 小路長長的 長長的小路 楊樹高高的 高高的楊樹 高遠的藍天 會心的微笑 可口的松果 美麗的夏夜 精彩的球賽 有趣的問題 悶熱的天氣 一座花壇
透明的翅膀 淘氣的娃娃 一個松果 一只松鼠 一棵松樹 幾場蒙蒙細雨 一條蛇
一片茂密的松樹林 一把掃帚 一個塑料袋一只螞蟻 一根水草 一陣雷聲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5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
字音字形
(一)字音
玄奘(zàng) 戈(gē)壁 海市蜃(shèn)樓 呈(chéng)現
(二)形近字
戳(chuō):戳穿 戳脊梁骨 截(jié):截斷截然不同 戮(lù):殺戮 戮力同心
詞語解釋
凈是沙:副詞,表示單純而沒有別的;只。
不勝:不能忍受。勝,能夠承擔或承受。
開小差:私自離開隊伍。
單槍匹馬:比喻單獨行動,沒有別人幫助。也說匹馬單槍。
光怪陸離:形容形象奇異、色彩繁雜。
渴不可耐:受得住,禁得起。
可望而不可即:靠近,接近。
作怪:作祟(suì),迷信的人指鬼神跟人為難。
呈:呈現,顯出,露出。
怪異:奇異。
文學常識:
作者簡介:竺可楨(1890—1974),氣象學家、地理學家和教育家,我國近代氣象事業創始人之一。
課文內容分析
(一)題目解說
文章的題目點明說明內容,“奇怪”一詞,引起人們的探求知識的愿望,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結構分析
第一節:從“古代親身到過沙漠”的大量人物中,突出“晉僧法顯”和“唐僧玄奘”兩個人物,寫出他們對沙漠“可怕”和“恐懼”的觀感。
第二節:以設問開頭,暗含著對法顯、玄奘所說情況的否定態度。
第三節:從古代法顯、玄奘“深入大戈壁”時的困苦條件,解釋他們覺得沙漠“可怕”的原因。
第四節:從科學的角度解說沙漠中“光怪陸離”現象的原因。
第五節:從科學的角度解說沙漠中的“鳴沙”現象。
(三)整體感知
1、重點段落分析
古代親身到過沙漠的人,如晉僧法顯、唐僧玄奘,都把沙漠說得十分可怕,人們對它也就產生了恐懼的心理。法顯著《佛國記》說,沙漠里有很多惡鬼和火熱的風,人一遇見就要死亡。沙漠是這樣荒涼,空中看不見一只飛鳥,地上看不到一只走獸。舉目遠看凈是沙,弄得人認不出路,只是循著從前死人死馬的骨頭向前走。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十二也說,東行入大流沙,沙被風吹永遠流動著,過去人馬走踏過的腳印,不久就為沙所蓋,所以人多迷路。
[段解] 從“古代親身到過沙漠”的大量人物中,突出“晉僧法顯”和“唐僧玄奘”兩個人物,寫出他們對沙漠“可怕”和“恐懼”的觀感。這兩個人都是歷史上知名的人物,萬里跋涉走過各處,他們對沙漠的感受,集中表現了古人對沙漠的認識和情感。法顯和玄奘,“都把沙漠說得十分可怕”,雖相隔二三百年,“可怕”的感受卻完全一致;“人們對它也就產生了恐懼的心理”,可見他們的說法影響之大,同時也可以看出人們的愚昧和盲從。在概括兩個人物對沙漠的感受的基礎上,文章具體敘說了他們各自著作中的有關內容,這些敘說讓讀者觸目驚心,也激起了讀者探求真相的欲望,很好地引出了下文。
[鑒賞]“沙漠里有很多惡鬼和火熱的風”“沙被風吹永遠流動著”將沙漠寫得無比恐怖;“空中看不見一只飛鳥,地上看不到一只走獸。舉目遠看凈是沙”將沙漠寫得十分荒涼;“認不出路,只是循著從前死人死馬的骨頭向前走”多少沙漠過客遭到悲劇的結局。
沙漠里真有魔鬼嗎?在那時人們的知識水平看起來,確像是有魔鬼在作怪。但是人們掌握了自然規律以后,便可把這種光怪陸離的現象說清楚。這種現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見的。遠。當人們歡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時候,這蔚藍的湖卻總有那么一個距離,所謂“可望而不可即”……成為空中樓閣,又叫做海市蜃樓。
[段解]這部分作者描寫了被稱為“魔鬼的海”的沙漠現象,對這一沙漠現象他并未馬上加以解釋。而是娓娓敘說法國數學家和水利工程師孟奇的故事,讓他在隨軍出征經過沙漠的途中回答好奇的士兵的發問,運用光線折光和反射的原理,科學地說明了“魔鬼的海”以及“海市蜃樓”的成因,深入淺出,富于趣味。
2、重點語句點撥
(1)解放以來,我們的地質部、石油部、中國科學院的工作人員已經好幾次橫穿x疆塔克拉瑪干大戈壁,并沒有什么鬼怪離奇的東西阻擋了他們的行進,這是什么緣故呢?
