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初中歷史教案 > 七年級歷史教案 > 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精選3篇)

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8-31

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精選3篇)

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 篇1

  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本教學設計綜合多種教學手法。

  1.歸納法。像鴉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條約》的影響等內容,都需用到此法。

  2.講述法。對鴉片戰爭的過程等內容,可以用講述法來解決。

  3.分析法。19世紀上半期中英貿易情況及原因、鴉片戰爭的影響等,可用此法。

  4.影像資料輔助法。為了加深學生對鴉片戰爭的印象,可以通過影像等動態畫面來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5.討論法。鴉片的危害,對林則徐虎門銷煙的評價,都可以引導學生討論解決。

  6.圖文結合法。要想掌握好本課的內容,必須充分利用好地圖,比如《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示意圖》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和認識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危害,并由此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的基本史實。掌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硝煙的壯舉。認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分組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得出結論。分析材料,學會從史料中獲得有效信息,構建論據,運動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運用所學知識從多角度評價歷史人物林則徐的禁煙措施。合作探究分析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用歷史的眼光分析歷史與現實的問題,加深對中國近代史進程的理解,對此做出自己的解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資本主義道德的虛偽和唯利是圖的本質;

  體會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

  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生發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林則徐虎門銷煙(包含鴉片走私、危害及銷煙)。

  2.中英《南京條約》(包含鴉片戰爭、條約內容及影響)。

  【難點】

  怎樣理解中國開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學媒體

  1.投影儀、電腦。

  2.關于鴉片戰爭的影像資料及相關設備。

  教學結構和過程

 。蹖胝Z例示一]

  同學們請看屏幕。

  [投影顯示]

  《炮子謠》(節選)

  清•陳澧

  “請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聞幾個死?

  請君莫畏火箭燒,徹夜才燒二三里。

  我所畏者鴉片煙,殺人不計億萬千。

  君知炮打肢體裂,不知吃煙腸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產業,不知買煙費盡囊中錢。

  嗚呼!太平無事吃鴉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

  同學們,這首《炮子謠》里講的是鴉片輸入中國后,民眾吸食,造成體質下降、傾家蕩產、社會風氣敗壞等惡劣影響,一個主題便是鴉片之害甚于殺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鴉片又是如何進入中國的?是誰把鴉片輸入進來的?其目的是什么?鴉片進入中國后給社會帶來哪些危害?中國政府態度如何等等。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就會明白的。

  [導入語例示二]

  請同學們看課本導入框中的內容,框中左邊是一艘稱為“快蟹”的走私船,專門在海上走私鴉片。船上有很多櫓,并攜帶武器,與緝私船相遇,既可以抗拒,又可以逃離。在19世紀30至40年代,這種船大量活躍在廣東伶仃洋上,替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英國為什么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的輸入引起中國社會什么變化?鴉片戰爭是由鴉片引起的嗎?下面我們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來共同解決這些問題。

 。蹖胝Z例示三]

  我們經常說,中國歷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后,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階段。這與馬克思說的五種社會形態有所區別,那就是我國沒有資本主義社會,而多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那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含義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怎樣形成的?它是以什么為標志的?為什么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下面,我們共同來學習這些內容。

 。蹖胝Z例示四]

  同學們請看課后的“自由閱讀卡”的內容《從罌粟到毒品》。“罌粟是一種看起來很美麗的花,卻能制成鴉片、嗎啡和海洛因等毒品。罌粟經過初步加工后,可以制成鴉片。鴉片里面大約含有10%左右的嗎啡成分。嗎啡可以從鴉片中提煉出來,毒性比鴉片更大。如果再在嗎啡里加入其他一些化學物質,就可以制成白色粉末狀海洛因,海洛因比鴉片和嗎啡毒性更大。一旦吸上了鴉片、嗎啡或海洛因這些毒品,就很容易上癮,每天幾次不斷,不然就涕淚齊下,渾身癱軟;吸食時間一長,吸食者就滿臉煙容,最后骨瘦如柴,直至死去。毒品很貴,癮君子們為了得到毒品,輕者傾家蕩產,負債累累,重者鋌而走險,殺人搶劫,危害社會。”在這里,我想問的是,這些鴉片是從哪兒來的?是由誰運進來的?他們為什么要把鴉片輸進中國?目的是什么?鴉片進來后除了吸食者的身體、家庭受害外,對社會還有哪些影響?當時的中國政府在此事上態度如何?這些都是我們這一節課將要學到的內容。

 。郯鍟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一節  鴉片戰爭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1.世紀上半期的中英貿易

 。劢處熞龑В菡埻瑢W們看課本第一段的內容,看后回答下列問題:(1)19世紀上半期的英國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2)中英進出口貿易中,雙方的主要狀況如何?

 。蹖W生看書]……

 。蹖W生回答]19世紀上半期,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開辟國外的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

 。蹖W生回答]19世紀上半期,在中英進出口貿易中,英國向中國輸出呢絨、布匹,但很難賣出去,相反,它要從中國購買大量的茶葉、生絲、瓷器。在中英兩國貿易中,許多白銀流入中國。

