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救亡運動
第15課 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救亡運動
[課標內容]
(1)簡述九一八事跡的史實,知道九一八事變后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
(2)了解西安事變的概況,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分析討論西安事變發生的原因和解決過程等問題,學生培養在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的能力。
(2)思考討論“九一八”事變后,張學良奉命將東北軍撤至關內;1936年,張學良對蔣介石實行兵諫,要求聯共抗日。為什么會發生這一變化,從而學會客觀地認識歷史人物。
二、過程與方法
感知九一八事就業兵團日本侵華的史實和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及其嚴重后果,理解抗日救亡運動興起、西安事變發生的原因以及為什么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學會運用歷史眼光分析歷史事實的方法和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和華北事變,認識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
(2)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反映了中華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榮傳統,當代青少年應以先輩們為榜樣,樹立為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
[重點和難點]
重點:西安事變。
難點: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與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
[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九一八事變
1、九一八事變
2、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東北三省的淪陷
3、偽滿洲國的成立
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
1、抗日救亡運動高漲的原因——民族危機加深
(1)一二八事變
(2)華北事變
2、抗日救亡運動高漲的表現
(1)東北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
(2)一二九運動
(3)社會各界支援抗戰
三、西安事變
1、西安事變爆發的原因
2、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4、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
[作業]
指導學生解決課后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