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鴉片戰爭導學案
第一課 鴉片戰爭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知識識記:林則徐虎門銷煙 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中英《南京條約》的簽定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2、能力培養: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及其與虎門銷煙的關系;歸納南京條約的內容,分析鴉片戰爭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3、感教育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林則徐以及其他愛國將士義無返顧反抗侵略的英雄壯舉,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重點、難點】
重點:林則徐虎門銷煙、中英《南京條約》
難點:怎樣理解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插圖、史料,學會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歷史知識的方法。
2、在學習鴉片戰爭的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發展過程中,指導訓練學生掌握系統有序的歷史知識鏈,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
3、引導學生分析《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給中國社會的影響,培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判斷問題的能力。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它的基座四周鑲嵌著八塊漢白玉的歷史浮雕。這其中的第一幅,展示的是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煙”即“大煙”,就是鴉片。林則徐為什么要當眾銷毀鴉片?歷史上為什么將英國第一次侵華戰爭稱為鴉片戰爭?這場戰爭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
導學問題:
基礎自探:(學習提示:熟讀教材,看課本找答案,在 課本上劃一劃。劃橫線處,寫一寫。別忘了,有疑問,主動向組內同學或老師尋求幫助,對沒有疑問的內容,要 盡量記!相信你能行。)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1、先閱讀教材p2正文內容和小字材料,后觀看p3《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激增表》,思考: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輸入鴉片?
2、閱讀教材p3《炮子謠》,并結合現實生活回答:吸食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什么危害?我們應怎樣對待鴉片?
3、清朝有見識的大臣_______上書道光帝,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帝感到問題嚴重,就派其到_______ 禁煙。
4、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_______下令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5、_____________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國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__________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條約》:
1、_______年_______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鴉片戰爭爆發。
2、1841年初,英國占領了_______。
3、_______年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賠款: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開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喪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鴉片戰爭的影響:
(1)使中國開始從___________社會淪為______________社會。
(2)鴉片戰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開端。
合作探究:
1.有人說“是因為林則徐的禁煙引起了鴉片戰爭”,這種說法對不對?
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2.結合《南京條約》內容分析: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