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由于與會各方對如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存在著原則分歧,到6月15日仍難達成協議,朝鮮、中國、蘇聯再次提出一些有利于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建議,以打破僵局,但美國帶頭反對。參加聯合國軍的那些國家的代表提出了使會議面臨決裂的《十六國宣言》。
在此情況下,周恩來外長仍作了最后一次努力,指出美國要阻撓日內瓦會議就解決朝鮮和平問題達成任何協議。情況雖然如此,與會國仍有義務對和平解決朝鮮問題達成某種協議。周恩來外長對協議案提出如下建議:日內瓦與會國家達成協議,它們將繼續努力,以期在建立統一、獨立和民主的朝鮮國家的基礎上達成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協議。關于恢復談判的時間和地點問題,將由有關國家另行商定。
盡管這個聲明為絕大多數與會者所接受,但由于美國代表不表示同意,而未能獲得通過。這樣,日內瓦會議關于朝鮮問題的討論以未通過任何協議而結束。但正如周恩來外長所指出:它使大家了解到美國代表如何阻撓日內瓦會議,并阻止達成即使是最低限度的、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議。
日內瓦會議的后期,即從5月8日開始討論印度支那問題,參加者有中、蘇、英、法、美、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共和國(即原南越)、老撾王國和柬埔寨王國。會議主要討論了停戰后一段時期內為越南交戰雙方的武裝力量劃分集結區,老撾和柬埔寨問題如何同越南問題區別對待,停戰的監督和保證,印度支那三國的政治前途等問題。美國企圖延長乃至擴大印度支那戰爭,雖然被迫同意參加會議,但始終沒有放棄其直接插手印度支那戰爭的打算。面對上述情況,中國代表團在日內瓦會議討論印度支那問題的過程中,采取了盡可能爭取法國等多數國家、著重反對美國破壞、大力把會議推向前進的做法。
6月中旬,會議因各方分歧停滯不前。中國及時地折衷了有關國家的意見,提出了解決老撾和柬埔寨問題的議案,得到了廣泛的贊同。與會國就如何解決老撾和柬埔寨的停戰問題達成了一些協議,使會議大大前進了一步。
中國代表團在解決如何劃分越南交戰雙方的集結問題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周恩來總理會晤法國新總理孟戴斯•弗朗斯,在廣西柳州與胡志明主席交換意見,在莫斯科與蘇聯領導人會談,進一步協調了越、中、蘇的看法,打破了在劃分集結問題上的僵局,掃除了會議達成協議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個障礙。
7月21日,會議通過《日內瓦會議最后宣言》,實現了印度支那的停戰,結束了法國在這個地區進行多年的殖民戰爭,確認了印支三國的民族權利,是印支三國人民爭取獨立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時,通過日內瓦會議,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國人民為祖國安全、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的事業,為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美國代表沒有在會議最后宣言上簽字,預示它另有圖謀,這為美國加緊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筆。
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的補充發言(節選)
主席、各位代表:
我的主要發言現在印發給大家了。在聽到了許多代表團團長的一些發言之后,我愿補充說幾句話。
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我們共產黨人從不諱言我們相信共產主義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