理解:“地質部、石油部、中國科學院的工作人員”身份的交代,寓含著在科學工作者面前奇怪現象可以正確解釋的意思。設問句,啟人深思,引人入勝。
(2)玄奘也是單槍匹馬深入大戈壁,所謂孫行者、豬八戒、沙和尚等隨從人員,那是小說《西游記》中的神話人物,那時既無大隊駱駝帶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來,更談不到汽車飛機來支援,當然就十分困苦了。
理解:這一句中包含了兩個比較,一是當時一人獨行與駝隊上路的比較,二是舊時裝備與現在“汽車飛機來支援”的比較,無論是哪種比較,法顯、玄奘都處于弱勢,這樣“當然”就會有“十分困苦”之感了。這部分從一般事理的角度加以解說,實事求是,令人信服。
(3)在沙漠里不但光線會作怪,聲音也會作怪。
理解:這是一個遞進句,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自然地引出了對更為奇怪的“聲音作怪”的現象的研究。
3、主題
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以來被視為魔鬼作怪的可怕現象,從科學的角度做出了正確的解釋,表明了一切怪異現象都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說明的真理。
4、寫作特點
(1)示異釋疑,吸引力強
文章題為“沙漠里的奇怪現象”,起筆即以沙漠“十分可怕”、令人“恐懼”的景象吸引讀者,而后,以設問方式步步引導讀者探尋其中奧秘:“沙漠真像法顯和玄奘所說的那樣可怕嗎?”“沙漠里真有魔鬼嗎?”在帶著讀者思考的過程中,文章由淺入深,由解說小疑到解說大疑,如開始時只是從古今裝備條件對比的角度,指出由于法顯、玄奘們“單槍匹馬”深入大戈壁,連清水食品都不足,自然“十分困苦”,而后才從科學的角度進行解說,進入文章主體核心部分。“在沙漠里不但光線會作怪,聲音也會作怪”,這個遞進句式,也含著被解說現象愈益奇特,解說愈來愈深的意思。值得讀者注意的,是解說聲音作怪現象時,是“據一些專家的意見”而談,可見還未形成共識,有待進一步探索,這就進一步激起了讀者的興趣。
(2)語言準確生動,可讀性強。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帶有一定的文藝色彩。從表達方式的角度來說,兼有說明、記敘、議論,內容涉及光學、聲學原理,法顯、玄奘、孟奇及“自己”的經歷和故事,解說嚴謹,事情真實,畫面逼真,文筆既有說明文的樸實準確,又有散文的生動形象,不少詞語繪聲繪色,如“隆隆之聲”“轟隆的巨響,像打雷一樣”“碧藍的清水”“蔚藍的湖”“蔚藍的天空”等等,瑯瑯上口,富于美感。從修辭的角度來說,文章運用了設問、引用、比喻等多種手法,多姿多彩而富于趣味,值得讀者體味。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6
27.談笑風聲(生) 63.終生(身)受益 99.世外桃園(源) 145.急燥(躁)
28.人情事(世)故 64.名不符(副)實 100.臟(贓)款 146.坐陣(鎮)
29.有持(恃)無恐 65.不能自己(已) 101.回(迥)然不同 147.就序(緒)
30.額首(手)稱慶 66.姿(恣)意妄為 102.彈(殫)精竭慮 148.九洲(州)
31.旁證(征)博引 67.雄奇俊(峻)拔 103.張惶(皇)失措 149.俏(悄)然
32.飲鳩(鴆)止渴 68.身體姿式(勢) 104.泰(淡)然處之 150.峻(竣)工
33.打破記(紀)錄 69.了了(寥寥)無幾 105.床第(笫)之私 151.編篡(纂)
34.名符(副)其實 70.尤(猶)如猛虎下山 106.老聲(生)常談 152.格(恪)守
35.灸(炙)手可熱 71.維(惟)妙維(惟)肖 107.開天劈(辟)地 153.蜇(蟄)伏
36.寧缺勿(毋)濫 72.可望不可及(即) 108.一杯(?)黃土 154.表帥(率)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7
1、形容春天的成語:
鳥語花香、百花齊放、繁花似錦、桃紅柳綠、春色滿園、春意盎然
2、描寫夏天的成語:
驕陽似火、汗流浹背、烈日炎炎、暑氣蒸人、熱浪炙人、烈日當空
3、形容秋天的成語:
秋高氣爽、天高云淡、紅葉似火、金風送爽、秋風習習、碩果累累
4、形容冬天的成語:
冰天雪地、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白雪皚皚、鵝毛大雪、寒冬臘月
5、描寫山的成語:
重巒疊嶂、崇山峻嶺、懸崖峭壁、連綿起伏、峰巒雄偉、危峰兀立
6、描寫水的成語:
滔滔不絕、一瀉千里、波瀾壯闊、驚濤駭浪、濁浪排空、波峰浪谷
7、描寫山水的成語:
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綠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8、含有云的成語:
騰云駕霧、壯志凌云、云霧迷蒙、風卷殘云、彤云密布
9、描寫建筑物的成語:
亭臺樓閣、富麗堂皇、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別有洞天、鱗次櫛比
10、描寫花的成語:
花團錦簇、繁花似錦、百花齊放、姹紫嫣紅、萬紫千紅、鳥語花香、花紅柳綠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8
第一單元 知識要點歸納
一、會寫字及組詞
1 找春天
脫tuō 凍dòng溪 xī棉 mián探 tàn搖 yáo 野yě躲 duǒ解 jiě
脫(脫節、脫身、解脫)
凍(解凍、冷凍、冰凍)
溪(溪水、小溪、溪流)
棉(棉被、棉花、棉衣)
探(打探、探病、探聽)
搖(搖頭、動搖、搖籃)
野(野外、原野、田野)
躲(躲閃、躲開、躲雨)
解(解除、解放、分解)
2 古詩兩首
未wèi追 zhuī店 diàn枯 kū 徐 xú燒 shāo榮 róng菜 cài宿 sù
未(未來、未必、未定)
追(追問、追求、追趕)
店(書店、店面、店員)
枯(枯草、枯葉、枯黃)
徐(徐徐、徐州、姓徐)
燒(燒水、發燒、高燒)
榮(光榮、榮華、榮幸)
菜(白菜、種菜、青菜)
宿(住宿、宿舍、宿愿)
3 筍芽兒
岡gāng 世shì界 jiè 轟hōng筍 sǔn芽 yá 喊hǎn 呼 hū喚 huàn
岡(山岡、井岡山、岡巒)
世(世界、去世、世紀)
界(世界、國界、邊界)
轟(轟動、轟炸、轟擊)
筍(筍芽、竹筍、春筍)
芽(豆芽、發芽、葉芽)
喊(喊叫、呼喊、哭喊)
呼(呼聲、呼叫、呼吸)
喚(呼喚、叫喚、喚醒)
4 小鹿的玫瑰花
弟dì哥 gē骨 gū抽 chōu 拐guǎi 澆jiāo終 zhōng 靜jìng 躺tǎng謝 xiè 漸jiàn微 wēi
弟(弟弟、兄弟、表弟)
哥(哥哥、表哥、大哥)
抽(抽水、抽打、抽出)
骨(花骨朵、骨頭、骨氣)
拐(拐杖、拐賣、拐彎)
澆(澆水、澆花)
終(終于、終點、終生)
靜(安靜、寧靜、冷靜)
躺(躺下、平躺、躺椅)
謝(謝謝、感謝、道謝)
漸(漸漸、逐漸、漸變)
微(微笑、輕微、細微)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9
一、句子的構成
句子是由詞構成的。一個句子一般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前一部分說的是“誰”、“什么”,后一部分說的是“怎么樣”“是什么”。例如:“春天來了。”“我們是少先隊員。”這兩個部分大多數句子都不可缺少,它們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動作的詞后面還有一個連帶成分,表示動作對象。例如:“外賓們游覽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這三種成份外,還帶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這些附加成分的標志。例如:“錢學森享受著優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談著。”“人們把現場圍得水泄不通。”