 。劢處煼治觯萃瑢W們請看:英國輸入中國的是呢絨、布匹。這是機器生產的產品。這一時期,英國正在進行工業革命。機器生產逐漸取代了手工勞動。大量的產品被制造出來,本國民眾消費不了,只能到國外去尋找市場。中國由于地大人多,且又經濟落后,成了英國的目標。我們再看中國當時的情況。中國輸往英國的是茶葉、生絲、瓷器。中國當時是以封建經濟為主,其特點是“一家一戶”“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也就是產品的生產主要是自己消費。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國的農民和市場發生聯系很少。自然經濟是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經濟,因此,外國商品進來之后沒有市場。細究起來,當時外國商品在中國沒有銷路的主要原因還有兩點:一是清廷對外政策上的嚴格限制。康熙五十八年,一向果敢而英明的康熙大帝宣布禁止南洋貿易,規定片板不許下海,夷人不許進內,直至雍正五年才解禁。到乾隆二十一年,規定廣州為惟一通商口岸,以示天朝體恤地處荒僻的“四夷”,清朝管理夷商的辦法是設立“行商”。所謂“行商”,就是專門從事對外貿易的人。由于清朝體面的大吏們不能直接與未開化的夷人接觸,所以采取了以官制商(行商)、以商制夷的間接管理辦法以免有傷國體。二是當時外國商品初入中國時只是貴族人家的奢侈擺設,平常百姓很少有人買,甚至見都少見。就像《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進入賈府,到寶玉的屋內,看到大鐘擺心里還奇怪為什么把個大稱砣掛起來,站在西洋鏡前,還不知道那滿頭插花的老太婆是自己,反而指鏡云:人老不知羞,花兒插滿頭。因此,外國商品最初在中國確實沒有被各個消費階層的人廣泛接受。而中國的茶葉、大黃、絲綢等在英國卻非常受歡迎。中國茶堂而皇之地位列英國上層紳士淑女、下層平民百姓的家中。當時在英國飲茶竟成為一種時尚。英商不得不用大把的銀錢來到中國購進茶葉。所以19世紀上半期(特別是20年代前),中國對英貿易一直處于出超地位,而英國對中國的貿易卻處于入超地位,而且這種逆差一年大似一年。而當時英國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蓬勃興起,急需向外輸出商品,它不能容忍這種不利處境的繼續,開始想辦法改變這種狀況。

 。劢處熖釂枺萦Y產階級是如何改變這種狀況的?

 。蹖W生回答]英國發現,從事毒品鴉片的貿易,可以牟取暴利,就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

 。劢處熖釂枺蔌f片走私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蹖W生回答]使許多白銀流入英國,加劇了中國的貧弱。鴉片還嚴重摧殘了吸食者的體質。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郯鍟2.鴉片走私及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

 。劢處熤v述]英國的資產階級不允許貿易逆差的長期存在,為了利益,它可以不擇手段。鴉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可恥的商人們輸進中國的。鴉片,俗稱“大煙”、“阿芙蓉”,是由紅罌粟的青果汁液,經過割取、曬干,凝縮而成的軟膏。紅罌粟本是一種二年生草本植物,這種草本植物原產于歐洲。鴉片的主要成分是嗎啡,是一種強烈的麻醉劑,它原為藥用,用于止痛、鎮定,但若過量吸食,毒性便會傷害身體,而且極易上癮。煙癮發作時,人極其痛苦,非鴉片不可解。天長日久,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會被鴉片這個惡魔侵蝕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終弄得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英鴉片商走私鴉片的利潤高得驚人。在當時,每箱(約100斤)印度鴉片成本在20盧比,而走私到中國出賣,竟可獲利100倍以上,達到至3000盧比的高價。在暴利的驅動下,他們所信仰的基督教應有的仁愛精神和作為人應有的良知被泯滅,越來越多的鴉片被輸入中國。在1767年以前,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煙土不超過200箱。然而到了1820年,平均每年輸入達40000多箱。1835年東印度公司被解散,其對華貿易的專利權不存在了。英國的新興資產階級都可以有權對華貿易,這些工業革命的暴發戶們爭先恐后地瞄準對華鴉片貿易,瘋狂地向中國運送鴉片,瘋狂地從中國人口袋里撈取銀元,而他們送來的鴉片又在瘋狂地吞食中國人。僅僅東印度公司解散的當年,走私到中國的鴉片已達2萬多箱。到1839年鴉片戰爭前夕,已高達4萬多箱。英政府僅僅印度鴉片稅一項稅收就達422萬多元。據有關資料統計,鴉片戰爭前,英商向中國輸入鴉片達42萬多箱,給他們帶走了三四億銀元的財富。

  請同學們看下面的圖表:

 。弁队帮@示]

 。劢處熖釂枺萃瑢W們,從這個圖表中能看出什么呢?

 。蹖W生回答]從圖表中可以看出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增長的速度特別快。1799年是4000箱,1820年是7889箱,僅僅過了十九年,到1839年時便猛增到40200箱。

 。劢處熞龑В萦纱耍覀兡芊裾J識到鴉片輸入的激增會給中國帶來什么樣的影響?請大家根據課本所提供材料,再根據自己想像,討論 一下,歸納成幾點。

 。蹖W生討論]……

 。蹖W生回答]答案一:隨著鴉片輸入的猛增,大量銀元流向國外也是自然的事。這無疑加劇了中國的貧困。

  答案二:從課本所選的《炮子謠》里可以看出四個字:鴉片吃人。正如歌謠所寫:“我所畏者鴉片煙,殺人不計億萬千。”

  答案三:《炮子謠》里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耗錢毀體。這從“不知吃煙腸胃皆熬煎”“不知買煙費盡囊中錢”二句可以看得出來。

  ……

 。劢處煔w納]下面我們來把鴉片的危害歸納一下:

  一是白銀外流,造成清政府財政危機(至1839年,中國外流白銀多達1億兩)。二是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這是指銅錢兌換白銀的比值提高了。由原來的1000文抵一兩到1500文抵一兩。清政府規定要以白銀納稅,這就加重了農民的負擔(農民先把糧食賣成銅錢,再把銅錢折成白銀交稅,原來100斤稻谷賣1000文銅錢,即可納一兩白銀的稅。現在納一兩白銀的稅卻需賣150斤稻谷)。三是腐蝕了統治機構,清政府因腐敗而受賄放私,又因受賄放私而更加腐敗。四是毒害了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給社會帶來的不安定因素與日俱增。由于軍隊也吸食鴉片,嚴重地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五是民風日下。全國各地煙館林立,吸食人數竟達200萬。各色人等如王公大臣,軍官將領,庶民百姓,甚至連婦女、僧尼也沾染惡習,整個社會一片萎頓蕭條,種種罪惡因此而生。

 。劢處熖釂枺葆槍f片輸入帶來的種種危害,清政府有哪些反應呢?

