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6篇)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4、通過讀課文學習,激發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練習朗讀和認字,讀好問句。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老師今天要請大家幫三個忙,你們愿意嗎?
1、認字
第一個忙是,今天早上,老師收到太陽公公的許多小禮物,每個小禮物上都有一個精美的字,你們能幫老師把他認出來嗎?要是認識,就大聲讀出來,不認識的話,就把小手高高的舉起來。
出示太陽生字卡,并把學生不認識的字帖在黑板上。
這幾個小太陽有的同學還不認識,沒關系,待會你就會認識他們了。
2、畫尾巴
第二個忙嘛,老師認識一個小朋友,他呀是一個粗心的小畫家,我們一起幫幫他好嗎?
課件出示:《粗心的小畫家》,學生幫助丁丁改畫。
第三個忙是,這些小動物們要比尾巴,你們能給他們做裁判嗎?他們要比什么呢?
課件出示課文第一節內容。師讀,問:裁判們請評一評吧!
wěi ba bǐ
仔細看看它們的尾巴一樣嗎?(板書:尾 巴)這節課我們就來比比它們的尾巴。(板書:比)
領讀課題,齊讀課題:6.比尾巴。
二、自讀識字:
1. 提出自學要求:看圖輕聲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想想這首兒歌告訴我們什么。
2. 各自輕聲讀兒歌。
3. 檢查生字的讀音。
shuí de cháng hǎo xiàng hóu zi sōng shǔ biǎn
誰 的長 好 像 猴子 松 鼠 扁
三、合作交流:
1. 指名四位小朋友分節讀兒歌。(正音)
2. 討論:這首兒歌告訴我們什么?
過渡:這首兒歌告訴我們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這節課先來學習第一、二兩節。
四、品讀領悟:
(一)品讀課文第一節:
1.指名讀第一句。
出示黑板;誰的尾巴長?
師述:這首兒歌一開始就提出了問題;誰的尾巴長?問題后面的標點符號就叫問號。(齊說)讀問句要注意聲調向上揚。
(領讀兩遍)
理解:“誰的”,“誰的”還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哪一個)讀這句話時要強調“誰的”。(圈出重音“誰”)還要強調“誰的尾巴”要連起來讀。(劃連線誰的尾巴)
領讀,指名讀,齊讀。
2.指名讀第二句。
出示黑板:誰的尾巴短?
提問:讀時強調哪一個詞?(圈出重音“誰”)哪幾個詞要連讀?(劃連線誰的尾巴)這句話還可以怎么問呢?
3.指名讀三句。
出示黑板;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評議。
強調注意“誰的尾巴”要連讀,(劃連線)“誰的”要強調。(圈出重音“誰”)
引說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就是——
4.小結過渡。
第一小節提了三個問題,第二小節回答了這三個問題。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這兩個問題怎樣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二)細讀課文第二節:
1. 放錄像,教師比劃。提問,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個長,哪一個短呢?(對,長和短,比較就能看出來了)
2. 第二節里哪兩句話回答了這兩個問題?(出示黑板)
3. 指導朗讀理解o。
①“猴子的尾巴長”回答了第幾個問題?老師問的時候強調“誰”,答的時候要強調哪一個詞?(圈出重音“猴子”)老師問,學生答。還要注意哪幾個詞要連讀?(劃連線:猴子的尾巴)
②現在小朋友問,老師來回答,看老師回答得好不好?為什么?