二、句式
有的句子可以變換句子的形式。有的是為了突出強調某種事物;有的是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的需要;有的為使所表達的語句更簡潔,把兩句改寫成一句。
例1、“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改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真理嗎?”(把陳述句改成反問句,為了強調突出勞動創造財富這一真理。)
例2、凡卡說,他在給爺爺寫信。改成:凡卡說:“我在給爺爺寫信”。(把第三者的轉述改成某人直接敘述的話,使人讀起更親切。
例3、我羨慕他。他聰明。改成:我羨慕他聰明。(把兩句合并成一句使語句更簡潔。)
例4、我把三百顆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適應語言環境的需要。
另外還有幾種特殊的句式:
有的一個句子中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如:王老師推開門走進教室。
有的一個句子中兩個詞說法不同但表示同一對象。如:第十一屆亞運會在我國首都北京召開。
三、修飾句子
在學過的課文中,我們要著重掌握以下幾種修飾句子的方法:
、疟扔。俗話叫“打比方”。一種是明顯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詞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陽象個紅球,慢慢地升起來。另一種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詞有:是、成為、變為等。例如:老師是辛勤的園丁。
、瓶鋸。運用豐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寫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縮小的寫法叫夸張。如:大蟲怒吼一聲,就象晴天里起了個霹靂,震得山岡也動了。
⑶擬人。借助豐富的想象,把物當作人來寫的方法。運用擬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覺得生動、形象、親切。如:田野里,小蟲為他演奏。
、扰疟。用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詞組排列起來,表達意義密切相關的內容,借以增強語氣。如: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⑸對偶。對偶句結構整齊勻稱,讀起來瑯瑯上口。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四、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著手修改。修改時,注意不要改變原句的意思。常見的病句有以下幾種:
⑴成份殘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讀了《革命烈士詩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誰“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沒說出來。這個句子應該補上“我”或“同學們”一類詞語。
、拼钆洳划敗<淳渥拥闹饕煞葜g,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間搭配不當。
如:春天的蘇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把這個句子簡縮后就可看出,“蘇州是季節”,顯然不通。只要改成蘇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就通順了。
、乔昂竺。一句話必須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業基本上全部做完了;丶易鳂I要么是“基本上”做完(還有少量沒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點兒都沒有剩下)。又說是“基本上”,又說是“全部”顯然是矛盾的,兩種說法只能保留一種。
⑷重復羅嗦。有些句子形容詞用得過多,意思重復,甚至改變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詞語刪去,句子就明白簡潔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點。“缺點”當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刪去句子就簡潔了。
、刹缓线壿嫛
如:商店的貨架上擺滿了葡萄、蘋果、梨和水果。因為“水果”包括了葡萄、蘋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應該把“水果”刪去。
⑹詞序不對。即句子里的詞語排列的先后不合適。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艱巨任務。調整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艱巨任務”。
⑺形容不當。
如:王老師講完故事,教室里響起排山倒海的掌聲。教室里不可能出現“排山倒海”的掌聲,形容不當,可改為熱烈的掌聲。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10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過適當的描寫方法、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
情節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容,以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的方法、技巧。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開端 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發展 刻畫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 表現沖突,揭示主題。
結局 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環境 主要理解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作用。
自然環境 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推動情節發展。
社會環境 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鋪墊下文內容。
北師大版初一語文知識點總結(三)
試卷題目常見的一些術語(問題):
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征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表現手法的分析是一種很泛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題目的答題要求,要簡潔準確地答題,對有些題目如欣賞寫作技巧的題,應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題材與體裁風格等來準確把握,選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說塑造人物的種種手法,如散文抒發情感的種種手法等,盡量抓到得分點。