 。蹖W生回答]林則徐上書道光帝請求禁煙,道光帝派林則徐到廣東禁煙。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三個小問題——林則徐虎門銷煙。

 。郯鍟3.林則徐虎門銷煙

 。劢處熤笇В菡埻瑢W們看課本相關內容,了解林則徐的生平及主要政績,試著評價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大家可以通過討論來掌握。

  [學生看書]……

 。蹖W生回答]林則徐是福建侯官人。任湖廣總督期間,就在漢口、長沙等地捉拿煙販,設禁煙局,收繳煙土、煙槍,配制戒煙藥丸,限定吸煙人定期戒絕。取得了很大成效。

  林則徐到廣州后,強迫外商交出鴉片二百多萬斤。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全部銷毀;㈤T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劢處熞龑В萦腥苏f,鴉片戰爭是由林則徐虎門銷煙引起的。這種說法對不對?

 。蹖W生回答]不對。打開中國市場是英國資產階級的既定政策,這場戰爭是英國資產階級保護鴉片貿易、推行殖民擴張政策的必然和繼續,沒有林則徐的禁煙,他們也是要這樣做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教師講述]從嘉慶皇帝開始明令禁止鴉片進口,當時多出于維護道德民風的原因,那時的朝臣們誰也不愿意被人當作傷風敗俗的辯護者而被指控,后來發現屢禁不止,煙害已成為一個嚴重的財政問題時,以大臣許乃濟為代表的弛禁派出場提出新論,主張鴉片貿易合法化,并照章納稅,允許內地種植罌粟,以國產鴉片來抵制外來鴉片,從而阻止白銀外流。以林則徐為首的嚴禁派立即予以反對,從生產力、商業、國防等方面歷數鴉片危害,林則徐上書道光帝,用“銀荒兵弱”來敲中道光帝的心病,終于于道光十八年即1838年12月31日委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州禁煙,中國近代最徹底的一場禁煙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林則徐于3月10日到達廣州后,立即召見行商,責成行商敦促洋商們交出鴉片,有趣的是英國的商人們關心的是中國政府會以什么樣的價格收去鴉片。林則徐嚴厲警告鴉片商迅速無條件地交出鴉片,鴉片商們合伙湊出一千多箱想蒙混過關,哪知林則徐義正詞嚴:“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3月24日,林則徐下令封倉圍館,一面不準停泊在黃埔的洋商貨船上下卸貨物,停止貿易,一面將商館四周所有的街道封鎖起來,限期令洋商交出所藏鴉片。當時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明白解決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繳煙,3月27日,義律以駐華商務總監的身份向英商發出了繳煙通知,到5月18日,共收繳鴉片二萬多箱。

  林則徐收繳鴉片后命人在虎門鎮口村碼頭旁挖掘了兩個長寬各15丈多的方形大池準備銷煙。5月31日,萬事俱備,林則徐搭設祭壇,莊嚴地舉行祭告海神儀式,宣讀祭海神文,請海神眾水族暫行避開,以免鴉片入海傷及海神諸水族。6月22日,銷煙開始,兵勇們先將池內倒入了水,然后撒鹽成鹵,將箱內的鴉片投入池內,浸泡半日后,再將燒透的石灰倒入池中,池內鴉片遇到石灰傾刻便像開鍋一樣滾沸起來,兵丁們再用木耙在池內來回翻攪,使池內鴉片全部燒化。這樣一直燒到6月25日,才將2萬多箱鴉片處理干凈。

  虎門銷煙是從嘉慶皇帝頒布禁煙令以來最為徹底、規模最大的一次真正的禁煙,它第一次向世界表現出中國人純潔的道德心和反侵蝕的堅決性,洗刷了百余年來中國人民的恥辱。

  (講完之后,向學生播放電影《林則徐》中虎門銷煙片斷,增強學生對課本的理解)

  [教師過渡]當虎門海灘煙云滾滾時,一絲戰云也隱隱浮起,義律將中國禁煙情況報告給英外相巴麥尊,稱中國政府強行收繳英王臣民的鴉片,侵犯了英王陛下臣民的私有財產。提議英國出兵中國,并提出一系列具體的建議。他的建議被英國政府接受,緊接著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郯鍟荻⒅杏ⅰ赌暇l約》

 。劢處熞龑В菡埻瑢W們快速閱讀本目內容。要求:(1)閱讀完之后,能簡述戰爭的經過;(2)正確理解《南京條約》的內容;(3)了解《南京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開始。

 。蹖W生看書]……

  [教師提問]先請同學們簡述一下鴉片戰爭的經過。

 。郯鍟1.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蹖W生簡述]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鴉片戰爭爆發。林則徐積極防御,英軍無隙可乘,就沿海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又繼續北上,直逼天津。道光帝派直隸總督琦善與英軍談判,后將林則徐撤職查辦。1841年初,英軍占香港島。清同英作戰,1842年失敗。英艦到達南京長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軍求和。

 。劢處熤v述]同學們請看《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投影打出或直接用掛圖)

  1839年10月1日,英國政府正式通過了武裝出兵中國的決議,1840年4月7日,英議院正式通過了對華用兵的方案,任命喬治•懿律和查理•義律為侵華正副公使,由伯麥為海軍司令,帶軍艦16只,運輸艦27只,大炮540門,海軍1.5萬人由印度來華。6月到達香港,因為林則徐防范甚嚴,6月30日北上廈門,被閩浙總督鄧廷楨擊退。7月5日北上定海,定海失陷。8月初,進攻天津大沽白河口。道光皇帝在朝中主和派大臣的鼓噪下,把林則徐撤職,發配新疆。命直隸總督琦善前去議和。9月15日,由于季節已經入秋,東南季風已退,來自西伯利亞的強勁西北風不利于英國海軍有效地發動進攻,在琦善的竭力勸退下,英軍撤走。道光帝認為琦善退敵有功,派他為欽差大臣,赴粵議和。