生:誰的尾巴長?師:猴子
師述:對,我們回答問題一定要語句完整。(領說兩遍:回答問題要完整)現在老師再來問,大家一起回答。
③“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幾個問題?讀這句話時要強調哪個詞?(圈出重音“兔子”)
教師問,學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連讀。(劃連線)女生問,男生答。
第一小節先問了誰的尾巴長,后問了誰的尾巴短,第二小節就先答了——(引讀),后答了——(引讀)。
師述:這就告訴我們先問的先答,后問的后 答。(領說兩遍:先問的先答,后問的后答)
④看錄像,如果老師把問的次序顛倒一下,怎樣回答呢?老師問,指名學生答。
⑤放出牛、羊的錄像,學習提問題,回答問題。注意先問的先答,后問的后答,回答問題要完整。
⑥第一小節里的第三個問題: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好像一把傘,是不是一把傘?書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是不是好像一把傘?大家看錄像。
⑦放出錄像,問:松鼠的尾巴什么樣子?
⑧指導朗讀第三句,圈出重音,劃出連線。
⑨放出燕子的錄像,提問: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說話。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2、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動物,并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可多了,今天,他們聚在一起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你們想去看看嗎?但是,小動物們說要考考同學們,你們過關了,才讓你們觀看。
第一關:生字關 (抽學生讀、齊讀)
第二關:詞語關 (開火車讀)
二、合作交流:
1、同學們順利過關了,你們知道小動物們要舉行什么比賽嗎?
(貼“比尾巴”卡片,注意“巴”讀輕聲。)
2、有哪些動物參加了這次比賽呢?一邊聽錄音一邊跟讀。
(學生讀后交流,老師貼圖。)
說話練習:今天,來參加比賽的有( )、( )和。
3、“比尾巴”大賽的項目有哪些?
自由練習讀問句,指導認識問號。(指導讀問句時,注意聲音向上揚,讀出疑問的語氣。)
自由讀、指名讀。
4、“比尾巴”的結果如何?請同學們上講臺貼詞語卡片。
5、練讀課文。老師讀問句,學生回答,男女生對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配上動作)
6、填空練習:
猴子的尾巴 兔子的尾巴 松鼠的尾巴( )。
公雞的尾巴 鴨子的尾巴 孔雀的尾巴( )。
7、師小結:課文以三問三答的形式出現。共有4節,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這些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不能傷害它們。
三、拓展練習:
1、瞧,又有幾位朋友來找大家了,它們也想有一條漂亮的尾巴,你能幫幫它們嗎?做練習:書85頁讀讀畫畫。
2、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小動物,它們的尾巴各不相同,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特點?
3、老師這里還有一首尾巴歌。
尾巴歌
老虎尾巴賽鋼鞭,猴子尾巴打秋千,綿羊尾巴大布袋,松鼠尾巴降落傘,燕子尾巴剪春風,孔雀尾巴百花衫。
(學生自由讀,拍掌讀。)
四、鞏固延伸:
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小動物,你們可以從課外書中找資料,也可以上網或到動物園看看,收集動物尾巴的奧妙,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告訴家長、老師和同學。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
就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過程而言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要充分體現開放性和動態生成性 ,從而賦予課堂教學以靈活性和多元性品格.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教學內容】
四首兒歌:1.游戲歌《丟手絹》 2.問答歌《上網》 3.謎語歌《蝸牛》4.教誨歌《小熊過橋》
【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讀兒歌,通過朗讀、誦讀兒歌,讓孩子感受兒歌明快的節奏,激起對兒歌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愛。
2.通過學習,了解兒歌的基本類型,開發他們的智力,啟迪他們的思維和想象能力。
3.通過學編兒歌,讓孩子們初步感受創作兒歌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誦讀兒歌,讓孩子感受兒歌明快的節奏、激起對兒歌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愛,創作兒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首先請大家欣賞一首兒歌《小雨點》,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唱一唱。
1.孩子們唱得真好聽,看來,大家都喜歡兒歌,是吧?
2.介紹兒歌:兒歌又叫童謠,它是詩歌的一種,可以誦讀,也可以吟唱。在我們的生活中,游戲中,勞動中都藏著一首首好聽又好玩的兒歌,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有趣的兒歌》
請孩子們伸出智慧指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有趣的兒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兒歌,讀出節奏(一篇帶多篇)
1.學習《丟手絹》
師:瞧,小朋友們都在操場上做游戲呢!我們也一起去玩吧!