7、注: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句式),如體現了什么,強調了什么,強化了什么,營造了什么,表現了什么,還有深化了主題,點明了題旨等等。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11
關于蓮的詩句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如夢令》
關于春天的詩句
1.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關于雨的詩句
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李商隱《夜雨寄北》
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3.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趙師秀《約客》
4.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關于酒的詩句
1.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杜牧《赤壁》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李白《行路難》
3.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范仲淹《漁家傲 秋思》
關于月的詩句
1.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水調歌頭》
4.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12
1、《竊讀記》作者:林海音
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我”匆匆趕到書店,藏于大人中間或借著雨天匆忙而貪婪地讀書,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中心思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2、《走遍天下書為侶》作者:英國作家,尤安•艾肯
主要內容:面對孤寂漫長的旅程,作者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戴上一本書上路,書如友,書似家,反復讀一本書如與老朋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總會有新的感受,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地讀,就會有百讀不厭。
中心思想:對讀書的喜愛之情。
3、《泊船瓜州》(寫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
這是一收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念和熱愛。
4、《秋思》(敘事抒情)作者:唐,張籍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5、《長相思》(寫景、敘事融為一體)作者:清,納蘭性德
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
6、《梅花魂》作者:陳慧瑛
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我”回憶外祖父教我唐詩宋詞,讀到思想詩時,總會落淚;外祖父應年齡大不能回國時,像小孩子一樣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臟墨梅圖而發脾氣;在我回國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圖;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絹這幾件事。 中心思想: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眷戀之情。
7、《鯨》(常識性說明文) 主要內容:本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課文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做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8、《新形玻璃》 主要內容:課文分別介紹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種新形玻璃的特點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課文運用了:舉例說明、數字說明、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9、《釣魚的啟示》 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親去釣魚,由于離捕撈鱸魚開放時間還有兩小時,父親要“我”把好不容易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當時,我很不樂意,但還是依依不舍地把魚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師,深深體會到了: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啟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就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魚”指吸引人的,讓人動心的事物,如:金錢、地位、榮譽…
10、《落花生》(敘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許地山 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我們”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談論花生好處的事。 做人的道理:要學習花生內在秀美,不求虛名,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奉獻;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13
1. 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圣陶
2.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3. 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龍須溝》
4.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
5. 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6. 第一位田園詩人: 東晉,陶淵明
7.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8. 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9. 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 墨
