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課標要求】
1.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
2.知道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知道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
4.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
5.講述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等先進人物艱苦創業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
6.簡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的主要史實,認識“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
【單元概述】
這一單元主要反映新中國創造性地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實現了中國社會在20世紀的第二次歷史性巨變。我國頒布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等史實,說明新中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要求學生認識我國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重大的失誤和挫折,新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知識結構】
【單元知識網絡】
【典例分析】
1.(XX年江蘇省中考試題)我國各行各業目前都在實施第十一個“五年計劃”。以“五年計劃”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短期規劃是受到( )
a.美國的影響 b.蘇聯的影響 c.德國的影響 d.英國的影響
解析:此題以一個“五年計劃”將中國史和世界史中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的相關知識銜接在一起進行考查,整題自然流暢,且信息含量大。通過試題本身還隱性的揭示了中國社會主義探索過程中對蘇聯經驗的借鑒的史實。
參考答案:b
2. (XX年河南省中考試題)這個城市的許多地方以“鐵人”命名:鐵人中學、鐵人小學、鐵人廣場、鐵人大道……鐵人的印記,已深深地烙在這一片熱土之上。“這一片熱土”指的是( )
a.蘭考 b.大慶 c.武漢 d.鞍山
解析:此題重點在于考查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學習與記憶,同時要理解在我國社會主義全面建設時期,在探索中盡管出現了嚴重的失誤,但同時取得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豐收,在精神文明中,就出現了像大慶石油工人王進喜這樣的鐵人、兩彈元勛鄧稼先、縣委書記焦裕祿等,他們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全國人民的楷模。
參考答案:b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選出正確答案填在題后括號內。
1.我國政府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目的是( )
a.為了打退國民黨反動派的進攻 b.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c.為了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 d.為了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