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早期閱讀游戲教案范文(精選3篇)
幼兒早期閱讀游戲教案范文 篇1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理解故事,閱讀中豐富幼兒的語言能力。
2.積極參與講述游戲,體驗語言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繪本ppt
活動過程:
1.封面導讀
(1)誰知道這本書叫什么?你覺得這個名字怎樣?
(2)出示ppt1-2教師講述故事開頭,克麗桑絲美美菊花在干嗎?
(3)ppt3-4教師講述:克麗桑絲美美菊花看著自己的名字慢慢長大,要上小學了。
(4)ppt7大家為什么能一眼看出名片上是克麗桑絲美美菊花?
(5)怎樣讓自己的名字變長?(大名加小名)
(6)教師講述自己變長的名字,請個別幼兒學著說一說。
2.游戲:我的名字叫……
(1)變長的名字讓更多的人記住了自己,那怎樣讓自己的名字變長。
(2)加上自己家人的名字會更長,幼兒試著說一說。
(3)游戲:每個人說自己的名字,依次輪流講(后一名幼兒講的名字叫要比前一位幼兒講的長才成)。
(4)分組游戲:幼兒6個人一組自由說一說。
(5)小組展示:請一組幼兒展示游戲過程。
(6)除了加上家人的名字還可以怎樣變長?(加上花名)
(7)集體游戲:每名幼兒講自己的名字,可以加上家人和花的名字,比比誰長,還有花的名字不能重復。
(8)幼兒游戲:我的名字叫……
3.我的名字最美
(1)ppt9克麗桑絲美美菊花覺得自己的名字太長要改,你要改嗎?
(2)ppt10老師要生小孩了她要取一個和克麗桑絲美美菊花一樣完美無缺的名字,最后她改名了嗎?
(3)克麗桑絲美美菊花覺得幼兒園一天最美好。
幼兒早期閱讀游戲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線索,知道在不同的場合用合適的聲音說話、唱歌,不打攪他人的安靜活動。
2、在情境中感受和聽辨音樂輕響的變化,初步學唱歌曲,激發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青蛙鼓》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2、音樂:(1)歌曲《青蛙合唱團》(2)一套爵士鼓的合奏的音樂
3、設置故事場景:小桌子做動物房子、小椅子做小舞臺
活動過程:
1、出示鼓聲,導入故事
————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是誰在敲鼓呢?(出現青蛙)
故事講述
2、感受音樂,聽辨輕響
●(完整欣賞歌曲兩遍)
————你們覺得,小青蛙的歌聲好聽嗎?
●(聽辨輕響)
————有兩只青蛙,一只是大青蛙,一只是小青蛙,它們唱歌是不一樣的,來聽一聽:
————哪里不一樣呢?
————大青蛙唱的?小青蛙呢?(出現漢字:“輕”、“響”)
●游戲:“高人和矮人”
●完整演唱
3、欣賞故事,理解意義。
———熊大叔一下子關上了窗,咦,好奇怪哦,這是為什么呢?
———梅花鹿阿姨也關上了門,這究竟是怎么會回事呢?
故事講述
可是兔媽媽又輕輕地關上了門(放關門音效)
———小青蛙這下覺得很奇怪,“我們那么好聽的歌曲,兔媽媽為什么要關門?”這是怎么回事呢?
———小兔子在干什么?
———小兔們在看書,青蛙們大聲唱歌表演合適嗎?為什么?
————聽聽兔媽媽是怎么說的
小結: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能)大聲地說話,大聲的唱歌哦。特別在別人看書、休息、睡覺的時候我們都要輕輕的說話和唱歌哦。寶寶們,你們說對嗎?
青蛙們這下明白了,可是它們可想為動物們表演了,那你們說它們可以到哪里去表演呢?你們來幫幫忙,想個合適的地方去唱歌表演。(請你想一想,你會在哪里表演?)