  琦善到達廣州,義律提出既已議和罷兵,就應撤除內河的防守設備,裁減兵勇,以示誠意。琦善下令解除戒備,裁減兵勇2/3,撤去虎門海面的鐵欄木柵。等琦善做完這一切后,義律提出賠償煙款、兩國官員以平禮相交、割讓香港島,廢除行商制度、償還商欠等要求,琦善對割讓香港島一條萬萬不敢答應,因為這是史無前例的。1841年1月6日,義律再次向琦善提出要求,由于沒有得到滿足,第二天英軍便向大角、沙角炮臺發動攻擊。守將陳連升及部下600多人全部陣亡,兩炮臺失陷。1月21日,在琦善口頭答應義律條件的前提下,義律宣布“穿鼻草約”訂立,并于26日宣布正式占據香港,并宣布香港為自由港。道光接到消息后,立即宣布將琦善革職查辦。并向英軍宣戰。2月下旬,虎門炮臺失守,老將關天培殉國。英軍直逼廣州。8月15日,先侵入廈門,然后攻破定海、寧波、上海等地。8月29日,在英國軍艦開到南京城下和武力逼迫下,中英雙方在英艦“皋華麗”號上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結束。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南京條約》的詳細內容。

  [板書]2.中英《南京條約》

 。劢處熤v解]同學們,關于《南京條約》的內容,可以歸納為四點,請同學們根據課本內容把它歸納出來。

 。蹖W生歸納]《南京條約》的內容可歸納為割地、賠款、通商、議稅八字。

 。劢處煼治觯荽_實是這樣,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些條款。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關于香港問題,我們應清楚,它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個部分。香港島是《南京條約》割出去的。九龍半島是在《北京條約》割出去的。新界是1898年被英國強行租借的,租期99年,一直到1997年我國政府才把這三個部分連同附近的島嶼全收了回來。(教師講香港島被割時,應結合下面地圖講解,增強學生的空間概念)

  香港地區示意圖

  關于賠款問題。2100萬銀元約合白銀1500多萬兩,這個沉重的負擔全部加在農民頭上。關于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和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兩款。使外國商品大量涌入中國市場,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對中國自然經濟的破產起了推動作用。鴉片戰爭后,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中國東南沿海的手工業受到外來商品的沖擊,開始解體。

  [教師過渡]既然鴉片戰爭使清政府從領土、關稅、貿易方面喪失了一系列主權,那么,這勢必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最后一個問題。

 。郯鍟3.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師引導]我們先來看一看課本上最后一句話: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劢處熤v解]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也不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經濟上是封建。半殖民地的含義是名義上、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受列強控制和壓迫。是喪失了部分的主權而不是全部的主權,它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的含義是原有的封建經濟遭到破壞。有了一定資本主義成分,但仍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即既保留了封建主義,又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資本主義。我們再結合《南京條約》的內容,就會明白:《南京條約》簽訂后,中國雖然是形式上獨立的國家,但其獨立自主的政治已開始受到外來的干預;以自然經濟為特征的封建社會也受到外來資本主義的沖擊,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會,因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ㄒ部梢宰寣W生根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義,結合《南京條約》內容,經過討論后得出結論)

  [布置作業]

  1.到廣東領導禁煙運動的清朝大臣是(    )

  a.林則徐

  b.鄧廷楨

  c.琦善 

  d.奕山

  答案:a

  2.在《南京條約》里割出去的香港部分是(    )

  a.九龍半島

  b.新界

  c.香港島

  d.整個香港地區

  答案:c

  3.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條約》里規定的通商口岸的是(    )

  a.廣州

  b.福州

  c.上海

  d.南京

  答案:d

  4.結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請你分析一下,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危害?

  參考答案:割香港島,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巨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五口通商、協定關稅有利于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輸出。結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板書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1課  鴉片戰爭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1.世紀上半期的中英貿易

  2.鴉片走私及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

  3.林則徐虎門銷煙

  二、中英《南京條約》

  1.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2.中英《南京條約》

  3.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 篇2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崛起

