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2)在1958年,在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指引下,我國的經濟建設出現了哪些失誤?
(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新時期提出的“又好又快”與1958年提出的“多快好省”有什么不同?
(4)通過以上材料的學習,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15.閱讀下列材料:
我國1966—1968、1975年國民經濟狀況(部分)
工業總產值 比上年增加(減少) 國家財政總收入 比上年增加(減少)
1966年 2534億元 +17.3% 558.7億元 +24.4%
1967年 2104.5億元 -10% 419.4億元 -25%
1968年 .3億元 -4.2% 361.3億元 -13.9%
1975年 3219億元 +15.1% 815.6億元 /
請回答:
(1)1967、1968年連續兩年,我國工業產值和國家財政總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975年我國經濟情況好轉,各項經濟指標回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請繪制“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經濟發展大致的曲線圖。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選擇題
1.b 2.d 3.c 4.a 5.b 6.b 7.a 8.d 9.a 10.b 11.a 12.c 13.a
二、非選擇題
14. (1)通過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初步改變了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完成了三大改造,初步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黨中央錯誤的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3)又好又快,的中心是“好”,“好”統領“快”,強調經濟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而“多快好省”的中心是“快”,一味盲目的求“快”,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4)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制定任何政策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經濟建設要和諧、持續的發展。
15.(1)發動“文化大革命”,國家工作重點偏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2)鄧小平復出,周恩來和鄧小平一起全面整頓,恢復國民經濟。
(3)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