4、情景游戲,體驗表現
●游戲一,教師帶領幼兒
(創設情景:桌子做房子、椅子做小舞臺等)
●游戲二,幼兒自己選擇場景
5、續述故事介紹名稱
青蛙們給小動物表演的事情,好聽嗎?其實是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青蛙鼓》。
附:《青蛙鼓》
河里漂來了一片荷葉,荷葉上有三只青蛙,它們一起敲起了鼓:“咚咚咚咚咚。”它們乘著荷葉漂呀漂,漂到了小蘑菇房。
三只青蛙在蘑菇房前敲起了鼓,唱起了歌。兔媽媽趕緊輕輕關上了門說:“你們的鼓聲吵到孩子們啦,小兔子們在看書呢。”
它們乘著荷葉漂呀漂,漂到了小木樓。三只青蛙在木樓前敲起了鼓,唱起了歌。熊大叔探出了頭說:“你們的鼓聲吵到我啦,我在睡覺呢。”然后重重關上了窗。
于是,小青蛙們又漂呀漂,漂到了小花園。它們又敲起了鼓唱起了歌。梅花鹿阿姨走出來,“真吵啊!真吵啊!你們的鼓聲和歌聲吵到我啦,我正在休息呢。”
青蛙們說:我們不能再吵到別人啦,那我們可以到哪里去敲鼓,唱歌呢?
最后,小青蛙們漂到了小舞臺,它們敲起了鼓,又唱起了歌:“咚咚,咚咚咚咚。青蛙張開大嘴巴,荷葉上面學唱歌,呱呱呱呱呱。”
小青蛙們的表演引來了好多觀眾,大受歡迎,它們都為小青蛙的鼓聲和歌聲歡呼喝彩呢。
歌曲:《青蛙合唱團》
青蛙張開大嘴巴,
荷葉上面學唱歌。
呱,呱,呱,呱,
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呱呱呱。
《青蛙鼓》這個繪本是一個非常有趣簡單的故事,但其實在這個內容當中,也包括了一個很大的教育價值,那就是禮貌的教育。在這節活動中,老師還把一首《青蛙合唱團》的歌融合在今天這個繪本當中,這也體現了情景閱讀整合的一個主題,就是在情景中學習、感受好這首歌曲。老師們在觀看完這節活動后有什么樣的感想呢?大家不妨來交流一下。
拋問:一首新歌的教學,可以在繪本的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當中鑲嵌其中,融合地完成嗎?
幼兒早期閱讀游戲教案范文 篇3
教育目標:
1、欣賞故事,學習觀察圖書上人物表情的變化及其細節,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
2、能根據畫面細節結合已有的昆蟲知識大膽猜測。
3、感受和昆蟲朋友同處時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課件、圖書人手一套,幼兒已有常見昆蟲的知識經驗。
活動過程:
一、演示課件導入,引起興趣。
1、介紹圖書,引導幼兒欣賞封面,認識主角等元素。
2、演示課件,講述故事前半段。
二、仔細觀察畫面內容,運用已有經驗,大膽猜測。
1、演示課件,調動幼兒已有昆蟲經驗。
師:“葉子小屋里,會有什么昆蟲呢?”
2、分析小馨的不同動作表情,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
結合課件,逐一出示小馨向上看、向下看、害怕、抱頭等的動作。
師:“小馨看見哪只昆蟲來了,猜猜看!”“你為什么會這樣想呢?”
三、幼兒結合讀本,尋找圖書中的相關頁面。
1、幼兒尋找相關頁面
師:“小馨到底看到了什么昆蟲會這樣呢?”
“答案就在這本書里面,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說一說。”
2、分析小馨見到螳螂和螞蟻時的情感。
師:“小馨看到什么昆蟲害怕的呢?”“它會傷害小馨嗎?”
“小馨看到什么昆蟲笑瞇瞇的呢?”
3、教師導讀1——21頁感受小馨的情感變化。"
師:“小馨一開始遇到螳螂的時候又吃驚又害怕的,怎么最后看到螞蟻,小馨會笑瞇瞇的邀請它來呢?”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四、師幼共同伴隨音樂完整閱讀
1、教師導讀,幼兒能接講故事中簡單的話語。
師:我們一起來聽著音樂,一邊看一邊說。
2、結合自身討論閱讀感受。
“你喜歡葉子小屋嗎?為什么?”
五、結束
幼兒園里也有葉子小屋呢,我們也去找一找,看看那里會有些什么昆蟲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