(1)初讀兒歌課件出示《丟手絹視頻》
自學提示一:
1.請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兒歌,注意讀準字音,開始吧(相機糾正孩子的讀書姿勢)(你在讀兒歌的過程中,遇到了不認識的字,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2.同桌兩人讀兒歌,讀得好,伸出拇指夸夸他,讀錯了,請你幫幫他
多種形式讀兒歌(師范讀、指名讀、同桌互讀等)
這首兒歌可以在什么時候唱呀?(做游戲"丟手絹"的時候)是呀,像這種一邊做游戲一邊吟唱的兒歌我們叫它"游戲歌"(師板書)
引導學生玩丟手絹的游戲(請部分同學邊做丟手絹的游戲邊唱歌)
師小結:以后同學們玩丟手絹的游戲時,就可以一邊玩,一邊唱,這樣我們一定可以玩得更開心。其實兒歌的種類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謎語歌、問答歌、游戲歌等等!
三、學習多篇兒歌,感受兒歌的不同類型
出示自學提示二:
1.讀準兒歌的字音,讀出兒歌的節奏和韻味。(生自主誦讀)
師:孩子們讀得真是津津有味,我們來看第一首(抽生讀,糾正)
(1)問答歌
師簡介問答歌特點:里面有提問,也有回答,這叫問答歌(師板書:問答歌),
多種形式讀兒歌:師生讀、男女生賽讀、分小組讀凳
簡介問答歌的另一種形式:在問答歌里,有問一個問答一個問題的,也有連著問幾個問題再連著回答的兒歌,(課件出示)《什么圓圓在天邊》出示問題,隱藏答案,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寫回答。
1.老師問,抽生說 2.全班問,抽生答
(2)謎語歌《蝸牛》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兒歌,說說是根據什么猜出來的?師:(板書:謎語歌)
引導學生把謎語歌讀給爸爸媽媽聽,還可以加上動作(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3)教誨歌《小熊過橋》
師:瞧,可愛的小熊也想和孩子們一起玩兒呢!(課件出示小熊圖)我們來和它打個招呼吧!(指名回答)別人又是怎樣描述它呢?
師范讀兒歌,請其他的孩子認真傾聽,想一想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熊?
誦讀兒歌(齊讀、指名讀、師生合作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讀出兒歌的節奏
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讀兒歌(拍手讀、同桌打節奏合作讀等)
讀出兒歌的韻味
感知兒歌的押韻,每行末尾的字,韻母都一樣,讀起來瑯瑯上口
師簡介:在兒歌中蘊含知識和道理,具有教育意義的兒歌叫做教誨兒歌,
四、學編兒歌,感受樂趣
播放毽子韻律操視頻,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創作欲望。
出示兒歌小毽子的前半部分,引導學生創編兒歌。
小小毽子我愛你,把它學好不容易。
從小練好踢毽子,既能強身又健體。
學生試著編寫兒歌,同桌相互評價,感受樂趣。
五、總結點題,推薦課外閱讀書籍
師小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分享了讀書的快樂、學習的快樂,想誦讀更多兒歌嗎?趕快去讀讀《兒歌三百首》、《中國童謠》,你一定會發現更多的樂趣!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的反思
今天我上的這節課是一年級的一節群文閱讀研究課《有意思的兒歌》。讓一年級的孩子來開展課堂上的群文閱讀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挑戰,因為他們識字少,沒有閱讀基礎,連教材里的課文都讀得不夠流暢……但我心里就有一個強烈的愿望,想讓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感受閱讀的樂趣,學會閱讀,進而愛上閱讀,因為群文閱讀課題研究在我校開展一年多以來,我越來越感覺到閱讀,特別是有主題的群文閱讀對孩子將來的發展乃至未來的人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做兒童閱讀事業的推廣人,在孩子們的心里撒下閱讀的種子,讓這粒種子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今年我接一年級的新班,忙過了黑色的九月,坐下來靜靜地思考:一年級的孩子該怎樣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我想,首先是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吧!