  第12課  鴉片戰爭一、課前系統部分(一)課標分析課標:列舉1840年至19xx年間列強的侵華史實。課標要求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基本史實,包括兩次鴉片戰爭的背景、過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二)教材分析《鴉片戰爭》是必修一四單元第一課,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學好本課對于后面幾課的學習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材在前言中指出了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第一目虎門銷煙主要講述戰爭的導火線,而對戰前的中國與世界一句話帶過,第二目中主要講解過程和影響。第三目講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過程和給中國帶來的變化。從整體史觀的角度而言,戰前的中國與世界的情況和兩次戰爭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兩部分的相關內容需要補充說明。《鴉片戰爭》是人教版新課標歷史實驗教材(八年級上冊)中的教學重點之一,是引導學生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的門檻。初中的教材第一主要講述鴉片戰爭爆發前中國和世界的概況,其中主要與政治和外交比較為主;第二,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及其危害;第三,林則徐在廣州的禁煙措施;第四,英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及經過。第五,鴉片戰爭的結果和《南京條約》。與高中教材相比較,初中的教材更注重鴉片戰爭的爆發的整個過程,高中簡略了戰前中國和世界的比較,對于鴉片戰爭的經過做了淡化處理,重點在分析兩次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三)學生分析《鴉片戰爭》一課,學生在初中時已學習過,學生對鴉片戰爭概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但教材內容講述過于簡單,對其背景和影響等的表述不夠全面。高中的學生已基本具備了理性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但要是學習中照搬課本,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高中生多對課本中的隱性的知識內容感興趣,對事物也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通過利用網絡資源、歷史資料等材料創設歷史情景,進而了解歷史,感受歷史,能夠更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四)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鴉片戰爭的必然性;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和經過;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兩次鴉片戰爭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過程與方法:(1)通過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養學生運用“透過現象看本質”、“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等觀點辯證地觀察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通過探討中國戰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全面、客觀分析和比較歷史現象的能力。(3)通過分析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培養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歷史問題,全面客觀的歷史事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鴉片戰爭前夕中國和世界形勢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當清朝封建統治危機四伏、腐敗不堪的時候世界發生了最重要的變化,即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中國遠遠落后于世界發展的時代潮流。(2)通過對鴉片戰爭爆發原因的分析,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是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產物,是資本主義國家開拓殖民地、爭奪世界市場和霸權的重要組成部分。(3)通過介紹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和鴉片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愛國將領,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喚起他們的歷史責任感。(五)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兩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兩次鴉片戰爭的原因和性質。難點: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的原因,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六)教學方式(1)引導學生分析概括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世界,認識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讓學生會運用“現象與本質”、“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辯證思維分析方法。(2)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和分析與本課有關的歷史材料,幫助學生學習從第一手材料中獲取信息與辨析歷史資料的方法。(七)教學用具(1)教學環境的設計與準備:按小組的形式擺放課桌。(2)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多媒體設備二、課堂系統部分——教學過程(一)課前探究部分(1)分析比較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英國(通過網上查找資料、教材或者其他參考書)(2)結合課本列舉兩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3)結合課本分析兩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4)依據教材,客觀辯證的分析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二)新課導入部分罌粟花,這是一種美麗的花兒,它鮮麗奪目,嬌艷欲滴,它的果實成熟飽滿。可是它卻被殖民者用來作為一種武器,將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家拖入了痛苦的深淵。今天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一起回到一個半世紀以前的歲月,去回憶那先進與落后并存,文明與野蠻同在的悲愴時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鴉片戰爭(三)師生互動部分1.課堂探究部分——鴉片戰爭前的英國和中國在幻燈片上分別給出一些能反映中國和英國當時社會發展基本特征的圖片,引導學生分析中國和英國的差別。第一張幻燈片給出四張圖片,分別是中國古代傳統的手工紡織圖、英國工廠的機器大生產、中國傳統的牛耕圖、英國田間的機器耕作。引導學生分析戰前中國和英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中國還是傳統的男耕女織,而英國是及其大生產。第二張幻燈片是也給出四張圖片,分別是清政府的軍機處、英國議會大樓、清政府的戰艦木船、英國的鐵甲艦。引導學生分析戰前的中國君主專制空前強化,而英國則朝著現代民主制度的方向發展。在軍事上中國還是傳統的木船,而英國則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鐵甲艦。最后在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完成下表:

  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和英國

  項目

  中國

  英國

  政治封建主義,日益腐敗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

  經濟落后的自然經濟,財政入不敷出完成了工業革命,商品經濟發達

  軍事裝備陳舊,營務廢弛船堅炮利

  外交閉關自守,愚昧無知殖民擴張

  綜合封建統治,危機四伏資本主義迅速崛起(設計的意圖:通過學生對歷史圖片的直觀感受,再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分析比較得出鴉片戰爭前英國和中國的差別,讓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以及中國戰敗的原因)2.虎門銷煙(1)讓學生結合課本歸納中國和英國的貿易特征,得出英國處于出超的地位,從分分析得出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2)讓學生歸納鴉片對中國的危害(財政危機、吏治腐敗軍備廢弛、危害身心)面對鴉片的危害,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從而引出了林則徐的廣州禁煙運動,并觀看虎門銷煙的視頻。(向學生介紹林則徐的英雄事跡,面對清王朝的落后,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口號,并組織人翻譯西方書籍、報紙,向中國人介紹西方;面對鴉片的危害,領導了禁煙運動,積極抵抗外來侵略,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3.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有人說,鴉片戰爭是由林則徐的過激行為引起的,如果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就不會發動戰爭。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請學生討論回答)根本原因―――英國蓄意打開中國市場直接原因———英國的鴉片走私和中國的禁煙運動(設計意圖:主要是向學生提供不同的歷史觀點,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客觀本質分析歷史事件。)4.鴉片戰爭的結果—中國戰敗讓學生結合前面的課前探究和課本分析中國戰敗的原因(1)中國戰敗的原因:①主觀原因:中國制度腐敗、軍備落后;②客觀原因:英國的強大;③根本原因:中國腐朽沒落封建制度無法抵抗新興資本主義制度。(2)結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及附件;《望廈條約》、《黃埔條約》;(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通過歷史現象看本質,分析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落后。)5.鴉片戰爭破壞了中國那些主權①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領土完整②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東南門戶大開,損害貿易主權③允許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稅款,由中英雙方協定——喪失關稅自主權④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破壞司法主權⑤《望廈條約》——破壞領海主權(設計意圖:通過分析中國跟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品等條約的內容,認清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本質目的。)6.鴉片戰爭的影響引導學生捷克課本和所學的知識分析鴉片戰爭的影響。(1)社會性質:中國有一個獨立自主、自然經濟占主導的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展的道路被迫中斷,并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2)社會矛盾:有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3)革命任務:由反封建轉變為反侵略反封建;(4)思想文化:開始向西方學習;(5)歷史階段:中國近代史開端,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7.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1)爆發的原因(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條約簽訂后,英國資產階級欣喜若狂,“一想到和四萬萬人貿易,大家好像全都發了瘋似的”。他們滿以為打開了中國大門,就能大量銷售商品,獲得高額利潤。材料二:鴉戰前后中英貿易(單位:萬英鎊)年份1840184218451846輸華商品總值52.496.9239140材料三:

  國家

  人口

  棉紡織品消費量

  中國

  3.6億

  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600人

  934.5便士(1)從上圖這組數據你可以發現什么問題?英國的綿紡織品在中國滯銷(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國商人的市場調查人員,你能結合當時中國的實際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嗎?自然經濟的抵制;中國消費水平低下;商品不受歡迎;(3)面對這種情況,英國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擴大在華利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材料,歸納歷史信息,提煉歷史觀點的能力。)(2)鴉片戰爭的經過:主要讓學生自己歸納,老師主要是提示幾個關鍵的點比如:時間、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火燒圓明園等!最后老師在幻燈片上打出一些具體的圖片加深學生的印象。(3)《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的內容:在幻燈片打出來,給學生分析一下,主要介紹開放的十一個通商口岸,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來,并指出與鴉片戰爭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相比較有什么特點(一是遍布整個沿海,二是開始深入長江中下游地區。)8.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讓學生依據課本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社會性質: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了。政治上: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經濟上:便利了列強的商品輸出;清政府的變化:政治上:清政府開始成為列強的服用和工具(權力結構發生變化),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鎮壓中國革命(總理衙門、總稅務司、京師同文館);經濟和思想上:興起了至災推動王朝中興的洋務運動;7.思維拓展:(學生分小組討論,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鴉片戰爭的影響)一個西方學者曾經這樣說:“……西方用‘堅船利炮’打開古老帝國閉關鎖國的大門,給他們帶去了先進的思想和先進的生產力,瓦解了這些古老帝國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個體的、小農式的生產方式。……因此,沒有鴉片戰爭就沒有中國的近代化! ”你是否贊同上面的說法? 鴉片戰爭在導致了近代中國落后的同時,有沒有促進近代中國的發展?參考答案: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災難,但也給中國人學習西方近代文明創造了某種客觀條件,終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國”夢幻中的封建士大夫開始驚醒。他們開始“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清政府權力結構發生變化,洋務運動興起,中國現代化運動由此蹣跚起步……(設計意圖:要求學生站現代化史觀的角度分析鴉片戰爭的影響,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是也沖擊了中國落后的封建制度,帶來了先進生產方式。培養學生全面客觀的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四)課堂總結部分1.本節課的知識框架              根本原因:打開中國市場               直接原因:中國禁煙運動鴉片戰爭               結果:中國失敗,被迫簽訂一批不平等條約                    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影響                     中國從此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                                              結果:中國失敗,失去更多新的權益  影響                                  中國的主權遭到更大的破壞                                  清政府權力結構的變化,洋務運動興起三、課后系統部分——教學后記本節課總體上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體現了學生的主題作用,整節課上老師基本上都是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得出結論,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最后思維拓展的設計,有利于活躍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會站在不同的史觀分析歷史問題。但是本節課的內容比較多,時間很緊,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不充裕。對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的講解有點單調和枯燥,應該提供更多的材料和圖片,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得出結論。凡名家治史都講究“論從史出”。的確,說任何話都是要有根據的。在分析戰爭的必然性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時,引用了較為豐富的材料來給學生以深刻之體驗,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比空洞的敘述結論有效的多,也更容易實現師生的互動。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的關鍵是要教學生學會自己分析,教室主要是在關鍵時候點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 篇3

  必修1第10課  鴉片戰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18世紀到19世紀前期,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開展,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隨著生產力的飛速提升,英國對于海外市場的需求更加迫切。鴉片戰爭以前,英國已建立了東方殖民體系,擁有廣袤的領土,無盡資源和龐大人口的中國,成為英國拓展海外市場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目標。鴉片戰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兩次鴉片戰爭及其嚴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國大片領土。

  2、認識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鴉片戰爭的侵略性、鴉片戰爭中的民族英雄。

  3、認識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后果。

  二、過程與方法

  1、歷史條件分析法,歷史辨證法。

  2、培養學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民族英雄,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歷史責任感

  2、通過史實樹立歷史責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強的道理,確立積極進去的人生態度

  基本知識點

  (1)熟悉兩次鴉片戰爭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強的罪惡行徑。

 。2)識記《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的內容,認識這些條約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本課重點和難點

  重點:兩次鴉片戰爭發生的背景、原因,戰后喪失的主權及戰爭對中國的影響,分析中國戰敗的原因。

  難點:分析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認識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壅n型]新授課

 。壅n時安排]1課時

 。劢虒W方法]敘述與講解,分析圖表,史料解讀,問題探究

  知識結構

  西方國家的侵略

 、1840年以前,英國等大肆向中國走私鴉片

 、     戰前中國與世界差距

  ②     戰前正當貿易中國的出超地位

  ②1840年英國政府發動鴉片戰爭,以武力打開了中國門戶

  ①《南京條約》簽訂

  ②鴉片戰爭的影響

  ③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

 、佟短旖驐l約》等簽訂使中國門戶進一步打開

 、诘诙硒f片戰爭的影響

  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①     林則徐倡導的禁煙運動,1839年的虎門銷煙達到高潮。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補充)

 、     愛國軍民在鴉片戰爭中的抵抗。

  一、鴉片戰爭

  1.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

 。1)根本原因:打開中國市場              (2)直接原因:虎門銷煙

  思考:有人認為:鴉片戰爭“純粹是林則徐偏激的禁煙運動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蹦闶欠褓澇蛇@一觀點?為什么?

  2.戰爭經過和結果:戰爭爆發(1840年6月)--戰爭擴大(1841年)--戰爭結束(1842年8月)

  3.戰爭結果:清政府失敗。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南京條約》規定: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款2100萬銀元;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④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等。

  《南京條約》危害:

  割地: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開口通商:加重中國人民的負擔,開了列強向中國勒索賠款的惡例。

  開口通商:使中國東南沿海門戶大開。

  協定關稅:片面協定關稅,表明關稅稅則中國自己不能做主決定,使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

  1843年,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從中攫取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權。美法于1844年脅迫清政府分別簽訂《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領事裁判權”是指資本主義國家僑民,不受居留國法律管轄的特權,也稱“治外法權”。它說明中國的司法主權遭到破壞。但清朝官員認為有關洋人的訴訟由他們自己裁決更便當。

