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結業復習題綱
流經的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溫度帶:高原山地氣候區、暖溫帶、中溫帶;
干濕區:干旱地區、半干旱地區、半濕潤地區
3)黃河的貢獻 黃河具有發電、灌溉、航運等功能。黃河是華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寧夏、內蒙古境內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寧夏平原和灌溉農業發達的河套平原。
4)黃河的問題和治理(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1.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是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2.新中國成立后,在黃河上游地區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在中游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樞紐,在下游加固大堤。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干旱、洪澇、臺風、冰雹、暴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我國自然災害頻發的原因: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
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
劃分四大區域的根據: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點不同。
秦嶺 ——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①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大致相當于我國冬季0℃等溫線;③是我國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方;④是我國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⑤是我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 一、位置范圍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二、氣候 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三、農業 糧食作物:小麥;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經濟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主要水果:蘋果、葡萄、梨、桃、杏、柿;四、風俗習慣
人民主食:面食;
傳統民居特點:土坯壘墻,磚瓦房(火炕);黃土高原:窯洞;交通工具(傳統:騾馬作役蓄馬車;現代:鐵路、公路) 運動項目:溜冰、滑雪
南方地區:
一、位置范圍 地形: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分布
二、氣候 類型: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
三、農業 主要農產品糧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 植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主要水果:柑橘、 四、工業
長江中下游工業帶(滬寧杭-綜合工業區;武漢-鋼鐵、輕紡;);南部沿海外向型工業帶;經濟特區有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等;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位置范圍
一、從草原到荒漠的景觀變化 ⒈形成原因:深居內陸
2.地表景觀——干旱是本區的自然特征 ⑴地形:高原,盆地為主,
⑵由東向西,植被變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畜牧業基地、 灌溉農業
⒈ 溉農業的特點:“灌溉農業”。
⒉ 要分布地區
1)“塞外江南”—— 內蒙古河套平原、寧夏平原
2)河西走廊:
3)x疆綠洲:瓜果之鄉,吐—葡、哈—瓜,新—長絨棉。
青藏地區:
一、位置范圍:青藏高原
二、世界屋脊與高寒環境
1.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