而兒歌無疑是孩子們最早接觸、最多接觸,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兒童文學形式,他們也是從兒歌開始接觸祖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我想到了讓一年級的孩子通過讀兒歌,說兒歌,表演兒歌,創編兒歌等環節,讓他們感受讀兒歌的樂趣,在讀中訓練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同時體驗創造的快樂,從而引導孩子們喜歡上課外閱讀,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兒歌如此之多,如何選一個議題將幾首兒歌放在一起在一節課里完成呢?思考了很久,想到過寫動物的兒歌,寫春天的兒歌,寫秋天的兒歌……但都沒有一個議題很集中,在大量的閱讀了很多兒歌后,突然發現其實兒歌的種類很多,每一種都很有意思,也有自己的特點,何不選擇其中幾種典型的、孩子們又感興趣的兒歌讓孩子們來閱讀呢?于是我選擇了《有意思的兒歌》這個主題。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3
日 月 明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木、林、土、力、心”5個字。
2.讓學生初步了解會意字的構字規律。
3.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借助漢語拼音識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了解一些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認字能力。
教學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形象揭題,趣味認字
(一)出示“一輪紅日”圖及漢字“日”。
誰說說圖上畫了什么?這個字誰認識?
(二)出示“一彎月牙”圖及漢字“月”。
看圖,讀字。
(三) “日”和“月”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的字:板書“明”
1.誰認識這個字?誰知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
2.“日”和“月”都是非常明亮的,因此“明”就是指很亮的意思。
二、舉一反三,自學生字
(一)像這樣有趣的字還有很多,出示樹木的圖片,雙木林,三木森。
(二)學生自學其他生字,同桌可以討論。
(三)找一名學生做小老師,匯報學習情況。
三、誦讀兒歌,鞏固認字
(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二)師生用對口令的形式讀。
老師:日月
學生:明
……
(三)同桌對讀。
(四)背誦。
四、擴詞造句,拓展認識。
(一)投影出示:“讀讀想一想課后的詞。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二)仿照課文,將這四組字編成一段小韻文。
(三)四人小組組合,試著把以前的這些有趣的漢字編成兒歌。
(四)用本課生字擴詞。”明、塵、森、眾“。
五、指導書寫
(一)自由描紅,了解字的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指名說寫好這三個字要注意的地方。
(三)練寫。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4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關于火車的故事,你們知道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言)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火車的故事》。在文中,你將會了解到更多關于火車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讀一讀課文?老師想給你們提個小小的要求,看誰字音讀的準,課文讀的通順、連貫。如果在讀的時候遇到生字,你想怎么辦?
對,我們可以把生字畫下來,多讀幾遍。
2.檢查識字。
老師這兒有許多生字寶寶,看看誰能把它送回家?(多媒體出示生字)
你們可真聰明,把生字寶寶安全的送回了家,請大家再大聲地念出他們的名字好嗎?
你想和哪個寶寶交朋友,就請大聲地喊出他的名字好嗎?
3.初讀課文
請大家聽錄音,并在文中標出自然段,再想一想,課文講了火車的什么故事呢?
三、結合課文的多媒體動畫,理解課文
1.讀一、二自然段
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第一、二自然段?
聽了這位同學的讀,你知道了什么?
老師有個詞不太了解,什么是“飛馳而過”?(學生自由理解)大家看(出示多媒體畫面),剛才我們看到的就是火車飛馳而過的場景,我們還可以把自己的小手當作火車,來表演“飛馳而過”,和老師一起來做。
2.學習第三自然段
讀了這個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教師板書:蒸汽機車、電力機車、磁懸浮火車,對于這三種類型的火車,你能向其他同學簡單介紹介紹嗎?