  片面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及公民的法律地位方面給予另一國享受現時或將來所給予的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等待遇。通常通過簽訂商務條約由締約國雙方相互給予,這是發展國際間正常貿易、消除貿易歧視的一種手段。但近代中國與外國所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享有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并無對等的權利,故稱“片面最惠國待遇”。它充分體現了條約的不平等性。清朝官員對最惠國待遇不知是雙方共同享有的。

  4.戰后的中國:

  ①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中國開始成為領土和主權不完整的半獨立國家;②傳統的朝貢體制被打破,被迫與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什么是朝貢體制?是古代中國與外國的外交中的一種制度,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觀念在對外關系上的表現。即:要求承認中國的“天子”凌駕于全世界其他統治者之上,具有無與倫比的地位。外國的君主以兩種“象征性的”方式表示他們接受這一要求:向中國天子進貢,并且行叩頭之禮。)③中國從此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成為資本主義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思考:中英兩國之間的鴉片戰爭,英國遠道而來,中國在本土作戰,為什么中國戰?請結合課后的“解析與探究”來分析中國戰敗的原因?

  英國綜合國力強大――客觀原因。鴉片戰爭時,英國已完成工業革命,處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生產力發達,制度先進,軍備優良,戰爭準備充分。

  主觀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末期,政治腐敗、軍備廢弛、經濟落后等。

  根本原因――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社會無法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教訓:封閉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思變,思變才能崛起!

  5. 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事跡

 。1)人民自發抗英:1841年廣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2)愛國將領英勇抗擊、壯烈捐軀:

  陳連升(土家族)、定海三總兵(葛云飛、鄭國鴻、王錫朋)、裕謙(蒙古族)、陳化成、海齡(滿族)

 。3)清政府:組織抵抗不力,屈辱求和。

  [板書]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   原因:  思考: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繼續:①從背景及西方列強的根本目的看,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②從戰爭的手段看,侵略者都是憑借堅船利炮進行武力征服,戰爭過程也非常相似。③從戰爭的結果看,清政府都被打敗,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喪失了種種主權。④從戰爭的發動者看,以英國為主。

  擴大:①從原因上看,鴉片戰爭后,英法等國不滿足已得到的侵略權益,要求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②從影響和后果上看,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梢,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2.經過:請讀課文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經過。

  3.結果:《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858年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主要內容包括: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沿海沿江10處通商口岸;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沿海沿江各口岸通航;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傳教;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軍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分別簽訂了《北京條約》。規定:除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外,還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等。

  思考:展示十一口通商圖,對比兩次鴉片戰爭中所開放的口岸分析特點。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開放的口岸都分布在東南沿海。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開放的口岸特點:多,廣、深,多是指通商口岸多達11個,請學生讀圖,掌握最北的,最南的。廣是指口岸從東南沿海擴展到整個沿海;深是指南京、漢口的開放,使侵略勢力深入到長江中游、中國內地。這標志著資本主義列強侵略勢力的深入,加深了中華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

  4.影響:                  

  (1)第二次鴉片使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主權受到更加嚴重的侵害。

  (2)俄國乘機強占了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3)清政府開始被外國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4)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會加深。

  橫向聯系:

  (1)權力結構發生變化:

  與第一次鴉片戰爭不同,第二次鴉片戰爭刺激清朝一部分官員開始關注“洋務”,主張學習西方的“長技”,推動了洋務運動的開展。

 。2)設立總理衙門,專門處理外交事務。隨著中國大門被西方列強打開,外交事務日益增多,需要一個專門機構進行外交活動。鴉片戰爭以前清政府為什么沒有與列強交往的外交機構?

  封建統治者妄自尊大,視外國為蠻夷小邦。在這樣的思想認識下,不可能有平等的與外國交往的機構存在。這正是閉關鎖國政策在對外交往中的反映。總理衙門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外交機構,表明清朝統治者對外國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3)設總稅務司。長期以來由英國人擔任。

  (4)設同文館,翻譯外國書籍,了解西方。表明中國現代化運動由此起步。

  縱向聯系:

  聯系必修(2)第10課《鴉片戰爭后的中國社會經濟》和必修(3)第22課《西學東漸》,想一想: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經濟、思想文化領域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提示:鴉片戰爭的中國社會經濟:(1)大量洋貨涌入中國;(2)傳統經濟結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逐步瓦解。 

  鴉片戰爭后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的變化:林則徐、魏源等地主階級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國主張;地主階級的洋務派興起以“自強”“求富”為出發點的洋務運動。

  小結: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僅引起了政治經濟領域的變化,而且也引起了思想觀念的變化.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歷史曾無數次的證明,文明衰敗的根源,主要不在于外部力量的打擊,而在于內部機制的退化.幾千年來,黃河文明受到多少次伴隨征服的外來沖擊,但它始終沒有隕落.我們曾經很欣賞這種文明的同化力量.但19世紀上半期,一種新的文明,乘著西方軍艦,帶著廉價商品和新的思想文化觀念呼嘯而來的時候,古老的華夏文明再也不可能同化它了.中國近代歷史就成為一部錯綜復雜的歷史.我們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國門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須打開國門迎接科學民主的曙光.

  【課堂檢測】1.鴉片戰爭前,英國向中國大量販運鴉片的直接目的是

  a.損害中國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軍隊戰斗力

  c.破壞清政府的禁煙法令               d.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

  2.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主要目的是

  a.保護鴉片貿易    b.割占中國領土    c.打開中國商品市場     d.爭取外交禮儀平等

  3.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關稅主權遭到破壞,主要表現在

  a.中國不能單獨決定關稅率             b.英國有權決定中國的關稅稅率

  c.中國海關須由外國人管理             d.中國關稅必須保持低稅率

  4、某些西方資產階級史學家稱鴉片戰爭為“通商戰爭”,認為這場戰爭是英國為維護正常貿易而進行的,這種觀點  ①是錯誤的,掩蓋了戰爭的侵略性質   

  ②是正確的,認識到戰爭的實質③是為英國殖民者進行辯護            ④混淆了現象和本質的關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英國發動的侵略戰爭,中國進行的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但最終以英國獲勝,中國失敗而告終。這反映了 

