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走向現代世界
3)我們寄希望于國共第三次合作,使中華民族完成統一大業。
10.“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無論身處何地,只要聽到這激昂的旋律,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會熱血沸騰,心潮澎湃。這首創作于1935年的《義勇軍進行曲》,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被定為國歌,正式寫入憲法。據此回答:
(1)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試列舉1931年至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的兩次侵華事變。
(2)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為“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國共產黨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領導“一二•九”運動,促進了民族覺醒;
促進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3)經歷了70年的風雨滄桑,這首歌一直在中國人心中回蕩:“我們萬眾一心……前進!前進!進!”請簡要說明在和平年代,為什么要把國歌寫入憲法?
它傳遞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時刻鼓舞著炎黃子孫奮發圖強,建設好自己的國家,其深遠意義在于:它讓我們警鐘長鳴,在和平年代,仍提醒我們要居安思危,要有憂患意識。
11.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如何顯示中華民族的進一步覺醒?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及辛亥革命等都是生產技術或社會制度的改良,而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則是注重喚醒民眾的民主精神,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是精神層面的反思;中國工人階級也登上了政治舞臺。[來源:第一范文網]
12.說說下列這些節日的來歷:(10分)
五四青年節:
七一建黨節:
八一建軍軍
十一國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