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你還知道有什么樣的火車?給大家介紹介紹?還要簡單介紹出它的特點
你能向小介紹員一樣把第三自然段的內容有感情地讀出來嗎?
比一比,看看誰讀的有感情。
3.自讀四、五自然段。
請大家自己來讀第四、五自然段,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1)夕發朝至:夕指晚上,發是出發,朝指早上,至是到來,連起來你知道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2)爸爸還說了什么?
(3)教師畫簡筆畫,幫助學生理解“海拔”,并介紹青藏鐵路指從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鐵路。
(4)指導朗讀、指名讀。
4.讀第六自然段
同學們,如果你長大了,想駕駛火車嗎?那你說一說想駕駛什么樣的火車?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14個生字,會寫其中的“年、卡、幾、聲、油、已“6個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與人要相互關心、友好。
重點難點:
1.掌握6個生字的音、形、義;朗讀課文。
2.了解動植物形狀和顏色的相關特征;體會人與人相互關心、友好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誘發質疑。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16賀年片。
2.識記生字。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朗讀錄音,形成初步印象。
2.學生借助拼音對照插圖自讀課文,遇到生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3.把自己找出的生字讀給小組同學聽一聽,同學相互正音。
4.教師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5.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誰給誰送賀年片?
三、精讀課文,探討剛才提出的問題。
1.學生帶著問題自主讀書,邊讀邊把重點詞句鑄上記號。
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不懂的問題也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3.全班交流讀懂的內容。
⑴小貓是怎樣寫賀年片的?
⑵小貓在上面寫了什么?
⑶小雞是怎樣寫賀年片?⑷朗讀小雞寫的話,體會關心、想念、祝賀的情感。 四、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
五、課堂拓展。
小鴨、小狗、小馬也給朋友寫賀年片,它們會怎樣寫呢?
六、教師總結:
這節課,我們不僅體會到了小動物之間的友情,還讓我們認識了它們腳的特征。課后,同學們也可以制作一張賀年片送給你的小伙伴,把新年的祝福送給他。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6
一、課前談話。
1、誰去過華山?想看看華山嗎?
2、課件播放一小段表現華山高的錄像。
3、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叫《詠華山》。讀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二、復習。
⒈認讀詞語。
⒉聽配樂朗誦。
三、讀講課文,品味華山的高。
⒈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多媒體出示圖一,指導看圖,引導學生用“什么時候,誰去干什么?”句式說圖意,課文是怎樣寫的?
⑵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⑶了解敘事方法。
⑷練說:你能用“什么時間,誰跟誰去干什么”說句話嗎?
⑸齊讀第一自然段。
⒉精讀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由讀這兩節課文。
⑵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多媒體出示圖二,指導看圖。
②設疑:爬華山為什么如此艱難呢?
③指導朗讀.
④此時,他們會發出怎樣的驚嘆?
相機出示句二、句三:啊!華山真高哇!競讀齊讀
⑤華山到底怎么個高法?相機出示句四、句五。
a指名讀句子。
b質疑問難。(多媒體出示圖二,指導看圖理解)
c設疑:從這兩句話,你品味出華山的什么特點?
d齊讀句子。
⑥談話:相機出示句六。點撥:“情不自禁”
⑦學習古詩:
a指名讀。
b小組學習:要求:你是怎樣理解這首詩的?請找出與詩句意思相對應的句子。找一找,并用劃出。(師巡視)
c指名讀句子,點評。
d質疑問難:
e詩文分組對照對應朗讀。
f指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義。
g競讀古詩。(評價)
⑶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多媒體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讀(點評),表演讀。
②延伸:這首詩好在哪?這孩子是誰?當時幾歲?
⒊齊讀第四自然段。相機進行思想教育
四、課中鞏固
⒈競賽背古詩。
⒉課外延伸:
⑴多媒體出示動畫:欣賞華山的風光。
⑵收集有關華山的資料。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