10. 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圣和亞圣。
11.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 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后者恬淡疏樸
12. 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4. 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 我國的魯迅
15. 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 奧德賽
16. 二拍: 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凌蒙初)
17. 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隱 杜牧
18. 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 郭沫若
19. 史學雙璧:史記 資治通鑒
20.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 武昌黃鶴樓 南昌滕王閣
21. 歲寒三友: 松 竹 梅
22. 三輔: 左馮翊 右扶風 京兆
23. 科考三元: 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24. 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25. 中國三大國粹: 京劇 中醫 中國畫
26.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馮夢龍)
27. 儒家經典三禮:周禮 儀禮 禮記
2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吏
29. 三別: 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30.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 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31. 茅盾“蝕“三部曲: 幻滅 動搖 追求
32. 農村三部曲: 春蠶 秋收 殘冬
33.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34.《春秋》三傳: 《左傳》 《公羊傳》 《谷梁傳》
35.三王: 夏禹 商湯 周公
36. 三山: 蓬萊 方丈 瀛洲
37.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棠棣之花
38. 巴金“愛情“三部曲: 雷 電 雨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3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40. 三代: 夏 商 周
41.三原色:紅 綠 藍
42. 三體石經:尚書 春秋 左傳 古文 小篆 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43. 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 既嫁從夫 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 婦言 婦容 婦功 品德 辭令 儀態 女工
44. 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夏至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后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 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 群為臣綱 夫為妻綱 五常:仁 義 禮 智 信
46. 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師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藥婆 接生婆
47. 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農 五帝:黃帝 顓瑣 帝嚳 堯 舜
48. 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釋 九流:儒家 道家 陰陽 法 名 墨 縱橫 雜 農
49. 三山五岳: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岳:東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華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初中語文知識點(三)
第一部分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
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 道理論據。
第二部分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 論據、 論證。
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 分析問題(本論)、 解決問題(結論)。
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 連貫、 得體。
第三部分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四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 感嘆句。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記敘的四種順序:順敘、 倒敘、 插敘、 補敘。
引號的四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或著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注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 ④表話題轉換 ⑤表意思遞進
第五部分
六種說明方法:舉例子、 打比方、 作比較、 列數字、 分類別、 下定義。
六種邏輯順序:①總←→分 ②現象←→本質 ③原因←→ 結果④慨括←→具體 ⑤部分←→整體 ⑥主要←→次要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
六種病句類型:①成分殘缺 ②搭配不當 ③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④前后矛盾 ⑤語序不當 ⑥誤用 濫用虛詞(介詞)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六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征、對比、襯托(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
