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提問】我國哪些有色金屬儲量居世界首位?
【回答】稀土、鈦、鋰、鎢、錫、銻。
【指導讀圖】讀有色金屬礦的分布圖,適當介紹著名礦產地的特點。
【學生作業]把主要有色金屬礦填繪在中國政區底圖上。
【出示投影]看我國主要礦產的分布圖,要求同學們掌握的礦產名稱、符號、位置。展示學生填圖作業并給予表揚。
【教師啟發】我國礦產資源分布廣泛,有些很豐富,我們應如何利用?請大家討論。
【結論】要合理開發、利用,還要研究、利用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的能源礦產和金屬礦產。
四、太陽輻射量在我國各地區的差異
板書設計
【二】 礦產資源
一、我國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
分布既廣泛又相對集中
二、我國的能源礦產
1.主要大型煤礦的分布
2.主要油田的分布
三、金屬礦產
1.鐵礦的分布
2.有色金屬礦的分布
四、太陽能
【課堂練習】(略)
教學后記
1.自然資源與我們
自然資源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關系國家經濟發展、產業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學生從實際生產、生活的實例出發,從身邊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發,體會“自然資源與我們”的密切聯系。在“活動”課文中,又安排學生從衣食住行各方面,舉例說明自然資源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充分挖掘學生的自身體驗,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便于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自然資源的相關知識。
什么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種類?教材沒有使用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文字敘述,而是舉出實例,說明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這兩個基本屬性。
2.資源豐富,人均不足
科學辯證地認識“地大物博”這個常用的形容詞,對合理利用和保護我國的自然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一段課文中,通過數字說明、文字分析和閱讀資料等形式,將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的突出特點客觀地展示給學生。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我國“資源大國”的優勢,特別是和上學期學習過的世界上一些資源貧乏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對比(例如日本、西歐),更可增強學生們的愛國熱情,鼓勵學生們富國強民的信心。同時,也應啟發學生分析“人口大國”對以上優勢的負面影響,對學生進行“危機教育”。
一方面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還會不斷大量增長;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產能力的提高,自然資源的消耗量也將持續增長。再加上我國資源利用不當、保護不力、管理不善等問題突出,導致破壞和浪費嚴重,更加劇了我國資源問題的嚴峻性。由此,節約資源、保護資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