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筆記:早期閱讀的一個關鍵是識字
我園在特色創建中,把珠心算和幼兒英語,打擊樂已經常態化了,這些活動在大班/學前班,乃至全園開展得有聲有色。小朋友們學得有滋有味,落到了實惠,受到家長的一致認可和贊賞。繼去年園本自發探討的早期閱讀,今年又推出了蒙氏分級閱讀試點。這個試點班在全園召集志愿者,從小班到學前班,共有31人自愿參與。
早期閱讀可以在讀書的起點上給孩子以啟迪,不是老師用“填鴨”的方式讓幼兒“死讀書”,而是給孩子一個拐杖,讓他們逐漸自己看書。靜心——翻書——看圖——想象——理解——表達:這就是早期閱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幼兒對讀書的興趣/愛好/習慣,從而走入書的世界。
有人問:“這樣是不是拔高了,有些小學化/大人化的傾向? 其實不是這樣的。幼兒從說話的那天起,已經會用母語表達意思了。我們的早期閱讀只是把他們熟悉的語言用文字的方式向他們展示而已。
在這個過程中,識字是一個關鍵。幼兒在兩歲半以前,認識的人而且能叫出人的名字、辨別物體那么多,那么豐富,可以辨別的食物也那么多,那是家長每天都在教的結果。比如,認識家庭成員,鄰居好友,給他們打招呼,認識家具,知道哪種家具是干什么用的,認識食物,知道挑選自己喜愛的東西,識字也一樣,知道那個字讀什么。這不過是從實物到符號的一個轉化過程,識字應該很簡單。
我也實驗了一下。上個星期在我們班教授了十個字:以/小/大家/月/朋友/上/下/跳,并把這些字又合成詞語:小朋友,大家跳,這樣一來,班上34個小朋友中,有30個全部認識了這些字,興意盎然 ,跳起來爭著當小老師到黑板前展示自己。當然,萬奶奶是每人親了又親,還抱著他們飛飛機呢!那個熱鬧的場面有照片為證。
饒瑞琪三歲零三個月了,他很快就認識了這些字,一放學馬上向媽媽展示,迫不及待想讓媽媽表揚一下自己,還有屈子茜,宇玥,宇琪,小心蕊,李錦炎,胡開順等這么小的孩子都能識字,大一些的孩子更不用說了,他們對識字有極大的興趣。所以一說報名,我們班竟然有12人參加。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