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美國 教學設計
問:大家觀察圖,看看美國主要形成哪些農業帶(區)?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乳畜帶: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生長,城市和人口密集。
玉米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
小麥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多山地,降水少,有大片的半干旱草原和高山冰雪溶水。
棉花帶: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緯度低,夏季氣候濕熱。
11.展示“美國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位次”圖表。
問:美國有哪些農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 (玉米、小麥、大豆、棉花)
12.小結:美國優越的自然環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三、小結
通過閱讀圖表,查閱資料,合作討論,我們理解了美國的移民國情,了解了美國的位置范圍。農業生產中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專業、高效的生產特點,值得我們借鑒。
(二)第二課時
一、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1.導入: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產品是美國生產的?請列舉一些產品或品牌。(可口可樂、摩托羅拉手機、福特汽車、柯達膠卷等。)
總結: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它的工業產品遍布世界,我們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今天我們就來全面認識美國的工業狀況。
2.引導:你知道美國有哪些主要工業部門嗎?(鋼鐵、汽車、化學、電子、宇航、石油、飛機制造、軍火等。)
3.展示“美國主要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圖。
引導:請同學們在圖上指出下列工業城市,并說明<也<t,1的著名工業門類。底特律、紐約、休斯頓、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底特律:汽車。紐約:紡織、化工。休斯頓:石油、宇航、飛機。舊金山:電子。洛杉磯:宇航、電子、電影。西雅圖:飛機。)
總結:東北部是美國開發最早,污染最嚴重的工業區,主要是傳統工業部門。后來逐步向南部、西部“陽光地帶”轉移,這兩個地區逐步發展成為以新興工業門類為主的工業區。
4.引導:美國有哪些產品居世界前列?(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膠、輪胎、鉛、載重汽車、發電量、磷肥等。居世界第二位:煤炭、新聞紙、水泥、鋼、小汽車。)
提示:多看“閱讀材料”。
5.引導:根據以上“材料”學生發現美國的工業生產有什么特點?(工業產品種類齊全,產量大,技術先進。)
板書:完整的工業體系,產量大,技術先進。
6.引導:有人說:“美國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你同意嗎?你能列舉一些有關高新技術的產品和其他事物嗎?(航天飛機、微軟公司、彼爾·蓋茨、愛國者導彈、大型轟炸機。)
板書: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7.引導:近幾年,美國的經濟平穩發展,主要得益于高新技術產業。
閱讀p87頁第2題提供的材料,說說高新技術產業對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1)美國經濟增長中的27%歸功于高新技術產業。
(2)1988—1996年,美國在高新技術領域新增就業機會105.6萬個。
(3)預計到xx年;因特網收入將超過3500萬美元。
(4)美國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來自于信息產業。
板書:帶動美國經濟的增長。
美國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新技術促進了美國經濟的增長,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板書:“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8.過渡: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第一經濟強國。它眾多的工業產品和高水平的生活消費,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上的呢?請學習下面一個標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