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如何培養孩子的早期閱讀能力
從我妻子懷上女兒到現在女兒上苗苗班,我們夫妻倆閱讀了許多孩子早期教育的書籍和雜志,幾乎把無錫市圖書館有關早教的書籍借了一遍。通過閱讀,我們認識到了孩子早期教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并討論了它的可操作性。我們一致認為,培養孩子早期閱讀能力是早期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因此,我們是這樣做的:
一、出生前
從妻子懷孕第五個月開始,我就每天臨睡前隔著她的肚子給腹中的孩子朗誦兒歌,并進行親子“對話”。每天都讓妻子聽一張舒緩的音樂cd,并讓妻子嘗試著通過發出有規律、有節奏的聲音與胎兒進行“互動”,從而刺激胎兒的聽覺發育。
二、出生后0~6個月
孩子一出生,我們就買了許多帶圖案的大卡片,放在孩子的床頭有規律的給她看。由于初生嬰兒視覺還未完全形成,只有模糊的影像,因此我一邊給她看,一邊給她講解。第一個月只給她看黑白的圖案卡片,等她視覺完全形成后再給她看有顏色的彩色卡片。等她的頭會轉動后,我就把卡片放在嬰兒床的兩邊,讓她自己去找著看。到了后來,我就把卡片全部粘在了臥室的大衣櫥柜門板上,形成一堵卡片墻,一有空就抱著她去看,并觀察留意她對哪類類圖案、哪類顏色特別感興趣,對她感興趣的圖案、顏色多停留一些、多講解一些。有時她對某張卡片會看半天,我就用手指順著圖案的線條給她講解,并捏著她的小指頭順著線條比劃。
三、出生后7~11個月
由于孩子此時有了獨立坐和抓握的能力,我就拿了圖片塞到她手里,讓她自己去拿了看,并把相似的圖案放在3她面前,讓她去比較。一段時間后,我又給她手里拿有圖案的彩色書,一開始她還以為是卡片,忽然發現卡片正反都有圖案,到后來又發現里面有連續的幾頁,并嘗試著自己去翻頁瀏覽。此時的她,已能開始自己閱讀了。
四、出生后11個月~至今
女兒第11個月開始會走路了,我就在家里她常出現的地方或喜歡去的地方(客廳沙發的兩邊、書房爬爬墊上、餐桌旁的兒童椅上、臥室床頭、陽臺的蕩秋千旁)放置了若干本書,讓她走到哪里都能隨手拿到書,隨時都能看,給她更多的閱讀機會,并創造一個閱讀環境和氛圍。
每天臨睡前,由我妻子負責陪她閱讀。先讓孩子自己在床頭柜上挑選想看的兩到三本書,然后由妻子給她一本一本、一頁一頁的講解。剛開始,她只是一味地聽,到了后來,她居然自己用小手指指定某本書、指定某頁內容要求講解,一段時間后,她竟能自己復述了。由于孩子有了一定的記憶能力,妻子開始嘗試教她朗誦古代詩歌,一段時間后居然可以背誦《三字經》了。
最近,我女兒晚上只要一坐到餐桌旁,就開始一邊吃飯,一邊從旁邊抽出一本書籍讓媽媽“講”,若媽媽不肯講,她就自己翻頁去閱讀,碰到看不懂、不理解的再問媽媽。現在能讓我女兒迅速安靜下來的最好方法就是給她幾本書,她立馬就會認真地翻閱起來。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和積累,女兒已會完整講述一個故事,并嘗試著自己編故事了。
孩子的閱讀能力需要培養,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多給時間和機會,可以從繪本開始,逐步培養他們的早期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