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第六單元 現代文化和社會生活復習教案(岳麓版八年級下)
檢索課標基礎知識
1、 現代科技之花(1)“兩彈一星”:1960年11月成功發射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導彈“東風1號”;1964年10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4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1975年成功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1984年第一顆通信衛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科學家:錢學森、鄧稼先。(2)“秈型雜交水稻”的培育推廣: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3)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計算機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超級計算機的發展過程。從科學計算擴展到過程控制、信息處理、經濟管理、情報檢索、人工智能等方面。(4)“863”計劃的制定:1986年底制定<中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
2、 教育事業的發展:(1)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人民教育制度。(2)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制定“科教興國”國策。(3)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制定<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3、 文學藝術的繁榮:(1)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2)文學:小說:<青春之歌>、<紅巖>、<芙蓉鎮>、<平凡的世界>。(3)藝術:昆劇<十五貫>、歌劇<洪湖赤衛隊>、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現代京劇<紅燈記>、話劇<茶館>、繪畫<開國大典>、鋼琴協奏曲<黃河>、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電影有<南征北戰>、<紅高梁>,電視劇<四世同堂>、<西游記>。
4、 體育:(1)1955年,頒布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2)xx年悉尼奧運會獲28枚金牌,為金牌總數第三名。(3)xx年,北京申奧成功,xx年,第29屆奧運會將在中國舉行。
5、 社會生活日新月異:(1)日常生活變化大。(2)就業制度:企業打破“鐵飯碗”。干部終身制正在廢除。(3)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①20世紀80年代末,職工醫保制度開始改革。②1998年頒布<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③建立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興辦了各種社會福利院。
檢索課標重點、難點
中國現代科技發展的原因
①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②建國后經濟恢復、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③黨和政府對發展科技的重視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的重大決策。④二戰后世界新科技革命的促進作用。⑤我國經濟力量增強,科研投入的不斷加大。⑥新中國人民教育事業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較雄厚的技術人才儲備。⑦與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無私奉獻、探索創新精神分不開。
探究實踐案例
案例1 舉出3個高科技影響我們生活的例子。
提示:比如網上購物、納米技術、生物制藥、農作物的轉基因防治病蟲害等。
案例2 xx年奧運會在中國北京舉行,你認為應如何迎接?
提示:比如提高全民素質從我做起,動員家人、親戚、朋友為奧運出謀劃策,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學習等。
案例3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哪年爆炸成功?在原子能利用方面,我國還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提示:(1)1964年。(2)1991年,我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成功;1993年,我國最大的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并網發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