 、偕鐣贫认冗M與否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條件之一  ②戰爭的性質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惟一因素    ③英勇無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進的軍事技術    

 、軕馉幗Y局與戰前指導直接有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6.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列強要   

  a.使鴉片貿易合法化                   b.中國市場更加開放,擴大侵略權益

  c.外國使節進駐北京                   d.割占中國領土

  7.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外國侵略勢力

  a.打開了中國西南門戶                 b.由沿海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c.取得了在中國建立租界的權力         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傳教的權力

  8.馬克思稱英法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以下各項最能說明這點的是

  a.《天津條約》迫使清政府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洗劫并焚毀圓明園

  c.以戰爭為主要手段                            d.增開商埠,擴大商品輸出

  答案:1-5:dcaba  6-8:bbb

  板書設計:

  一、鴉片戰爭

  1.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1)根本原因:打開中國市場 (2)直接原因:虎門銷煙

  2.戰爭經過和結果:戰爭爆發(1840年6月)--戰爭擴大(1841年)--戰爭結束(1842年8月)

  3.戰爭結果:清政府失敗。《南京條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南京條約》規定: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款2100萬銀元;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④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等。

  危害:割地、 開口通商、協定關稅、“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

  4.戰后的中國:

  5. 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事跡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原因:

  2.經過:。

  3.結果:《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4.影響:

  教學反思

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鴉片戰爭學案(精選2篇)

    第10課 鴉片戰爭【三維目標】1、 知識與能力:識記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理解本單元包括這課沿著兩條線索展開:既是西方列強侵略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又是中國人民反抗壓...

  • 第1課 鴉片戰爭教案(精選3篇)

    △課標要求:列舉兩次鴉片戰爭期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事跡, 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一、鴉片戰爭開拓 海外市場 和掠奪 生產資料 ——根本原因虎門銷煙——借口工業革命后, 英國需要開拓 海外市場...

  • 1.1-1.2 鴉片戰爭(通用17篇)

    第一章第一節《鴉片戰爭》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中國近代史的起止時間、分期及社會性質2.鴉片戰爭前夕的世界形勢及清朝統治的危機3.鴉片走私和禁煙運動4.鴉片戰爭的過程5.識記知識點:虎門銷煙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二、德育目標...

  • 中英鴉片戰爭 教案(精選4篇)

    教學目的一、學生應掌握的基礎知識:1840年6月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1年英軍侵占香港島;關天培虎門犧牲;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葛云飛定海犧牲;陳化成吳淞犧牲;1942年8月鴉片戰爭結束;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中美《望廈...

  • 中英鴉片戰爭(通用10篇)

    教學目標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和經過;中國軍民的英勇抗爭;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的簽訂;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危害;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 第1課 鴉片戰爭(精選8篇)

    △課標要求:列舉兩次鴉片戰爭期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一、鴉片戰爭開拓和掠奪——根本原因虎門銷煙——借口工業革命后,英國需要開拓和掠奪→中國占統治地位并實行政策...

  • 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通用13篇)

    人教課標版歷史 八年級上學期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惡行徑,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使中國舉世聞名的皇家宮苑付之一炬,主權進一步喪失,土地...

  • 鴉片戰爭,(精選14篇)

    課程標準:列舉1840年至19xx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復習重點:1、鴉片戰爭的歷史背景分析。...

  • 鴉片戰爭(通用14篇)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學習目標掌握前的中國和世界;禁煙運動;的原因、經過及結果。獲取知識的過程、結果通過了解前夕中外狀況,使學生掌握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

  • 《鴉片戰爭》(精選17篇)

    第一章 第一節 鴉片戰爭教學目標1.知識方面: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和世界;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和經過;中國軍民奮勇抵抗;鴉片戰爭的結束...

  • 第一課 《鴉片戰爭》 學案(精選11篇)

    第一課 《鴉片戰爭》 學案教學目標:認識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危害;掌握虎門銷煙的壯舉;理解《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影響讓學生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增強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教學重點:虎門銷煙 《南京條約》一:課前預...

  • 1.1-1.2 鴉片戰爭(精選17篇)

    1.1-1.2 鴉片戰爭教學目標1. 知識要求:了解或掌握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和世界;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和經過;中國軍民奮勇抵抗;鴉片戰爭的結束;中英《南京條約》;中英《五口通...

  • 鴉片戰爭的影響(通用9篇)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學習目標掌握《南京條約》及其附件 ;《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獲取知識的過程、結果:分析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危害,使學生掌握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 第四單元第12課  鴉片戰爭教案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第12課 鴉片戰爭教案教學目標1、基礎知識:(1)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國戰敗的原因。...

  • 第1課 鴉片戰爭教案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第1課 鴉片戰爭教學目標基礎知識了 解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并由此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掌 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

  • 七年級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69久久久久孕妇欧美 | 亚洲第一区精品 | 日本久久黄 | 中国丰满少妇人妻XXX性董鑫洁 | 男女晚上日日麻批视频 |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 女人把腿张开让男人来桶 | 免费在线成人 | 日本韩国三级aⅴ在线观看 国内自产少妇自拍区免费 涩色视频在线观看 | 91久久国产综合久久蜜月精品 | 97av超碰 | 四虎剧院永久 | 久久久久久欧美精品色一二三四 | 国产熟睡乱子伦午夜 | 妺妺第一次啪啪好紧 | 一及毛片视频 |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 亚洲老熟女av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久 | 免费av毛片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欧美精品色一二三四 | 爱干av在线 |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 青青草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 | 91大神一区二区 | 欧美天堂在线观看 | 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最近免费日本视频在线 | 人成在线 |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又免费软件 | 成人高潮片免费软件69视频 | 一区二区毛片 | 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 91天堂素人 | 午夜小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 丝袜灬啊灬快灬高潮了AV | 性a欧美片| 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