第六部分
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 偏正短語、 主謂短語、 動賓短語、后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
七種復句類型:①并列復句 ②轉折復句 ③條件復句 ④遞進復句 ⑤選擇復句 ⑥因果復句 ⑦假設復句
第七部分
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①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②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劭鋸--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⑤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 ⑥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
、咴O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⑧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第八部分
一、掌握說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1分類別:把……分別加以說明,顯得條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強了說服力,也增強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詮釋: 對……進一步解釋說明,讓讀者對……有進一步的認識.
5舉例子:具體說明……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6下定義:準確而簡明地揭示了……的本質特點,使說明更加嚴密。
7作比較:把……和……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的特點.
8列數字: 用具體的數據……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9.列圖表:具體說明了……特點, 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10.摹狀貌:具體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顯得生動活潑.
二、感悟說明語言。
修飾性、限制性詞語(如:基本上、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別、大多數、更、也許、常常、在當時、絕大部分、主要、幾乎……)能否刪除或替換,為什么?
語言準確類答題方法:
1.“”詞好在哪里?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2.文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這樣的題目分四步:
A:判斷,一般是不能刪
B:解釋這個詞語在這句話中的含義,在程度.狀態.性質.范圍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較:即比較刪掉這個詞語與沒有刪掉以前的區別,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意思變為“…“,與實際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結尾一定要有這樣的句子: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答題模式:不能刪。因為“”詞表示……,刪掉后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這與文意不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14
《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字音
臆(yì)斷 迥(jiǒng )然啁啾 (zhōujiū) 喈喈( jiējiē )
翌( yì )日 毋寧(wúnìng ) 門樞(shū ) 鉸鏈(jiǎoliàn )
嗣后(sì) 闡(chǎn)釋 臆度(duó) 寬宥(yòu )
篤(dǔ)信 窒(zhì)息 幢(zhuàng)
形近字
乏(fá):貧乏 疲乏 泛(fàn):空泛泛濫
詞語解釋
穎慧:聰明(多指少年)
生性:從小養成的性格、習慣
聊以自娛:姑且用來自尋樂趣
臆斷:憑主觀推測來斷定
迥然不同:形容差別很大
驅使:指推動
見識:指接觸事物,擴大見聞
門樞:門上的轉軸
茫昧:模糊不清
閱歷:指由經歷得來的知識
嗣后:以后
知悉:知道
徒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闡釋:闡述并解釋
故此:因此,所以
聲言:公開地用語言或文字表示
臆度:臆測,主觀地推測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15
詩兩首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匿nì笑 嗅xiù 膝xi
2.用恰當的詞語填空。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2)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2.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金色花》第4段
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金色花》選自《泰戈爾詩選》,作者泰戈爾,印度(國名)文學家,獲諾貝爾文學獎。
2.《紙船》選自《繁星》,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詩人、作家(稱謂),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
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16
第4課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琺瑯fà láng 脂zhī粉 驚駭hài 箱篋qiè 野蠻mán
2.解釋下列詞語。
(1)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說明。(2) 蕩然無存:指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一點也沒有留下。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請您想像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就是圓明園。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后宮,造城樓,里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選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人名),法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